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威尔:美联储日日夜夜都在思考通胀问题,但并不急于调整政策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数月来美国通胀数据节节走高,最新公布的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达5.4%,高于预期的4.9%,再创下自2008年来的最高。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出了高通胀警告,称未来数月美国的通胀率还将持续上升,她担忧房价飙升会给购房者买房和供房制造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在接受议员质询时承认,通胀大幅上涨超过了美联储的预期,他们也对此感到不安,“美联储官员日日夜夜都在思考通胀问题”。但“在数百万人仍然失业的情况下,对暂时性通胀反应过度是有风险的”,他们并不急于调整政策。
关于“数百万人仍然失业”,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一种“跷跷板”现象,往往经济、就业数据越好,资本市场表现越差,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经济增长”并非实体经济的增长,而是由于流动性支持,经济变好带来的正面效应,要远小于流动性收缩带来的负面效应。
因此,让美联储官员日日夜夜思考的难题,恐怕不是通胀与失业的取舍,而是抑制通胀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发生巨大波动。
美国不少市场人士也认为这样的难题无解。同一天,有着“新债王”之称的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冈拉克炮轰美联储,讽刺其改变了“暂时通胀”的定义,称当前的通胀场景让他联想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还表示从长远来看,美元可能“注定有劫数”。
外媒报道截图
美财长:美国通胀未来数月还将猛升
用来衡量多种商品价格成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6月上涨5.4%,这是近13年来的最大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所谓的核心CPI同比升幅达到4.5%,创下30年来的最大升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7.3%,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此外,上月底公布的标普凯斯席勒全美房价指数显示,美国20大城市4月房价同比上涨了近15%,这是自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些通胀数据的上涨,让外界担忧,通胀压力可能会遏制美国积极的经济复苏,而住房市场的不断升级加剧了对泡沫的担忧。
当地时间7月15日,美财长耶伦在接受美媒CNBC采访时预测说,美国还会有多个月的快速通胀,“所以我不会说这是一个月的现象”。但耶伦认为,“从中期来看,我们将看到通胀回落至正常水平。但是我们还是得密切关注这一情况。”
耶伦否认会出现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我们不会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的那种危险,那是截然不同的现象”,但“我确实担心房价上涨会给首次购房者或低收入家庭制造买房和供房压力”。
在谈到鲍威尔领导下美联储的表现时,耶伦表示她非常尊重美联储,“对他们来说,独立判断什么是合适的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美联储做得很好”。
不过在被问到是否会支持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时,耶伦没有给出正面回应,称她将和总统讨论这个问题。鲍威尔将在明年2月任期届满。
耶伦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美联储官员日日夜夜都在思考通胀问题”
也是在这一天,鲍威尔结束了他在国会为期两天的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半年度听证会。鲍威尔在会上表示,他对近期美国的通胀率感到担忧,“系统经受的这个冲击与经济重启有关,使通胀率升幅远超2%,我们当然对此感到不安”。
“我们正在经历通胀的大幅上涨,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期,当然也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过鲍威尔表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进入一个长期的高通胀时期,我们当然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
他称美联储的官员日日夜夜都在思考通胀问题。但鲍威尔表示,在数百万人仍然失业的情况下,对暂时性通胀反应过度是有风险的。
鲍威尔否认价格在整个经济中普遍上涨,强调这只是与疫情有关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限制导致部分价格迅速上涨,如航空旅行、酒店价格、二手车等。他预测这些通胀都将是暂时的。
鲍威尔还表示,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率可能仍将居高不下,往后才会缓和。美联储正密切关注其对“通胀暂时走高”的预判是否正确,“如果我们看到通胀路径或长期通胀预期正展现出‘大幅且持续超出与我们的目标水平’的迹象时,我们将准备好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立场。”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对于鲍威尔和耶伦的观点,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14日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依据不足。“美国官方这一说法主要是认为目前的高通胀有一个比较强的基数因素。但我认为这只是个说辞,现在看来,通胀高烧不退,而且从具体分项数据来看,很可能还有扩散和持续的趋势。所以这波通胀可能没有美联储或美国政府宣称的那么简单。”
