-
中方回应修改淘汰煤炭措辞:减少煤炭消费比需尊重各国国情
(观察者网讯)在印度于“最后关头”将“逐步淘汰”煤炭改为“逐步减少”后,联合国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11月13日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各国同意通过订立协定减少煤炭的使用。
但在这项“历史性协定”签订后,西方媒体的关注点却歪了,字里行间指责“中印站在一起”修改淘汰煤炭的措辞。据路透社15日报道,“险些泪洒会场”的COP26会议主席夏尔马还向中印要“一个解释”。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5日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是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中国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在控制煤炭消费和煤电项目方面已做出巨大努力,为国际社会在相关问题上达成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方采取的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肯定和赞誉。近日中美双方发表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重申了相关内容。
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尊重各国国情,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差异。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普及电力和充足的能源供应。在要求各国结束煤炭使用前,应首先考虑这些国家的能源需求缺口,确保这些国家的能源安全。我们鼓励发达国家切实率先停止使用煤炭,同时也鼓励发达国家切实对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口号,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COP26上,各国已就气候危机达成协定。该协定将落实将把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这是2015年《巴黎协定》中规定的关键“安全线”。
但谈判一直持续到13日晚,各国政府就“逐步淘汰煤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向贫困世界提供资金”的条款争论不休。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当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意见没有被充分听取”。
在会议“最后关头”,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长提出了一个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支持的意见,要求将协定中的“逐步淘汰”煤炭改为“逐步减少”。半小时后,《协定》内容紧急修改完成,“历史性协定”终于通过。
但英国《卫报》和路透社等媒体提到一个细节:在听到印方的发言后,COP26会议主席夏尔马“看起来好像要哭了”。此外,这一个词的修改还令欧盟和瑞士等富裕经济体以及许多小型岛屿国家感到沮丧。
随后,以英媒为首的西方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夏尔马“险些泪洒会场”的照片放到新闻报道中,不断渲染夏尔马的悲戚。其中一些媒体还在字里行间指责“中印站在一起”修改淘汰煤炭的措辞。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BBC和《卫报》纷纷渲染夏尔马“险些泪洒会场”,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1月15日,夏尔马又发声了。他在伦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声称,中国和印度“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解释,为何要将COP26大会关于要努力淘汰煤炭的语言修改得更为缓和。
其实,在我外交部发言人15日做出回应前,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长早就关于这一问题做出解答。他13日当天称,“我们尽了努力,让达成的共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合理的,对气候正义来说也是合理的”,并暗示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份额最大的事实。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获得通过的文本是一种妥协。它们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条件、矛盾和国家的政治意愿。”
路透社报道截图
路透社还报道称,在夏尔马向中印要解释时,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在现场。
与“钻牛角尖”的夏尔马不同,约翰逊似乎更加乐观。尽管他希望协定能够有进一步进展,但仍对COP26会议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毫无疑问,格拉斯哥(气候协定)已经敲响了煤电的丧钟”。
有意思的是,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还讲了一句话:“对于说英语的我来说,‘逐步淘汰’(phase out)和‘逐步减少’(phase down)没有太大区别。两者前进的方向几乎是一样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美国想2023年主办APEC,“有个经济体”不同意
2021-11-15 22:29 美国一梦 -
在南苏丹,有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派出所”
2021-11-15 22:03 非洲之窗 -
接种率超美国14%,古巴15日起“重开国门”
2021-11-15 2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拟组建“第二宇宙作战队”
2021-11-15 21:02 日本 -
“淘汰”改“减少”他要中印解释,赵立坚: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口号
2021-11-15 20:32 中国外交 -
英国利物浦汽车爆炸已致1死1伤,警方定性为恐袭
2021-11-15 20:18 不列颠 -
美台本周将进行“政治经济对话”,外交部正告
2021-11-15 20:17 台湾 -
“冻结阿富汗资产,就像关掉别人水龙头却假装用瓶装水帮人灭火”
2021-11-15 20:14 阿富汗 -
美国拒绝英特尔在华增产计划,中方回应
2021-11-15 20:10 美国政治 -
《经济学人》指责港府拒签,外交部回应
2021-11-15 20:08 香港 -
杜特尔特将竞选参议员,不与其女儿“对垒”
2021-11-15 19:46 -
“白雪公主”是啥?巴克莱银行CEO与爱泼斯坦的信件有新发现
2021-11-15 19:33 -
桑德斯催税,马斯克回怼:我老忘记你还活着
2021-11-15 18:47 -
特多总理接种国药疫苗加强针
2021-11-15 1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拜登1.2万亿“制华芯片法案”在众议院搁浅…
2021-11-15 17:30 中美关系 -
美财长:物价确实高,正考虑降低对中国的部分关税
2021-11-15 17:28 中美关系 -
“中美将就事关两国关系未来的战略性问题交换意见”
2021-11-15 16:19 中美关系 -
“要求中美进行核裁军谈判, 好比要中学足球队跟尤文图斯比赛”
2021-11-15 16:07 中国外交 -
萎缩3%,日本年内再现负增长
2021-11-15 16:05 日本 -
美媒:16万现役军人家庭在“挨饿”
2021-11-15 15:39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16“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6“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