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讯丨张文宏教授为海外同胞防范新冠病毒来支招
最后更新: 2020-03-22 11:54:28所以中国也不是每个人都过来检测的。问题在哪里呢?如果对想做的人都进行检测,费用是很贵的。如果所有人有事没事都去测一次,就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1万个人去检测当中有100个人是重症的,这100个人就可能看不上病。所以我阐明两点,第一点,在中国不是说发烧就给检测,这是不实信息。中国只对有病例高发区来的人检测。如果是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直接就隔离观察了。德国的隔离跟中国的隔离也不一样。中国的隔离是集中隔离,德国的隔离是居家隔离。如果每个人大家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去检测,挂号、预约、看门诊,或者到急诊直接去排队,急诊间就已经要排4个小时了。
北威州现在有约1791万人,到今天确诊病例约为万分之一。但这个季节发烧的人是很多的,所以就意味着大量的检测是没有意义的。你叫医保怎么给你支付?这个钱很贵的。大量的人去医院咨询排队,然后真正重病的人检测不到了。 重症病人检测不到,病情又很重,势必要滞留在急诊间,然后会造成什么呢?急诊间内的传播、医务人员的传播,那就不得了了。
问:德国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确诊的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北威州不少留学人员都是合租,所以对此问题特别关注。请问德国的这种居家隔离方式科学、合理吗?会不会带来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蔓延和扩散?
答: 这个得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样的病人是不是需要治疗?我明确地告诉你,这种轻症病人,早期的治疗价值不大的,因为在现有药物中并没有一个药物能一吃就好。事实上大多数(80%)的轻症的病人是自己康复,可以在家隔离,那么空出来的床位留给谁?留给重症的病人!
轻症患者是居家隔离,还是在医院隔离,这是一个分歧点。有一个问题,如果都在医院隔离,医院有这么多床位吗?没有!
没有这么多床位,那居家隔离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疫情呢?
那就看居家隔离做得好还是不好;如果是非常有效的居家隔离,就是有效果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很多跟患者住在一起的人,等到确诊的时候,那些人事实上已经跟他接触了,甚至已经感染上了,那他在家多待一天、少待一天,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为什么不居家隔离?如果采取居家隔离,我就明确告诉你,有些居家隔离如果不成功的,后面就会出来新的病人。出了新的病人,如果是轻症的,问题还不大;如果重症的就要送到医院去救治了。所以只要居家隔离的成功率能够到达一定的程度,才可以作为必然之选。中国人口多,人均住的地方太小,居家隔离,造成中国家庭内的传播人数就会非常大,这个人数不下来,中国的疫情就不能按所希望地那样在2至4个月内结束。
所以这种情况居家隔离方案在德国可能是合理的,德国政府也可能会随之改变,比如说采取建设集中隔离点的方法等。
问:合租的留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有效的防控,包括共用厨房、公用卫生间等等?如果一旦有疑似症状,怎么办?
答: 这种情况下我们说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为什么说没有最好的办法?因为条件所限,所以说没有更好的办法。
说到合租,自然是有条件单独居住,风险会小很多,如果做不到,那就要降低跟他人的社交距离,不在一起吃饭就可以降低风险;合租是否有风险,与共用厨房没有关系,共用卫生间也没有关系。你只要保持好个人的卫生,手经常洗,错开使用厨房,衣服洗好了有烘干,就没有问题了。烘干是最好的灭菌方式。
问:最近听说一些中药是有疗效的,德国能不能特事特办,在非常时期允许进口中药?
答: 事实上关于中药在德国的广泛使用,一般是要遵循一个对等的原则。 今天德国对我们的中药,就像我们对进口它的西药一样。在欧洲,包括德国对中药进口是有严格的管制的,就是要对药品进行严格的检测。截止目前很多中药都不在它允许进口的范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大批量的中药进到德国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问:为什么目前德国没有倡议普通人戴口罩?
答: 普通人戴口罩到底有没有效?肯定是有效。如果没有效,为什么医生要戴口罩呢?
