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讯丨张文宏教授为海外同胞防范新冠病毒来支招
最后更新: 2020-03-22 11:54:28如果这个阶段德国完全采取中国的措施,马上会面临问题。柳叶刀杂志上面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有道理的,如果要做这样的事,得全世界同步。如果北威州这么做了,汉堡、柏林没有采取同样措施,努力就会白费。
疫情现在在德国等国家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散发态势。如果全世界都呈散发态势,那么疫情就会延长。因为如果这个疾病要在非常短期的要把它搞定,就一定要采取极为激烈的手段。 中国一开始就采取最为积极的措施,这跟德国所处的疫情阶段不同是有关系的。中国采取的措施是负责任的做法,我们当时想法非常美好,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的特点是善良,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就是日子不过了,也要把疫情给控制好。而且我们也做到了,至少我们的责任尽到了。
但是今天德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就算德国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手段,如果周边别的国家没有采取,德国也仍然会面临输入的风险。中国现在也是面临这样的输入性风险,跟德国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现在德国形势很差,中国形势很好,中国每天也都在面临输入性风险,各国都是。
现在北威州已经采取了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关闭,取消非必要性的聚集,非必要的采购等措施来放慢大家的生活节奏。这个思路我很久以前就提出来过。放慢民众生活节奏后,有些已经感染的病人会一个个冒出来,这些冒出来的全是散发病例。以现在德国的医疗体系,对于散发病例是有能力处理的。
问:德国疫情到底向何处发展?
答: 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告诉大家,你现在就可以断了这次疫情在欧洲短期内会结束这个念头。
我们中国采取了把城市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后来控制住了。如果全世界都说好了,我们现在大家都不动,都全世界停下来,一起停4个礼拜,那么全世界也能控制住。我前面给大家讲了,你要全世界同时停下来,我不能想象。你要德国和整个欧洲停下来的话也很难。如果欧洲其他国家不停下来,只有德国停下来了,你就算一个病人都没有,你后面日子也是很难过的,会不断有输入性病例。
所以现在的一个策略,整个欧洲的策略其实是一致的, 第一点,要极大程度地提高社区的医疗力量的布控。第二点,提高对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第三点,控制城市内的各种活动。
我今天特地把英国、德国的数据都拿过来。最近它们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德国现在数据还比英国稍微高一点。德国已经采取措施了,我们后面就等待它的高峰什么时候出现?如果高峰不过去,疫情不断的蔓延,德国一定会出台更高级别的防控措施。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最坏的结果,可能有60-70%的德国人会感染。我认为她这句话是一定要讲的,为什么呢?她如果不讲这句话,现在的措施是无法出台的,各种场所是关不掉的,各类活动是取消不掉的。所以 默克尔总理是直接把最坏的结果现在就告诉你,最坏的结果就是有60-70%的人会感染,但是这种最坏的结果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全欧洲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后也没有疫苗与特效药,而且是在后面几年的时间跨度内都没有药物和疫苗。
所以60-70%在人类的传染病史里面是什么个概念?就是说你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的感染率就一定会达到这个水平。达到这个水平以后,你不采取任何措施,传染率也会下降。比如说,假设我现在跟冯总领事当中隔开了10个人,你说我有什么办法把我的病毒传到你身上呢?如果我传到第2个人的时候,第2个人是没有抵抗力的,第2个人就获得这个病了,然后他跟第3个人接触,第3个人也是没有抵抗力的,他又传给4个人,但是如果第4个人他是有抵抗力的,他就传不下去了。接下去他就往旁边传,旁边看到一个没有抵抗力的它就传下去,好,按我们传染病的一个数学模型,按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播力,基本上人群当中达到60-70%感染的时候,也就是10个人当中有6个到7个,你这个病毒传播的速度一下子就会慢下来。
又比如我跟你之间相隔了100米,但是如果放了60个障碍物,我要到达你那里去,那得多慢的速度。传播的速度只要一慢下来,传染病自动就会得到控制,所以默克尔总理她是在做科普,你懂吧?
说全国有可能最终会有60-70%人感染,在传染病学里面这就是最坏的结局,她把最坏的结果告诉大家,最后的结果肯定比这个好。按德国今天采取的这些措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问:今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无休止的长期的存在下去?