谈及因为通胀高企而逐渐升温的加息预期,邵宇表示,按照美联储目前对市场表态的口径来说,还是把通胀解释为短期现象,这就意味着美联储会延续宽松政策,包括推迟加息的时间点,给市场做缓冲。
关于鲍威尔提到的“数百万人仍然失业”,邵宇观察到,市场目前陷入一个悖论,往往经济数据、就业数据越好,资本市场表现越差,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经济增长”并非实体经济的增长,而是由于流动性支持。对企业来说,经济复苏可能带来每股盈利(EPS)的上涨,但现在整个市场是估值推动的,或者说低利率的流动性维持的,估值(PE)带来的市场上涨权重要远高于EPS,如果经济变好带来的正面效应要远小于流动性收缩带来的负面效应。
新债王:当前的通胀让人联想到1970年代
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首席执行官、有着“新债王”之称的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15日接受美媒CNBC采访时炮轰美联储,讽刺其改变了“暂时性”通胀的定义。冈拉克指出,“暂时通胀”原先指的是2-3个月,但现在似乎已经变成了6-9个月,而且可能还得延长。
他表示,当前通胀的场景让他联想到了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通胀率从1965年林登·约翰逊总统任期内的1%,到1980年飙升至接近15%的惊人水平。
“我们才刚从一场失败的阿富汗战争中撤出,在那我们基本陷入了僵局。很多事情都让我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冈拉克称,他到了70年代的越南战争时期,当时“我们有‘大炮和黄油’(意为经济与军事并重),导致了从60年代末、70年代、直至80年代初的通胀。现在我们除了有‘大炮和黄油’以外,还有取消学生贷款,失业救济金,以及其他很多东西。”
冈拉克还谈到了美债,称随着美国通胀率上升,美债却仍维持在如此低水平,美债基本是负收益资产。“现在的CPI是5.4%,如果用10年期国债做比较的话,它的实际收益率不是1.4%,而是负4%。这看起来就像吉米·卡特的时代。” 吉米·卡特在1977年-1981年间任美国总统。
谈及美元问题,冈拉克认为美元将在中期“大幅”下跌,因美国赤字不断上升。美元怎么走,取决于用多长时间维度来看。从长远来看,美元可能“注定有劫数”。
由于持续高企的通胀,有美国经济官员开始呼吁取消美联储的刺激措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透露,政府官员现在已经开始承认,当前的高通胀可能会伴随经济发展一到两年。
今年3月底,邵宇曾做过一个预测,他当时分析,“根据疫苗推广进度,今年三、四季度美国经济就会重回正轨,如果油门(财政和货币政策)不收,经济就会迅速过热,CPI、PPIi一定会快速上行。这个情况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发生,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当下的情况最多只是一种预演。”
邵宇认为,目前来看,当时的预测仍然有效,“起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通胀不像美国方面想象的那样有神奇消失的迹象,如果当前的通胀上涨水平持续到9月或10月,我的预期验证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 责任编辑: 张晨静
-
当着默克尔面,拜登又提香港
2021-07-16 11:46 香港 -
澳总理终于打破沉默:我没在麦当劳拉裤子
2021-07-16 11:08 -
西欧极端降雨已致68人死亡,德国一地约1300人失联
2021-07-16 11:03 极端天气 -
南南合作的“世纪对话”
2021-07-16 10:3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五角大楼:海地总统刺杀案嫌犯曾受训于美军
2021-07-16 10:33 美国一梦 -
拜登:派军海地“不在议程上”
2021-07-16 10:22 -
-
又发现了200个儿童墓穴!
2021-07-16 08:30 -
俄罗斯第二款五代机全尺寸模型现身
2021-07-16 08:25 俄罗斯之声 -
美参院通过法案禁止美企从新疆进口产品,商务部回应
2021-07-16 08:16 -
中亚国家与美国“C5+1”会谈在塔什干举行
2021-07-16 08:07 -
我驻南大使紧急约谈南非警察总监
2021-07-16 07:35 -
驻德班总领馆:南非夸纳省部分侨胞在骚乱中遭受严重损失
2021-07-16 07:14 -
48国致函世卫反对溯源政治化,中方回应
2021-07-16 07: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塌楼事故已致97死,仍有10人失联
2021-07-16 06:51 美国一梦 -
美国新增确诊31968例、死亡332例
2021-07-16 06: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合组织发布会议成果联合声明:尊重阿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
2021-07-15 22:58 阿富汗 -
外媒:白宫官员已通知伊拉克,美国将撤军
2021-07-15 22:51 -
-
巴信息部长:初步调查发现爆炸物痕迹,不排除恐袭
2021-07-15 21:37 巴铁
相关推荐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19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57“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59“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5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