第一就是感染风险的问题。感染是与我们所有人都相关的事情,做不做防护与你的感染风险有直接关系。如果感染风险大,我们都要做防护、戴口罩;如果感染风险小,就需要评估戴与不戴口罩的利弊有哪些。
欧洲人平时从来不戴口罩,但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即使平时不生病,街头也有很多人经常戴口罩,这是习惯。如果今天在德国,满大街的人都戴口罩,会让人觉得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对普通人的精神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决定民众是否戴口罩,就需要判断戴与不戴口罩的利弊。好处足够大,才需要戴口罩;好处不够大,就如我前面所讲,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别人传染给你,而别人传染给你的概率极小,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无非就是防止病毒传染给你的这一点概率,那么还是否需要戴口罩呢?
如果有感染症状了,应该马上戴口罩,在家里也应戴口罩,因为呼出的唾液中有可能存在病毒。此时戴口罩,防护效率就很高,戴口罩可以预防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第二就是医生为什么戴口罩?如果我今天在欧洲接诊的不是新冠肺炎患者,戴普通口罩和N95口罩的防护效率是同样的,就不需要戴N95口罩。但是面对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需要戴N95口罩,因为风险增加。比如你走在马路上,接触一万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位新冠肺炎的患者,这么低的概率,即使你接触了这一万人,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说话的几率还是较小。对于这样防护效率极低的措施,代价是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欧洲人就无法接受了。
为什么中国人就可以接受呢?
原因之一就是亚洲人,比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的民众本来就习惯戴口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佩戴口罩就不会传染给别人,防护效率很高。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什么呢?
中国希望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如果大家戴口罩没有觉得不舒服,此时就戴口罩,没什么病人之时,就摘口罩。新加坡就不戴口罩,因为新加坡认为相较于全国700万人口,感染者只有几百人,发病率与德国一样,因此新加坡不戴口罩。进行评估之后,才决定戴与不戴。
无论是防护他人传染给自己还是防止自己外传,可以肯定的是戴口罩还是有效的,无非是防护的效率和习惯问题。
问:那我们中国人在这里要戴口罩吗?
答: 我认为戴口罩有作用,但在低发病率地区,它的保护作用是被大家高估的。戴口罩能够解决的事,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解决。 第一,如果疫情发展很快,感染人数增多,此时戴口罩的防护效率就会提高。第二,按照目前德国的情况,一定要保持社交距离。如果上下学可以错峰搭乘公交,或骑车上学;在工作环境中,讲话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当面接触。第三,德国民众本来也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建议大家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的观念。第四,我们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预防。比如华人圈内有人群体活动不戴口罩,吃饭的时候距离较近,还要抱怨德国人不戴口罩。与其去说服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让大家戴口罩,还不如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德国人民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是有他们的道理的。在德国按照德国的做法去做,如果不认同德国的做法,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做起,比如减少社交,增加交往距离,错峰采购等等。
"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张文宏教授手书
- 原标题:特讯丨张文宏教授为海外同胞防范新冠病毒来支招
- 责任编辑: 奕含 
-
意大利的火葬场,棺材不够了…
2020-03-22 1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洛杉矶县放弃遏制病毒,建议医生放弃检测部分患者
2020-03-22 10:44 美国一梦 -
美药监局批准快速检测试剂,45分钟出结果
2020-03-22 09: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总理:美国是澳大利亚感染病例的最大来源
2020-03-22 09: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意大利专家:知道疫情在中国暴发前,病毒或已在意传播
2020-03-22 09: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纽约州首先确诊破万,州长:因为检测量超过加州等近2倍
2020-03-22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疫情之下,朝鲜收到特朗普亲署信
2020-03-22 08: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黎日记:口罩!口罩!
2020-03-22 08: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西方想学中国防疫经验,四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
2020-03-22 08: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金正恩昨日观摩战术制导武器射击
2020-03-22 08:12 半岛火箭 -
韩媒:美洲多国欲向韩国学习新冠肺炎应对方法
2020-03-22 08: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彭斯及夫人将接受新冠肺炎检测
2020-03-22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球确诊超30万,死亡12762人
2020-03-22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军中央司令部出现新冠确诊病例
2020-03-22 07: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西参众议长代表国会向中方致歉
2020-03-22 07:31 -
意大利单日新增6557例 新增死亡793例
2020-03-22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塞尔维亚总统迎接中国专家,亲吻五星红旗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意大利全国停止所有非必要生产活动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5296例,累计确诊24148例
2020-03-22 07:1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