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发现:中国森林比想象中还能“吸”碳
-
鞠峰这肥,不减也罢
最后更新: 2020-10-31 10:15:13【文/观察者网 鞠峰】原来,中国的森林这么能“吸”。
上月,中方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对世界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彭博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国媒体,都使用了“令人惊讶”(surprised)来评价中方的目标,《科学》杂志称“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昨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将“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写入2035远景目标。
想要达到碳中和、即用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排放和加大吸收,要双管齐下。
巧的是,《自然》杂志于10月28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森林强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被低估,BBC也于次日跟进报道。
BBC报道截图
据BBC报道,两片被低估的地区分别是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省,以及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与吉林。
研究显示,中国的西南地区固碳贡献最大,每年创造0.35拍克(3.5亿吨)的碳汇,占全国陆地碳汇的31.5%。同时,东北地区在夏季也有很强的碳汇创造能力,每年平均创造0.05拍克(0.5亿吨)的碳汇,占全国的4.5%。
研究发现,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这是我国近40年来植树造林取得的成果。
沙地变绿野,这是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拍摄的一处沙地治理后的状况。(图源:新华社)
“要达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需要能源生产的巨大转型,还需要可持续地创造陆地碳汇,”研究报告主要作者、中科院刘毅对BBC表示,“我们发布(在《自然》杂志)的报告,讲述了中国的植树造林方面的努力,这对达成目标有重要贡献。”
据BBC报道,中国在近几十年来,共种植了数十亿树木,不仅应对了土壤流失与沙漠化,还让木材与造纸产业更加繁荣。
刘毅团队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的定量评估,一直以来比较困难。此次,刘毅团队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林业局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采用“天地一体化”的新方法展开研究。
刘毅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截图
随着卫星观测能力的提升,未来会而建立更全面的观测体系,提供更准确的碳收支数据,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英国智库“能源环境情报组织”(ECIU)的理查德·布莱克(Richard Black)对BBC表示,“这份研究非常重要,当下中国设定了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定量分析该国碳汇量很关键。”
同时,布莱克指出,虽然(中国的)森林固碳能力比想象中要强,但是不应将其视为“通向碳中和的‘通行证’。其一,碳吸收不仅要用来抵消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二,中国森林的碳平衡效果,可能会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受影响,例如我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看到的那样。”
与此同时,外界也注意到中国目前仍十分依赖化石燃料,燃煤电厂的比例仍然很大,转型不仅需要强大决心,也需要庞大资金和雄厚技术。知名能源咨询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的亚太副主席汤普森(Gavin Thompson)对中国颇具信心:“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达成如此宏大的气候变化目标,那就只有中国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
爱琴海海域发生强震 土耳其20人遇难 伊兹密尔成重灾区
2020-10-31 09:33 -
谭德塞:群体免疫不道德且不可行
2020-10-31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累计确诊超900万
2020-10-31 07: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拜登称若当选将与盟国一起商讨对华关税问题,外交部回应
2020-10-31 07:33 中美关系 -
美媒爆料:攻击拜登的“黑料”,是《苹果日报》找人编的
2020-10-30 23:10 美国大选2020 -
中国将从坦桑尼亚进口大豆
2020-10-30 21:52 非洲之窗 -
希腊发生6.9级地震
2020-10-30 21:19 地震 -
蓬佩奥又跑去印尼,印尼媒体的嘲讽扎心了
2020-10-30 21:19 -
日媒:防备台海冲突,日本酝酿举行35年来最大规模演习
2020-10-30 19:55 中日关系 -
美司法部搞“中国行动计划” 外交部:纯属政治操弄
2020-10-30 16:28 -
“特朗普就是这么让美国沦为笑话的”
2020-10-30 16:04 美国一梦 -
拜登首次在韩媒发文:我可不会敲诈你们哦
2020-10-30 16:01 美国大选2020 -
“400万中国人‘软入侵’菲律宾”?
2020-10-30 15:21 -
日本也要禁用中国无人机?
2020-10-30 15:09 日本 -
倒打一耙!澳前驻华大使:都怪中国,把我们“好名声”搞臭了
2020-10-30 14:13 海外华人 -
在美被捕“猎狐”人员身份披露
2020-10-30 13:54 中美关系 -
法官裁定孟晚舟的律师可用“重大证据遗漏”申请终止引渡程序
2020-10-30 12:11 华为 -
台军死亡飞行员母亲曝内情
2020-10-30 12:09 台湾 -
台湾联电在美认罪,将协助调查大陆芯片企业
2020-10-30 11:07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