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关注中国“新冠清零”政策
-
刘骞这里一片空白
最后更新: 2021-08-10 18:00:33【文/观察者网 刘骞】当地时间10日,彭博社发文称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孤立的危险。彭博社表示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尝试与新冠病毒共存,而中国却试图长期彻底消灭新冠病毒,这将会付出很大代价。
题为:中国“病毒清零”战略使其面临被孤立数年的危险,彭博社报道截图。
彭博社的报道暗示中国“病毒清零”的策略不可持续。其援引了牛津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陈铮鸣(Chen Zhengming)的话说:“中国迟早要改变其封锁策略——你可以暂时保持‘病毒清零’,但你不能永远保持‘病毒清零’,因为病毒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袭来。”这位陈教授还表示自己很担心,当“病毒清零”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心态后,中国就不会寻求积极的战术上的改变。
报道还表示,虽然目前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推行“病毒清零”策略,但是随着未来世界其他地区逐步开放,这些国家都会开始改变自身的防疫策略。
彭博社认为严格的防疫政策会让中国的经济受到影响,下半年的经济风险增大,增长将放缓,而通胀压力会回升。报道援引了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的报告表示,中国“病毒清零”的策略会让经济增长付出很大代价。
对于彭博社的相关观点,此前8月7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就已经表示,英美等国政府明明是自身放松管控导致疫情泛滥,却“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中国与世界的互通,必须是健康的互通、安全的互通、符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互通,而不是盲目的互通,更不是不计后果的互通。当前,我国能否与世界实现正常互通,并不在于国内疫情控制,而在于国际疫情形势。在国际疫情严重反弹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坚持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监测、隔离等防控措施,这不是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
在南京疫情爆发后,张文宏于7月29日发文分析现状,提出对未来防疫的思考。其中,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图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于是,选择“病毒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一时引起社会热议。实际上,这里涉及到对“与病毒共存”的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英、美等国盲目解除或放松疫情防控,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高强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强调我国必须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另一种理解是指就医学事实而言,就像张文宏医生所说新冠病毒未来很可能会与人类共存很多年。据英国广播公司(BBC)7月20日报道,今年1月,科学杂志《自然》曾询问了全球100多名免疫学家、病毒学家和卫生专家,他们表示,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以后可能会成为地方性病毒,继续在世界各地传播。
今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分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5月19日,钟南山院士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不过,眼下“新冠病毒”与流感显然是两回事。《参考消息》9日刊登西班牙《世界报》网站《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新冠病毒共存,就像与流感共存一样?》一文。其中指出,与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传播速度更快,而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它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并造成长期后果。
而据《联合早报》8月6日报道,新加坡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表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当下控制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清零。只要病毒继续传播,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变种。这个在许多西方国家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有望通过清零得到控制。
梁浩楠看好中国能在与德尔塔毒株的对抗中取胜,因为中国“有意愿,也有办法”。“我希望中国能做到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骞 
-
美议员这份溯源报告,把我们看笑了
2021-08-10 17:52 反对新冠溯源政治化 -
无视朝鲜抗议美韩继续联合军演 金与正谴责
2021-08-10 17:45 朝鲜现状 -
埃博拉“近亲”又来!几内亚现首例马尔堡病毒死亡病例
2021-08-10 17:14 非洲之窗 -
中国AI论文引用率首超美国
2021-08-10 17:00 中美关系 -
美国霸权衰落了吗?美媒列出5点迹象
2021-08-10 16:51 美国一梦 -
印度突袭一伊斯兰组织:支持分离主义活动
2021-08-10 16:38 印度惊奇 -
卢卡申科:白俄将绕过立陶宛向中国出口钾肥
2021-08-10 16:25 俄罗斯之声 -
菅义伟就时间管理失败道歉
2021-08-10 16:25 日本 -
“为对抗中国,美国需动员学术界”
2021-08-10 15:50 中美关系 -
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2021-08-10 15:13 观察者头条 -
德国驻日本使馆推特被日本网民冲了
2021-08-10 14:15 日本 -
印度金牌选手回国了……
2021-08-10 13:57 -
未经授权向中俄出售“电子战”设备,美知名企业被罚
2021-08-10 13:16 美国经济 -
美国对白俄罗斯发动新一轮制裁
2021-08-10 13:16 -
澳锂矿勘探商与中企签订4年供应协议
2021-08-10 12:12 大公司 -
李在镕获假释,外媒:大选前韩国政商格局将大变
2021-08-10 11:41 -
北极问题上美媒支招:得抢在俄罗斯之前与中国结盟
2021-08-10 11:00 争夺北极 -
反疫苗者冲击BBC大楼,冲了个寂寞……
2021-08-10 10:58 -
塔利班已占6座省会,外媒:攻势猛烈让美军“惊讶”
2021-08-10 10:50 阿富汗 -
他呼吁给基础设施砸钱:中俄都在说美国不行了
2021-08-10 09:44 美国经济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