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国跟风“反俄”,俄外交部发言人引捷克作家名言嘲讽
-
刘程辉曰清、曰慎、曰勤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俄罗斯与西方“外交战”持续升级,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23日下场“声援”捷克,驱逐多名俄外交官,并收获了捷方“感谢”。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4日在社交媒体上引用捷克作家名言作出反击——一个傻瓜不可怕,一群傻瓜就是灾害了。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脸书
扎哈罗娃在脸书上先是提到了捷克政府对三国的“感谢”,随后写道:“最近我想起了不少捷克的经典著作,现在你可以引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的一句话:蝗虫是一场自然灾害,虽然单独一只蝗虫并不可怕。......也是这样。”她补充说,自己“忘了”省略号的内容,人们可以自己去查一查。
恰佩克是20世纪捷克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发表于1921年的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他用单词“Robota”形容一种经过生物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生化人,这一单词后来演变为如今机器人的单词“Robot”。
根据俄罗斯新闻网站RG.RU的说法,扎哈罗娃在引用恰佩克的话时省略了“傻瓜”一词。所以完整的话应是“蝗虫是一场自然灾害,尽管单独一只蝗虫并不可怕。傻瓜也是这样。”
扎哈罗娃 澎湃影像
近一段时间,俄罗斯与一些西方国家“外交驱逐战”愈演愈烈。当地时间17日,捷克以俄情报人员涉嫌参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案为由,宣布将驱逐18名俄罗斯驻捷克大使馆人员,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境。俄罗斯次日即宣布驱逐20名捷克外交人员。三天后(21日),捷克新任外长库尔哈内克(Jakub Kulhánek)又宣布将驱逐60名俄外交官。
23日,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及爱沙尼亚主动下场声援捷克,宣布驱逐数名俄外交官。其中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各驱逐1名俄罗斯外交官,立陶宛则驱逐2名外交官。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发推宣布决定并指责俄外交官的“活动与他们的身份不相符”。
多国外交围攻下,俄罗斯多方也密集作出反击。俄罗斯驻白俄罗斯大使馆24日转发了兰茨贝吉斯的推文进行嘲讽。俄使馆附文请网友选择一个标签以形容兰茨贝吉斯这番话,“#smalldipenergy还是#smalldickenergy,由你来选择。”
“今日俄罗斯”解释说,第一个词smalldipenergy在字典中没有明确定义,可能来源于词组small diplomatic energy(弱小的外交实力),后一个词smalldickenergy一般用来形容“无能的自大”。
俄塔社报道:奇若夫形容捷克驱逐俄外交官之举为“反俄精神病”
另据俄塔社24日报道,俄罗斯常驻欧盟代表弗拉基米尔·奇若夫(Vladimir Chizhov)当天将捷克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举动形容为“反俄精神病”(anti-Russia psychosis)。
“捷克的举动不是孤立的插曲,这是当前西方反俄精神病的一部分。这甚至不能用歇斯底里来形容,它就是一种精神病,完全就是临床病例。”
奇若夫指出,捷克等西方国家这么做旨在转移国内注意力,这与西方国家在2018年英国退欧期间大肆炒作俄前情报人员谢尔盖(Sergei Skripal)及其女儿尤利娅(Yulia Skripal)遭毒害事件类似。“这是欧盟和其他国家把本国公民的注意力从国内问题上转移的又一次尝试,”奇若夫说,“总的来说,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与2018年所发生的事件动机相符,当时英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脱欧前后。”
他特别强调,希望欧盟方面从2018年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中吸取教训,特别是俄罗斯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与西欧多国陷入外交争端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闲着。美国国务院23日召见俄驻美国临时代办,在表达对捷克全面支持(full support)的同时,对俄罗斯继续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破坏稳定的行动”表示关注。俄驻美大使馆发推反击称这些指控“毫无意义”。
俄罗斯驻美大使馆推特截图
据“今日俄罗斯”消息,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23日在一篇文章中发出警告称,俄美关系已跌至冷战时期的水平,他认为威胁和制裁将导致“永久的不稳定”。
“近年来,俄罗斯和美国关系实际上已经从竞争走向了对抗,实质上回到了冷战时期。制裁、施压、威胁、对抗、保护一己私利,所有的这些都将使世界陷入永久的不稳定状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习近平就中老建交60周年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互致贺电
2021-04-25 18:24 中国外交 -
救急!印度公司下单中国制氧机
2021-04-25 17: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拜登,这就是盟友干的事吗?”
2021-04-25 15: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重启3座运行超40年核电站,曾发生事故致5人身亡
2021-04-25 15:32 福岛核泄漏 -
雪中送炭:中国向叙利亚援助15万剂新冠疫苗
2021-04-25 13:45 叙利亚内战 -
芬兰学者提醒,瑞典人成为本国少数民族仅需45年
2021-04-25 13:44 -
反封锁,英国人又上街了
2021-04-25 13: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土耳其完全拒绝拜登这一纯粹基于民粹主义的说辞”
2021-04-25 11:56 美国政治 -
纽约亚裔男子收集易拉罐时遭袭击后重伤,2年前移民却因疫情失去工作
2021-04-25 10:38 美国一梦 -
为防民之口,印度政府忙着“删帖”
2021-04-25 10: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重振乒乓外交精神是美国的责任”
2021-04-25 09:53 中美关系 -
印度本周第3起医院事故:20名新冠患者因氧气不足一夜之间死亡
2021-04-25 09:41 印度惊奇 -
美国好莱坞发生枪击案,1人死亡
2021-04-25 09:27 美国枪击案 -
东盟领导人开特别会,缅政局突变后军方领导人首次出国参加
2021-04-25 09:21 缅甸局势 -
卢卡申科:叛乱者本想在阅兵式上刺杀我
2021-04-25 08:38 -
连续4天单日确诊超30万,印度动用军机火车运氧
2021-04-25 08:37 印度惊奇 -
疫情肆掠,多国叫停印度航班
2021-04-25 08:08 印度惊奇 -
东电:福岛核废物储液罐或已泄漏
2021-04-25 07:53 福岛核泄漏 -
拜登认定1915年事件为“种族灭绝”,这两人谴责
2021-04-25 07:53 -
“政治正确”了,就不怕“生灵涂炭”?
2021-04-25 07:43 这就是中国
相关推荐 -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4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0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5“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9最新闻 Hot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