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客谈神州)荷兰青年汉学家曼雅·库泽——“必须时时刻刻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
图①:曼雅·库泽。
资料图片
与荷兰青年汉学家曼雅·库泽交谈时,她时不时蹦出一些网络词汇,要我直呼她的中文名“棵小曼”,让我感到这分明就是在微博上和我互动的网友。这与她的职业息息相关。2014年,棵小曼创办了网站“微博上有什么”,向网民介绍中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点新闻,至今已发表近1000篇文章,月均点击量超过30万,成为当地网民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扇窗口。
“一旦开始了解彼此,我们的距离就更近了”
创建网站的动力来源于“想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中国。
在日本读高中期间,棵小曼对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她将学习重点转移到中文和中国文化上,并选择将汉学作为大学的研究方向。2008年,她如愿来到北京大学学习交流。
回到荷兰后,她开始“想家”了。“我想念北京的生活、美食,还有朋友;我想知道最近中国发生了什么,流行些什么,人们都在关心什么话题。”当时,中国社交网络正蓬勃兴起,棵小曼也像中国人一样用上了微博、微信。她发现,有了它们,即使不在中国也能随时随地关注中国的动态。
刷微博是因为“想家”,而把微博上的内容用西方人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则是想在网络上介绍“家里的事儿”。
在小曼眼里,中国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中国文化包罗万象。一些西方媒体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报道中国,无法从中获取更多的真实细节。高速发展的社交网络正在改变和影响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于是她决定为西方网民打开这扇“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
什么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受关注,小曼就写什么。微博超级话题是什么?“网红经济”到底有多热?中国年轻人怎么找对象?她会详细介绍这些话题,将中国网友的反应分享出来,并总结出社交媒体上对同一事件或同一现象的几种不同观点。她的文字包含详实的信息、客观的表述和贴心的背景知识介绍,用西方人能理解的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她说,很多新闻事件都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脱离了这个前提就不会引起共鸣。
“我喜欢写人们正在热议的话题。中国网友关心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爱看搞笑视频和时尚资讯,这些与欧洲人一样。一旦开始了解彼此,我们的距离就更近了。”社会信用体系是欧洲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棵小曼将中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写下来并在网站上分享出来后,读者了解到中国人和他们一样重视信用,并且正在为建设信用社会而努力,都感到十分亲切。
“我想解码中国社交网络的独特性”
热词“洪荒之力”一出,小曼马上写了一篇有关傅园慧走红网络的文章,西方读者立即被这位直率、自信、幽默的中国游泳运动员感染。棵小曼有一张长长的选题清单,上面都是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她说:“有太多新鲜、有趣的信息想告诉西方网友。如果有时间,我真想一天写上10篇。”然而,时间过得总是很快。通常,小曼从早上起床就在微博上看海量的新闻,从中找出热门话题,确定写作主题;然后,与中国朋友在线核实信息来源,广泛搜集资料,厘清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写成英文稿。“我一动笔就收不住,等到想起来看时间,通常已到傍晚。”
站在中西网络文化的十字路口,小曼试图解码中国社交网络的独特性。她觉得,“新”与“变”是中国网络文化的独特之处。
2019年,一部贺岁短片《啥是佩奇》刷爆网络,小曼把短片中的“佩奇”与外国网民心目中的佩奇作对比,解读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对亲情的守候。小曼注重把握年轻网民的心态,剖析网络“爆款”的文化内核。她认为,要让外国网友看到中国年轻人“粉”什么,才能增进对现代化中国的理解,真切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
中国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的社交网络模式。“西方人喜欢归类,在我们的认知里,社交媒体就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就做电子商务。而在中国,购物、直播、视频、新闻、论坛、即时通信等各种属性可以在一个应用软件上完美共存,我想挖掘它们为什么这么成功,探寻它们如何实现多元化。”
这些天,棵小曼观察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媒体发挥着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她说,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向民众发出了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疫情的呼吁,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报道形式传递希望和信心。“民众可以及时知晓疫情的最新动态,从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都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让自己‘跟上趟儿’”
凭借一己之力创建和运营一个网站,如果不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从2014年注册域名开始,棵小曼的人生拥有了多重身份——作者、编辑、摄影师、视频博主、程序员……但她并未就此止步。
她是培训师。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的许多电商、公关、传媒公司都非常想了解中国的社交网络和数字产业发展,于是邀请她给员工做培训。“我会介绍微信、微博、抖音等热门应用,以及‘共享经济’和‘无现金支付’等新生事物,员工们在学习中受到启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
她也是推广者。小曼时常在莱顿大学举办推介中国社交网络文化的讲座,并发起相关话题讨论。她也曾在荷兰及其他国家媒体的电视节目上做客,回应西方民众对中国社交网络的关心。未来,她还计划开设一门关于中国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课程。
她还是火锅大使。一年前,她创办了名为“火锅大使”的网站。
关于火锅,她总有写不完的话题。火锅的种类有哪些,怎么选配小料,火锅的起源地在哪里,自热小火锅味道如何,在家怎样自制火锅……她探索古人如何吃火锅,图文并茂为火锅正名;为了帮外国网友解锁吃法,她分享自己总结的“五大火锅礼仪”。她写道:“食物让人们聚在一起,火锅尤其如此。这不仅是一种菜式或烹饪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然而,小曼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专家。她说:“中国一直在快速变化和发展,年轻一代成为中坚力量,你必须时时刻刻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永远不能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已经很懂中国了。”因此,她每年都会回中国待上两个月,“让自己‘跟上趟儿’”。她把这称为“回家”。
标签 海外汉学- 原标题:(海客谈神州)荷兰青年汉学家曼雅·库泽——“必须时时刻刻跟上中国发展的脚步”
- 责任编辑: 霍思铭 
-
西班牙确诊增至28572例,紧急状态延长15天
2020-03-22 20: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怪事,美国自顾不暇还要帮伊朗”
2020-03-22 20:46 伊朗局势 -
中国为世界抗疫带来信心和希望——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抗疫成果和复工复产
2020-03-22 20: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万里尚为邻 相助无远近——伊朗抗击疫情中的中国身影
2020-03-22 20: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多国对中国提供物资和分享抗疫经验表示感谢
2020-03-22 20: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欧美7国客源减98%,新冠疫情暴击全球餐饮业
2020-03-22 20: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50台北京产呼吸机包机发往意大利!
2020-03-22 19: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德国官方:新增确诊病例1948例,累计18610例
2020-03-22 18: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美外交发言人推特对战!
2020-03-22 18:22 观察者头条 -
普京致电孔特后 俄军方将援助意大利
2020-03-22 16:32 -
他们说:感谢中国!
2020-03-22 16:18 -
疫情肆虐引发英法德三国自我反思: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反省几十年来的发展模式
2020-03-22 16: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一连三天亲自上场力荐药物,但…
2020-03-22 15:56 特朗普 -
马克龙:必须吸取教训,反省几十年来的发展模式
2020-03-22 15: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西班牙人为了出门不惜租狗来遛,狗子累得当街瘫倒…
2020-03-22 15: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LV母公司跟中国订购4000万个口罩
2020-03-22 15: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承认,家族生意受疫情冲击
2020-03-22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朗普承认自己家族生意正受疫情打击
2020-03-22 15:32 美国一梦 -
美国四州宣布“居家令” 绝大多数星巴克暂停堂食
2020-03-22 15: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纽约医院不堪重负:老人在病房地板上去世,医生口罩用一周
2020-03-22 15:09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