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对等反制:驱逐10名美外交官,禁止8名高官入境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对等制裁!4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以“干涉大选”等借口,驱逐1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对俄实施新一轮“全面制裁”。对此俄方立刻作出反制,俄外交部16日宣布将对等驱逐10名美国外交官,并禁止8名现任和前任美国高官入境俄罗斯,同时还公布了其他多项制裁举措。
俄方明确表示暂时不会对美方的债券限制问题做出反制,但俄外长拉夫罗夫也警告说,俄方将保留这些举措,“以备未来之需”。《纽约时报》报道认为,俄罗斯此举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国制裁的谴责,暗示俄政府无意让局势升级,使两国本已紧张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于俄罗斯的反制,美国政府在回应中又一次赤裸裸的展示了西方政府的行事常态——“我可以,你不可以”,其不仅为主动挑起的制裁风波进行辩护,还宣称这“陷入了不断升级的循环中,是令人遗憾的”。
俄外交部声明截图
俄罗斯对等反制
当地时间4月16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对美反制措施发表声明,称美国似乎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新的地缘政治现实中单边强权已无一席之地。美国继续短视地搞“遏制莫斯科”这一套,只能导致俄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声明明确,基于对等原则,俄罗斯将对美国的制裁作出反制:
1、按照被美方驱逐的俄罗斯外交官同等数量,驱逐美国外交人员。鉴于波兰驱逐3名俄罗斯外交官,俄决定驱逐5名波兰外交人员。
2、对美国大使馆通过美国国务院派出短期借调人员确保外交使团运作的做法加以限制。基于对等原则,俄方向美方发放的签证数量降至每年10人。
3、严格遵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俄罗斯劳动法等法律,完全禁止美国外交使团雇佣俄罗斯和第三国公民作为行政和技术员工。
4、鉴于美国外交人员系统性地在俄联邦领土违反旅行规则,终止1992年签署的俄美关于开放陆地的谅解备忘录。
5、禁止由美国国务院和其他美国政府机构控制的美国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在俄罗斯开展活动。
6、当前紧张局势使得两国大使客观需要留在各自的首都,研判局势、开展磋商。
声明中还表示,作为对美国上月将俄罗斯官员列入黑名单的对等回应,8名参与制定和实施反俄政策的美国现任和前任高级官员将被永久禁止入境。
其中包括6名美国现任官员:美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Brian Garland)、联邦监狱局局长迈克尔·卡瓦哈尔(Michael Carvajal)、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拜登国内政策首席顾问苏珊·赖斯(Susan Rice)、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伊(Christopher Wray)、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2名前任官员: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John R. Bolton)、前中情局(CIA)局长詹姆斯·伍尔西(James Woolsey)。
声明中呼吁美国放弃对抗,拿出理智的态度。并警告说,否则俄方将继续实施一系列令美方“痛苦”的举措,比如要求美国外交使团将在俄外交人员数量减少到300人。目前,俄美双方在人员编制问题上并不对等,俄罗斯被允许向纽约联合国代表团派驻的外交人员为155人,而美国在俄外交人员为455人。
拉夫罗夫还表示,俄方将暂停一些“干涉俄内政”的、由美国政府资助的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和的工作,并建议美国驻俄大使沙利文返回美国,以了解白宫方面的真实立场。美国驻俄大使馆也证实,沙利文当天下午已经和普京助手通话,“大使馆官员在俄外交部网站上看到了反制消息,他们正在审查”。
目前尚不清楚沙利文是否会离开。《纽约时报》报道称,声明中对沙利文的离开是一种建议而不是要求。声明中称,“很明显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两国大使都应该留在各自首都,这是客观需要”。在上月21日,因拜登攻击普京的言论,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被召回莫斯科,以讨论俄美关系发展前景。
若进一步升级,俄方不排除使用经济手段反制
对于俄罗斯的反制,美国务院在当天下午的一份声明中,又一次赤裸裸的展示了西方政府的行事常态——“我可以,你不可以”。声明中宣称,俄方驱逐美外交官和制裁美方官员的举措是“升级的、令人遗憾的”。其还为拜登制裁俄罗斯的行动进行辩护,并声称“陷入一个不断升级的循环中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我们保留回应俄罗斯制裁的权利”。
拜登政府在刚刚和俄总统普京通话后两日(15日),主动挑起事端对俄发起“全面制裁”,涉及21名个人和19个实体,同时拜登还签署行政令,扩大美国金融机构交易俄罗斯政府债券的禁令。
