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内政部国务部长之子“飞车碾死农民”终被捕,但拒不配合调查
最后更新: 2021-10-11 20:01:50(观察者网讯)据《印度快报》(The indian Express)10日消息,此前因被指控于上周在拉基姆普尔凯里县(Lakhimpur Kheri)“飞车碾杀”4名抗议农民的印度内政部国务部长阿贾伊·米什拉(Ajay Mishra)之子,已于当地时间9日深夜被捕。
报道称,9日上午10点30分许,阿贾伊·米什拉的儿子在第二次警方传唤后,终于出现在北方邦警方办公室接受询问。当日晚上11时左右,在经过12个小时的审讯后,调查小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嫌疑人不配合调查工作,在审问过程中含糊其辞,将继续对其进行持续的羁押审讯。
虽然阿贾伊·米什拉的儿子坚称事发时,他本人并不在碾压农民的车子里,并声称自己当时正在参加摔跤比赛,还提供了视频和10个不在场证明的证人证词,但警方表示,已掌握他在事发地点的在场证明。
对于警方的传唤,阿贾伊·米什拉的儿子一直消极以待。10月8日,他并没有对警方的第一次传唤做出任何回应,事后阿贾伊·米什拉赶忙解释称,自己“无辜”的儿子是因“身体不适”才错过传唤。
10月3日,阿贾伊·米什拉和北方邦副首席部长克什哈普·普拉萨德·毛里亚访问该邦拉基姆普尔凯里县,大批北方邦农民便聚集于此示威抗议。此次事件共造成8人死亡,其中4名农民死于汽车碾压,另外3名人民党官员及1名司机死于车内。
视频来自社交网络
从印度人民党议员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前,抗议队伍沿道路缓缓而行,抗议者除了举着标语、旗帜,喊着口号外并无过激之举。然而,一辆黑色吉普车突然从人群后方疾驰而过,一头撞进游行队伍,并且在将路人碾过后并未试图减速停下。
有农民表示,内政部国务部长的儿子当时就在其中一辆车中,也有可能驾驶着其中一辆,碾过了抗议者,导致他们身亡。对于这种说法,阿贾伊·米什拉予以反驳,称其子与此事无关,是由于许多人用石块、棍棒和剑袭击汽车,才导致司机失控撞向人群。
事发后,关于阿贾伊·米什拉之子的调查进展的并不顺利,国内农民本就愤懑的情绪再一次被点燃,要求内政部国务部长辞职的呼声高涨。7日早些时候,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北方邦政府提交一份关于第一批信息报告、被告和案件中逮捕的情况报告。同日,北方邦政府任命了一位退休的法官调查此事,并要求其于2个月内完成调查。
然而这一处理方式遭到了受害者家属的反对,他们称“这个案件应该由最高法院或高等法院的现任法官来调查,而不是一位退休法官”。
在引发印度最高司法机关的进一步关注后,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报道,8日,最高法院方面严正告诫北方邦政府“依法办事”,不论案情牵涉到何方权贵。
9日,阿贾伊·米什拉之子终被批捕,但此事仍持续发酵。
尽管印度的抗议活动非常普遍,但这一次却是又一次致命升级,莫迪政府也再次陷入丑闻风波。
据报道,当日惨死的农民均曾参与过长达一年的抗议运动,抗疫去年公布的农业改革法案,抗议者认为该法案将雪削弱倡议以来政府为收购农民的大米和小麦提供的“最低保证价格”机制,且此次事件发生在明年北方邦的关键选举之前,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也是人民党的主要选票来源。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曾分析,在印度庞大的13亿人口中,有约58%人口的主要依靠农业维持生计,激怒农民可能会让莫迪在2024年的下届大选中丢掉很大一部分选票。
尽管如此,莫迪政府依然坚称他们是在支持农民,“姗姗来迟”的新法是一个“分水岭”,将确保印度农业成功转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美副国务卿纽兰访俄,普京不会接见
2021-10-11 19:45 -
“没有傻瓜会为乌克兰而战,俄将等待负责任的乌方领导人”
2021-10-11 19:21 乌克兰之殇 -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2021-10-11 19:19 诺贝尔奖 -
印度煤炭告急,首都面临停电危机
2021-10-11 18:37 -
澳前总理在台发表涉华言论,外交部:很不道德、极不负责
2021-10-11 18:35 中国外交 -
他又挑动:欧洲不能在与中国的斗争中袖手旁观,指望美国买单
2021-10-11 18:26 中美关系 -
“撤资警察”一年后发现犯罪率飙升,美国赶紧给警察“加钱”
2021-10-11 17:56 -
美媒:伊万卡当年差点成了世行行长,幸好他阻止了
2021-10-11 17:01 美国政治 -
明年起香港中小学每天升国旗,每周举行升旗仪式
2021-10-11 16:48 香港 -
新加坡外长告诉澳媒:我们与中国关系非常好
2021-10-11 16:24 -
“美国没本事‘保卫台湾’,不过是空头支票”
2021-10-11 16:13 台湾 -
外交部三问美核潜艇事故:给国际社会一个满意交代
2021-10-11 16:11 中国外交 -
伊拉克抓获ISIS前头目巴格达迪副手
2021-10-11 16:08 -
29:12通过,中日印等投下反对票
2021-10-11 15:47 -
美国:将对阿富汗提供人道援助
2021-10-11 15:41 阿富汗 -
金正恩:着手恢复国家经济,解决人民衣食住行问题
2021-10-11 15:21 朝鲜现状 -
五角大楼官员辞职:美国已在AI竞争中落后中国
2021-10-11 14:43 美国政治 -
大选临近 利比亚冲突双方谈撤雇佣军
2021-10-11 14:00 -
美海军发布新战略指南,外媒:首次承认中美实力旗鼓相当
2021-10-11 13:44 美国一梦 -
纽约时报狠批莫德纳:都是为了钱
2021-10-11 13: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4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8“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