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离”武汉的英国人:政府骗我们说回去就安全了
-
鞠峰It takes strength to know what's true.
最后更新: 2021-01-31 22:36:00【文/观察者网 鞠峰】2020年的今天(1月31日),第一架英国撤侨专机,带着83名英国人“逃离武汉”。从病毒最先被发现的地方回到安全的祖国,在当时看似是合理的决定。不过一年之后,他们中的有些人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2020年发生了许多事,武汉早已从76天封城磨砺中走出,是世界范围内的“抗疫标杆”,而病毒已经带走了10万多英国人的生命,英国也成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时隔正好一年,英国广播公司31日采访首批撤离武汉的英国人马特·劳(Matt Raw),被困在柴郡郊区一座小房子里的他感慨“要是没上那架飞机就好了,留在中国,会更安全、更自由”。
马特和妻子、母亲在回英包机上 (图源:BBC)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初,马特也曾接受过BBC的采访,当时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他已经流露出后悔情绪,不过当时他表示“更愿意在英国被隔离,英国的邻居都很友善,而且‘既来之则安之’。”
去年5月,马特曾接受英媒采访表示后悔 (央视新闻截图)
但时隔大半年再度接受采访,马特看到英国现在实施了第四级别的管控措施、即居家隔离,他比之前更加后悔了。
英国首批撤离武汉的公民:“我希望当时错过航班,留在武汉”(BBC31日报道截图)
据BBC今日(31日)报道,当马特收到“撤出武汉”的建议时,他认真思考了许久。起初,英国政府称只有本国公民才能登机,如果他选择回家,等于将他的中国妻子“抛弃”在武汉。最终,他选择留在中国。
撤离前夜,马特甚至将建筑工具放在家门口,因为第二天他要去支援“两山”医院的建设。
2月3日,一名疲惫的工人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一处正在施工的病房外小憩。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但就在飞机起飞前几个小时,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持中国护照的家庭成员也可与配偶等一同登机。
马特称,他在凌晨4点看到新闻,然后“把东西胡乱塞进行李箱”,就带着家人赶往机场。
但时隔一年接受采访,他称“要是没上那架飞机就好了”。
“英国政府骗了我们。他们说可以把我们带离武汉,‘回到英国,就安全了’。”
“我们要是留在中国,会更安全、更自由。”马特表示,“他们处置疫情迅速而高效,且封锁了城市,这是正确的。”
与马特坐同一架飞机回英的伦敦市民段丽萍(音译)回忆道,“那趟航班让人神经紧绷。”
“两个英国人因为体温过高,无法登机。飞机上没有一个人讲话,只能听见孩子的哭声。我尽量坐得离别人远一点,全程戴好口罩。”
乘坐回英包机前的安检和机舱座椅上配发的口罩 (图源:BBC)
武汉封城时,她正好在春节期间回乡探亲。飞机降落伦敦仅两天前,英国确认了首位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但据段丽萍称,机场没有人佩戴防护设备。
“我跟他们说,‘退后,我们从武汉回来的’,但没人在乎。”段丽萍表示。
回到英国后,马特和家人住进了纳茨福德(英国柴郡的一个小镇)的新居。但马特称,他立即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网络暴力。
有网民认为,是第一架撤侨包机将新冠病毒带到英国。马特表示,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网上指责他。
“真的有人这么想,我很心痛。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去年我们只出了一次门。”马特称。
马特表示,他仍然在后悔做出登机的决定。
“在武汉,蜗居在一间小公寓两三个月里是不舒服,但是他们击败了病毒,生活恢复了正常,”马特说,“我真希望当时(没有去赶飞机,而是)睡醒了去帮助建设那座(火神山)医院。”
“现在,我们住在柴郡郊区的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小鱼缸作伴,但我们被困在这里了。像座监狱一样。”
武汉封城期间,除了英国,美国也派出包机撤侨,在从武汉归国半年后,在湖北长大的8岁美国女童赫敏却在去年8月不幸染上新冠肺炎,父亲、爷爷、奶奶也一齐“中招”,一家人的经历让人唏嘘。
赫敏和母亲在赶往武汉机场的路上 (图源:华尔街日报)
距离武汉封城已经过去一年,一场疫情,深刻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某些标榜“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体制和思维方式中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一年之后,尽管自己的国家仍然“深陷泥潭”,但BBC又推出一系列“重返武汉”的视频报道,其中不乏一些“阴阳怪气”的旁白与编排。
给一座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按下停止键,武汉做出巨大的牺牲,有效延缓了疫情的扩散。让人感慨的是,这座城市先是被“污名化”,后来又被外媒认为是中国政府“政治宣传”的“窗口”,还没有在国际上得到她应有的感激与尊重,但这不妨碍笑容回到武汉市民的脸上,再顺便给BBC背后的西方人从另一个维度解释什么叫“自由”。
BBC武汉街头采访 视频截图GIF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世卫:呼吁英国人“等一等”
2021-01-31 22:17 -
巴空军派专机接收中国新冠疫苗
2021-01-31 19: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大利亚也要搞“湄公河行动”,因为中国?
2021-01-31 17:18 -
“《纽约时报》患上中国综合征”
2021-01-31 16:24 外媒看中国 -
又来这套!英国盯上中国学者
2021-01-31 16:24 不列颠 -
“为了疫苗,欧盟四面树敌”
2021-01-31 16:03 欧洲乱局 -
阮富仲第三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
2021-01-31 15:29 -
“今天,我和夫人将结束任期,离开英国”
2021-01-31 15:03 中国外交 -
-
十年后,他们要“重新占领华尔街”
2021-01-31 14:33 美国一梦 -
先给911主谋打疫苗?美国防部急灭火
2021-01-31 12:51 美国一梦 -
弹劾审判在即,5名律师“开溜”
2021-01-31 12:04 特朗普 -
在西方现有政治制度下,民粹主义问题是无解的
2021-01-31 11:17 这就是中国 -
脱欧一周年,英国跑来太平洋加群
2021-01-31 11:15 不列颠 -
“黄背心”又来!法国3万人上街示威
2021-01-31 10:31 法国见闻 -
迪拜:免费为民众提供中国疫苗
2021-01-31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15.6万、死亡3148例
2021-01-31 08: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印度这里直接“拔网线”了
2021-01-30 22:16 印度惊奇 -
“中国不会像苏联一样崩溃,中美全面对抗将导致…”
2021-01-30 20:27 中美关系 -
马克龙呼吁严管社交媒体:威胁民主
2021-01-30 19:41 法国见闻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17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