拉夫罗夫16日表示,俄方暂时不会对债务限制问题做出反制举措,他承认俄罗斯在金融规模上比不上美国,但他也警告说如果美国继续升级制裁,俄方也不排除使用经济手段进行反制。“俄罗斯有能力采取会让美国企业感到痛苦的行动,但俄方将保留这些举措,以备未来之需”。《纽约时报》报道认为,俄罗斯此举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国制裁的谴责,暗示俄政府无意让局势升级,使两国本已紧张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金融时报》报道称,制裁俄罗斯国债一向被视为美国经济制裁的“核武级选项”。但美联社报道指出,尽管美国新的制裁措施中禁止美国金融机构直接从国家机构购买俄罗斯政府债券,进一步限制了俄罗斯的借贷能力,但这些制裁并没有针对二级市场。
投资者也认为,美国对俄罗斯国债的制裁,只会对莫斯科方面的融资能力及其债券的吸引力产生很小的影响,因为这些制裁允许美国银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这些债券。
分析咨询公司Macro Advisory的研究总监汤姆·阿德谢德(Tom adhead)分析说,“不对次级债务实施制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非美国人可以购买这些债务并将其出售给美国人。”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家蒂莫西·弗莱(Timothy Frye)表示,拜登没有把目标对准有望建成的通往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没有瞄准俄罗斯大型国有企业,“这是实施制裁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还可以与克里姆林宫接触,提议就战略稳定进行对话,并最终举行峰会”他说。
4月13日,普京和拜登刚刚通话,双方讨论了未来几个月内在“第三国”会面的可能性。拉夫罗夫此前曾表示,俄罗斯对此次峰会的提议持“积极态度”,并正在进行分析。不过俄外交部在后来发布的一份声明也明确指出,俄罗斯正在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式,对该提议进行研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晨静 
-
二人大谈中国,提及台湾和新疆问题
2021-04-17 09:23 -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会见北约秘书长
2021-04-17 08:52 中国外交 -
俄罗斯反制:禁止八名美国高官入境
2021-04-17 08:20 俄罗斯之声 -
智利:中国科兴疫苗预防保护率为67%
2021-04-17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81154例、死亡903例
2021-04-17 0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使馆:中方决定对冰岛有关人员实施制裁
2021-04-17 07:28 中国外交 -
古共八大开幕 劳尔·卡斯特罗宣布不再担任第一书记
2021-04-17 07:07 国际共运 -
默克尔接种第一剂次阿斯利康新冠疫苗
2021-04-16 21: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伊朗宣布产出60%丰度的浓缩铀
2021-04-16 21:28 伊朗局势 -
赵立坚连发七问:日方心虚什么?
2021-04-16 19:09 中日关系 -
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
2021-04-16 18:33 缅甸局势 -
习近平:中国将用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
2021-04-16 18:33 中国外交 -
希土外长当着记者的面吵起来了
2021-04-16 18:00 -
河北唐山滦州市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2021-04-16 16:34 地震 -
外交部:已就日美勾连对华消极动向向两国表达严重关切
2021-04-16 16:19 中日关系 -
喝不喝核废水?麻生这波回应“逻辑感人”
2021-04-16 16:17 福岛核泄漏 -
“或许,这是中美关系一抹潜在亮色”
2021-04-16 16:00 中美关系 -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发生大规模枪击案,至少9人死亡
2021-04-16 15:45 美国枪击案 -
6名美参议员反对立法保护亚裔,果然是他们…
2021-04-16 14:51 美国政治 -
拜登一口气提名9个大使,美媒曝驻华大使人选
2021-04-16 14:51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06“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55“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3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5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57最新闻 Hot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炫耀:我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
“美国,下三流做法”
-
克宫警告:此举必然导致局势升级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