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方舟接受日本NHK采访时谈及疫情下的“制度” 蒋方舟回应:遭断章取义
-
冯智源要学习一个
最后更新: 2021-06-09 15:45:31【文/观察者网 冯智源】
近日,随着日本外务省披露“中国知识分子获得日方资助”的审计文件,出现在名单里的蒋方舟等人一时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天(8日),又有网友发帖,蒋方舟曾在去年7月播出的日本纪录片中露面,谈及疫情时代下的“制度”等问题,该采访片段迅速引发网友关注。
随后,蒋方舟接受了观察者网采访。她表示,日媒并未完整呈现采访内容。采访持续了大概40分钟到一个小时,她谈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创作,为家乡捐款捐物,以及中国在防疫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包括采用健康码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但是节目只截取了一小段内容。
(NHK纪录片 截图)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相关纪录片名为《中国巨龙正在改变的世界 后疫情时代的市民》(巨龍・中国が変えゆく世界 “ポストコロナ”を迎える市民は),2020年7月23日在日本广播协会(NHK)的BS1频道首播。
节目中,NHK先是“回忆”19年3月去蒋方舟家拜会时的情景。
“市民纷纷被‘贴上标签’并且被严格管理……”日语旁白首先描写了蒋方舟笔下的虚拟社会,但她随即解释说“这是架空的舞台,我也没有明确说是中国”。
日语旁白则直截了当地称,“令蒋方舟感到震惊的是,在一个越来越被控制的社会中,人们却太过简单地顺从了(管制)”。
镜头随即转回了疫情下的2020年。
在采访中,蒋方舟一开始就说,“你看到,(在疫情中)人们也都很快地适应了被分类。如果是放在去年(2019年),你可能很难去想象。现在大家似乎都接受了”。
关于这里提到的“被分类”,蒋方舟曾在19年的采访中介绍过:在她的小说中,“每个人都会有积分,看积分来决定你住的区域,还有财富、表现、例如闯红灯之类的”。她称,“这个其实也是现在很多社会在探讨的一种方式”。
与她对话的日本记者却似乎并不赞同她的态度,用中文说道:“疫情发生后,我们都发现,为了很多人的安全,还是强制性强的话比较有效果”。
蒋方舟迅速接过话茬,“但是…但是我觉得,如果那么轻率地给出这种解答本身也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吧”。
本来聊的是抗疫状态下的人员管理问题,蒋方舟却话锋一转,主动将话题提升至“政治制度”层面。
“因为人类历史上都在思考和争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最好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用一种非常时期(指疫情)的状态去判断哪种(制度)好哪种不好,这种思维的武断本身就是一个挺危险的事情”。
随即,采访画面戛然而止。
看到这一幕,许多中国网友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面临生死考验的大疫情,中国人民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可她硬是要想方设法再找角度证明中国的体制有问题。”
还有人认为蒋方舟“什么都没说,却也什么都说了”。
但也有人觉得她说的“没问题”。
“这视频里有说中国不好吗…不是说的很客观吗,比如‘一个制度好不好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直接说定论会有些武断’这类话…有什么问题吗…”
也有网友在这条评论下反驳称“记者用的是‘强制’,意味着民众与政府对立,但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明白隔离防疫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措施,结果蒋直接把这个归结为制度…”
其实,在蒋方舟采访片段的前面,日本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年轻的中国女士,她们既直言了中国在抗疫初期由于准备不足导致产生过一些问题,又积极肯定了中国在抗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大家比以前更爱国了,对中国政府的信赖感也增强了”、“控制了疫情后,中国人都更支持祖国了。”在听到了受访者这样说后,日本记者也露出了略带欣慰的表情。
在此时,纪录片“画风一转”,被旁白称为“青年意见领袖”(若きオピニオンリーダー)的蒋方舟便作为引出“强力管制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导语”登场了。
而在蒋方舟采访片段后,该纪录片使用了一个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画面(如下图),开始讲述“疫情下中国的严格管制对个人的影响”了…
蒋方舟:表述遭到日媒断章取义
针对这期节目,蒋方舟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她表示,日媒并未完整呈现采访内容。采访持续了大概40分钟到一个小时,她谈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创作,为家乡捐款捐物,以及中国在防疫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包括采用健康码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但是节目只截取了一小段内容。