答: 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没办法预测的。包括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学家也预测不了。为什么这么讲?跟你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关系。如果采取像中国这样的措施,两个月这个病就没了。这个病的潜伏期是两个礼拜,一般来讲你如果采取坚决的措施,经过4个潜伏期,大多数感染病就完全可以控制住了。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中国这次应对新冠疫情一样的措施。
现在北威州的州长给大家讲思路,第一个措施就是三个字,慢下来。
第二个措施,给医院添加设备,对病人进行筛检,有轻症的病人居家隔离,然后看下一步疫情的发展,如果疫情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就保持,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就得随时进行调整。
今天德国采取的措施,已经跟两个礼拜之前不一样了, 德国政府更加积极了。
疫情的发展取决于病毒与采取的措施之间的较量,德国现在是刚刚开始启动,如何采取措施,是要根据形势判断的。
问:疫情高峰何时到来?
答: 我判断疫情高峰会出现在4月份到5、6月份!在夏天会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但是控制好以后这个病是不是就没了?从今天我们对这个疾病的了解来讲,这个比较困难。 因为跟每个地方采取的措施有关,跟国际疫情的走势走向有关,这是我可以提供给大家的一些参考。
问:我们何去何从?
答: 现在大家也看到网络信息非常的矛盾。就是说你如果今天打开互联网去看微博,会看到很多信息非常的嘈杂,所以我觉得大家能够过好日子就不能纠结于互联网。
所以, 必须要对事情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预判,我们才好决定后面怎么做。 我相信对同学们来说现在就是个围城: 在外面的想回家,但是如果回家久了以后,发觉在外面也没啥事儿,然后再回去,又发现在原来的地方已经耽搁了很多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又开始后悔。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你回来了觉得没劲,留在那里又觉得很慌张。
所以, 到底做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样的决定是对的,我们得从科学预判。 我今天坐在这里,我假设我今天就是家长,我假设我的孩子就在德国读书。我就这样设身处地,同大家探讨一下,判断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继续在那里完成学业,在那里工作,在那里做自己该做的事,还是先回来再说?到底应该做怎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事实上今天通过我跟大家的对话,我估计我不会给你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你是否应该马上去买一张票,或者是经过第三国周转再回到自己的母国,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回答的问题。
我今天要回答的问题是,要基于哪些事实,我们才能作出判断。所以判断最后不是我做的,判断必须是你自己做的。
我今天只告诉你事实。基于这些事实,你做的判断才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最符合你的利益。
这个病最主要的感染风险在哪里?就是在接触上面。接触的等级有很多。如果你已经回国了,那非常好。但如果你今天买不到票,我告诉你在德国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在德国我们有两种可能,一种你回来了,但不代表留下的人就不行了。比如还有同学没有订到票还留在德国,暂时没有回来的,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好绝望的。因为在德国现在不上课,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交
在德国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是什么意思呢?尽量少去公众场合、聚集性场合。跟华裔的小朋友、铁哥们在一起是不是有风险呢?我可以告诉你,在一起一定会有风险。但如果按我说的去做,可以消除风险。
问:我们具体要怎么去做?
答:第一,吃饭要分餐,各吃各的。第二,聚会要戴口罩,两个人非常近距离接触,互相戴口罩是有价值的。一个人闷在宿舍里不出来是会疯掉的,小范围接触并佩戴口罩是没有问题的。第三,要尽量减少社交。在德国认真读书的同学很多,期末考试压力也很大,大家要好好利用时间多读点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 现在大量娱乐场所停止营业,如果外出去餐馆吃饭是可以的,但我建议戴口罩去华裔餐馆并分餐。外出回去后的 第一件事情是洗手。只要少社交、戴口罩、洗手,就可以基本上避免感染。
这个病要防止密切接触带来的风险。如果你不能特别确信你的女朋友是不是感染了,你就要坚持戴口罩。你如果买机票回家了,你不也见不到你女朋友吗。所以现在至少还能见面,虽然见面热聊时戴着口罩。所以一定要佩戴口罩的。避免密切接触、洗手、戴口罩、少社交,你在德国是安全的。
问: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医疗资源不够用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人和德国本地人同时去看病,会不会优先德国本国人看病?
答: 在目前情况下,德国现在医疗资源极为充沛的时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为时过早。你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对生病怀有恐惧,既然害怕生病,你对自己的行为就要有所节制。
所有的无畏无惧都是背后有人在支撑你。 但是在国外你是独自一人,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心怀恐惧,那就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根据我今天对这个疾病的介绍,我个人认为你只要有所节制,这个病是可以预防的,这是第一点。
问:年轻人是不是更安全一些?
答: 根据我们上海的数据来讲,在医疗资源没有发生挤兑的情况下,年轻人发展到重症的风险是非常低的。最近我院收了十几个从欧洲回来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一起挤飞机回来的,90%病症都是非常轻的,有个别比较重的,我们给他吸氧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基本上也能够解决。
所以年纪轻的人,如果你想去医院,首先你要打当地的新冠热线,如果热线不通,给你的家庭医生打电话,如果实在不通的话,还可以向我们总领馆求助!你不要不管不顾就去医院急诊,这没有意义的,为什么?
