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致天然气价格疯涨,引发欧洲能源危机?
最后更新: 2021-09-24 08:30:50【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不断破纪录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把欧洲拖入一场“能源危机”。
欧洲国家进口的天然气有将近一半来自俄罗斯,如今天然气价格暴涨,俄罗斯不出意外地成了一些人的头号“甩锅”对象。但数据证明,这不是事实。
据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之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今年9月发布的市场展望,亚洲国家强劲的液化天然气需求、欧洲国家较低的库存水平和高昂的二氧化碳排放价格,正不断推动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而且这种趋势很可能会持续到冬季。
甚至欧洲海上风速的下降,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气价高企冲击着欧洲各国,而英国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因为该国将近一半的电力供应依赖气电,高昂的气价和同期疲软的风电也让本国电价跟着“起飞”,目前已经有工厂被迫关闭,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危及到了国民的饭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出台补贴政策,减少高昂的能源价格带来的损失。
有分析人士担心,这场危机很可能会影响到选民对绿色转型的支持度。但欧盟官员认为,这场由天然气这一化石能源引发的危机恰恰说明,欧盟应加快绿色转型,尽早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英国去年的电力构成:外围橙色是气电,深红煤电,绿色风电,蓝色核电 图表来源:grid.iamkate.com
英国化肥厂被迫关闭,引发食品行业连锁危机
据《卫报》9月21日报道,英国天然气价格从去年同期的40便士/兆自(英国热量单位)涨到了180便士/兆自,仅上个月就涨了70%。由于英国将近一半的电力都是依靠天然气,高昂的气价让电价也跟着起飞,该国的电价涨幅已达到47%,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活动已经受到了影响。
英国钢铁协会警告称,钢铁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在电力需求的高峰时段选择停产;两家化肥公司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飙升,他们将在冬季关闭工厂,另外一家化肥公司表示将减产40%。
化肥厂的减产引发了一波连锁反应。因为化肥厂是英国食品行业用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除了啤酒、碳酸饮料、干冰等饮料加工和冷链保鲜环节需要用到二氧化碳,英国的大部分屠宰场还会用二氧化碳执行“人道屠宰”,迷晕牲畜。如今化肥厂减产了,那么牲畜的屠宰进度将受到影响,进而冲击到全英的肉类供应。
上周,英国肉类加工协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亟需英国相关政府部门召集大型二氧化碳制造商们进行协调,以最大程度减缓断货产生的影响。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表示,他们本来在圣诞节前就需要增加1000名工人,现在没有了二氧化碳,一切将会更加困难。
欧洲大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卫报》报道,西班牙自去年12月以来的电价已经上涨了两倍,该国左翼联合政府在上周宣布能源限价,并承诺要将居民的能源花销降到2018年的水平;法国政府承诺向580万低收入家庭支付100欧元的能源补贴,但据法国消费者组织的测算,用电供暖的家庭需要得到150欧元才能弥补他们在本轮能源涨价中的损失。
另据路透社报道,意大利能源过渡部长表示,受天然气涨价影响,意大利下季度零售电价将上涨40%,同时他还暗示政府将会推出价值30亿欧元的短期措施以抵销电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德国的批发电价也上涨了50%,不过一些分析师表示,受长期固定价协议的影响,居民电费并不会受到冲击,但这一局面可能会在今年秋天发生变化。
《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国家的能源部长将在本周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天然气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各方普遍担心能源涨价会冲击欧洲的经济复苏,而且还可能动摇民众对绿色减碳政策的支持力度。
俄罗斯故意限气?
欧洲国家进口的天然气中有将近一半都来自俄罗斯,如今天然气价格暴涨,俄罗斯不出意外地成了一些人的头号“甩锅”对象。
据《金融时报》9月22日报道,首先提到并针对“俄罗斯因素”的是国际能源署,该组织表示,尽管俄罗斯履行了同欧洲客户的长期合同,但目前的供气量要小于疫情爆发之前,他们呼吁俄罗斯向欧洲输送更多天然气。
这个主要由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提供资金的机构表示:“国际能源署相信俄罗斯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增加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和储备,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取暖季做准备。这也是俄罗斯凸显其欧洲市场可靠供应商地位的一个机会。”
欧盟国家的进口天然气构成 深红色为俄罗斯
一些欧洲议员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们呼吁对俄管道天然气的垄断出口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展开调查,并质疑是该公司限制了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天然气规模,导致气价飙升,拉高了欧洲家庭的能源支出,进而威胁到整个欧洲的产业。
美国人也掺合进来。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俄罗斯应尽快通过乌克兰增加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因为一些欧盟国家可能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相比之下,英国媒体的评论还算客观。《卫报》表示,天然气涨价是经济、自然和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空新闻频道则援引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明确表示,今年以来,从俄罗斯进入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其实还增长了14%,俄罗斯八月份的供气量同七月份相当。伍德麦肯兹还侧面反驳了“俄罗斯拉高气价以推动北溪-2项目”的言论,表示他们认为即便北溪-2项目投入运营也不能大幅降低天然气价格,因为该项目得到冬天才能投入使用,届时受寒流影响,天然气价格很有可能继续保持高位。
据塔斯社22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当天表示,俄罗斯已经履行了对欧盟市场消费者的所有义务,并称俄对欧的天然气供应量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对于外界要求俄罗斯增加供应的呼声,佩斯科夫回应道,天然气首先要达成销售协议,然后才会生产、运输,所以如果欧盟想增加俄罗斯经乌克兰的供应量,那他们应该在2024年天然气合同到期后增加从俄罗斯的购买量。
- 责任编辑: 李焕宇 
-
朝鲜:只要美国敌朝政策存在,半岛终战宣言只是幻想
2021-09-24 08:24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确诊134548例、死亡3341例
2021-09-24 07: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科索沃拆牌行动第4天,塞尔维亚西南驻军进入战备状态
2021-09-24 07:24 -
伊朗外交部:近期与沙特保持定期接触
2021-09-24 07:09 -
波音:中国未来20年将需要8700架新飞机,价值1.47万亿美元
2021-09-23 23:17 波音危机 -
越南:愿同中国就加入CPTPP分享经验和信息
2021-09-23 22:51 中国外交 -
新研究:新冠重症患者中超七成现谵妄
2021-09-23 20: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美国依旧是贩卖人口和强迫劳动的重灾区
2021-09-23 20:23 美国一梦 -
“困在算法里的亚马逊工人”美国加州行动了
2021-09-23 20:18 美国一梦 -
俄总参谋长:上合组织成员国同意协调防范阿富汗威胁
2021-09-23 20:17 阿富汗 -
立陶宛鼓吹扔掉中国手机,小米回应
2021-09-23 20:02 大公司 -
巴西卫生部长新冠检测阳性 正在出席联合国大会
2021-09-23 19:10 -
美国明确:不带日印
2021-09-23 18:37 -
法国参议员将访问台湾?中使馆回应
2021-09-23 17:38 -
英国警告在英乱港人士:别乱出国,小心被抓
2021-09-23 17:34 不列颠 -
亲历美式强制遣返,海地难民大闹机场:把我们当奴隶
2021-09-23 17:10 美国一梦 -
澳工会开骂:核潜艇协议太鲁莽,我们不想与中国开战
2021-09-23 16:19 -
克里:计划在未来几周再次访华
2021-09-23 15:34 -
声称5G害人,俩法国修道士放火烧基站
2021-09-23 14:55 5G -
韩外长: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的中国,开展“强势”外交理所应当
2021-09-23 14:24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