此外,在采访中,主持人试图引导她谈论中国的制度优劣,并用到了“专制”、“强制性手段”等措辞。对此,她首先否认了这个前提,并认为在非常状态下以“专制制度”来进行定义是不客观且武断的,随后采访里才有了“这种思维的武断是危险的”等表述。
蒋方舟还表示,疫情期间,自己的生活工作重点都是配合抗疫,除了捐款捐物,她还手写书信鼓励武汉的学弟学妹安心高考。未来,她会继续致力于此。
“网络大V受日本外务省资助”引热议
本文的“主角”蒋方舟,近日随着日本外务省披露“中国知识分子获得日方资助”的审计文件,与同在名单上的学者何兵、作家熊培云等人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部分网友批评这类“拿钱办事”的行为,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7日下午也发文表示“由一个国家出资邀请他国各种人士前往本国旅行、学习,是国际交流的通行做法,不能因为中国某些人参加了西方国家出资的交流活动,就对他们加以指责或进行严厉的意识形态定性”。
但是,胡锡进也表示,随着美国与中国的对立加剧和中西意识形态冲突的增加,中西的上述交流在急剧减少,相互对对方借国际交流搞“渗透”的防范都前所未有提升了。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开展国际交流必须面对中西意识形态隔阂的加深,穿越各种复杂性,探索建设性扩大这种交流的渠道。爱国是绝大多数人的天性,至于有人在爱国这一点上受到质疑,需要他们自己进行个人的反思,而不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关上某一扇门。
面对争议,蒋方舟7号在微博通过图片回应称“此次(赴日)交流为公开正常的文化交流,特此声明”。
今天(8日),她再次作出回应,称“日本二战犯下罪行,至今没有道歉,这一点不可原谅,也毋庸置疑。”她还澄清,在日期间除生活研究费用外,没收任何额外费用。
蒋方舟最后说道,在日交流期间,我还看到一个社会的复杂面向,观察到了日本老龄少子,日本年轻人缺乏活力甚至心理扭曲,日本社会对女性的物化和压制等等社会问题,记录在了书中。
“我尊重为国家发声的网友,相信误解总会过去,我也衷心祝福祖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蒋方舟微博回应舆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蒋方舟- 责任编辑: 冯智源
-
见拜登前,他对中欧投资协定表态
2021-06-09 15:32 -
全球首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诞生
2021-06-09 15:14 疯狂比特币 -
美国仇恨亚裔案件暴增,《反新冠仇恨犯罪法》有用吗?
2021-06-09 14:52 美国一梦 -
“再不对中国谨言慎行,澳大利亚或成最大输家”
2021-06-09 14:30 -
美墨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投资中美洲以应对非法移民问题
2021-06-09 14:08 美国一梦 -
美国想用巴基斯坦基地监视阿富汗,巴外长:不借
2021-06-09 14:04 巴铁 -
美国国会委员会就新疆问题施压,苹果反驳
2021-06-09 14:04 -
美媒又炒“病毒实验室泄露”,美国务卿态度不一般
2021-06-09 11:49 美国政治 -
澳无力主导太平洋岛国“抗中”,美国“毛遂自荐”
2021-06-09 11:08 中美关系 -
“美国税局数据显示,美亿万富豪几乎不纳税”
2021-06-09 11:00 美国一梦 -
联合国下属机构维持对原波黑塞族司令姆拉迪奇的终身监禁判决
2021-06-09 10:26 -
拜登又要成立个“中国小组”
2021-06-09 10:12 中美关系 -
俄远东萨哈共和国森林火灾持续 6千人小镇受威胁
2021-06-09 09:33 -
遭掌掴后,马克龙回应
2021-06-09 09:29 法国见闻 -
想联欧抗中?这份民调给拜登“泼冷水”
2021-06-09 09:27 美国政治 -
蒙古国2021年总统选举本土选民投票工作正式开始
2021-06-09 08:35 -
“若美国再不行动,中国会成为头号经济体”
2021-06-09 08:01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确诊13119例、死亡455例
2021-06-09 06: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拿大宣称中国对民主国家构成挑战 外交部驳斥强调三点
2021-06-08 23:20 中国外交 -
美FDA时隔近20年批准阿尔茨海默症新药,遭专家质疑
2021-06-08 23:14
相关推荐 -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1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3美媒竟来碰瓷:解放军这次演训,“是在考验美国决心”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美媒再曝国安官员涉密信息处理争议,又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
“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
特朗普明天将在白宫开会,讨论TikTok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