你的症状如果很轻,甚至没有发烧,他不会给你按照新冠来处理,到最后给你两片感冒药。你觉得到医院里排队几个小时,拿两片感冒片回来,有意思吗?
要记住,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呼吸困难! 这个是极为重要的症状,也是你去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你说我怎么知道我自己有没有呼吸困难,我建议你去走两层楼梯,比如说你家住在20楼,你先从楼梯给我走到3楼,再乘电梯, 你觉得自己走到3楼一点问题都没有,你的肺好的不得了,那你去医院毫无意义。
如果你走到2楼3楼,就有点气透不过来的感觉,你这个时候就要到医院急诊室去,这个属于什么呢?呼吸功能受限。
现在这个季节是感冒、流感的多发季,有症状也不一定是新冠,那万一是新冠呢?那就在家里隔离,然后戴口罩,还要避免跟你周边的人接触。我觉得这一点都应该做得到。做到以后,我觉得你不会传染给你身边的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不戴口罩,密切接触还不洗手。
问:德国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急剧爆发,有没有这种可能?
答: 这种可能就是要取决于德国的城市是否落实德国目前采取的措施。比如, 现在德国采取的措施是关闭娱乐场所,停止聚会,中小学停课,如果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避免了爆发点。 北威州疫情的发端也是上千人的室内聚会,如果这些社交活动都取消了,就没有爆发点。
现在病人会来自哪里?病人可能来自于某些工作场所,但是这些就不会出现像北威州的第一阶段的爆发的病人。这个阶段居家隔离轻症病人的做法跟美国、新加坡一致。我们现在不能预判的是德国现在到底有多少没有症状的病人。可能已经散布在各个家庭,各个企业,这一点是不能预估的,所以我们就要开始看,这些病人到底来自于哪里?我认为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后出现大面积的爆发的概率比较小,但是现在病例数仍在增加。当后面的传播的人数越来越多,我相信德国还会采取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
问:目前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北威州采取的这种防控措施,从我们的医学原理上讲,它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或者是否真的是在对症下药?
答: 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查一下北威州的疫情,截至昨天(16日)确诊数是2744,而且最近还在增加。它的增幅都是每天同比大幅攀升。这个增幅比较快的原因,就是第一次爆发点以后,病人现在散落在各个地方。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就是要采取隔离的措施,如果没有隔离措施,如果不采取任何的隔离措施,后面日子会非常难过。
但是现在的隔离措施,北威州跟当时上海对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还在上班。就是人口之间的流动还存在,这是唯一的一个风险点。但是因为默克尔总理说了60%-70%的人都会感染这句话,事实上她把最坏的情况告诉了大家,整个德国已经引起了重视,也是因为讲了这句话以后,现在采取的措施才能落地。
接下来,你是不是有潜在的病人,现在还分布在各个地方,就取决于第一,我们在工作的环节当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贯彻隔离措施,比如说德国或者英国,年轻人下班以后,有没有跟往常一样到酒吧去喝几杯,聚会。第二,上班的时候,大家的社交距离,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后,社交活动也会有所减少接触。那么这种情况下面,我认为这种隔离是有效果的。
现在发病的这些病人都是前面感染的,这两天增加的病人都是在措施采取之前已经感染的。所以要看采取措施14天以后,它的增速,传播速度。按照现在感染的人数,你不能去预测今天采取的措施有没有效,采取的措施对发病率的影响是滞后的,滞后的时间点就是14天。如果14天以后效果不好,德国得提高对应的等级。如果应对等级不加大,你接下去德国也会面临一个问题,重症病人会增加,重症病人再增加以后,医院可能就应付不了。它的极限是什么?像呼吸机资源的配置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我就相信德国罗伯特 • 科赫 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做监测,如果监测到的数据与防控等级不对应的话,他们一定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
问:德国目前的医疗卫生系统能够应付新冠肺炎的这种蔓延的趋势吗?按照目前的这种防控方略和增长幅度看,会不会出现超载?
答: 来这里之前,我做了一些对重症病人的救治医疗数据的初步收集,重症病人的数量跟床位数的相关性。就是说德国现在是不是有足够的病床数提供给重症的病人,也就是前面提到,80%的人事实上根本不需要住院,在家里隔离。我们最担心的是重症病人不能住院。我这里比较了一些相关数据。就目前患病人数,德国的床位冗余度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做出调整?如果病例数大量增加,预计冗余可能会被消耗掉,这时就得采取更加强势的防控策略。
问:德国现在对检测采取了非常严格谨慎的方式,为什么在检测问题上采取目前的这种做法?会不会因为控制检测范围,或者没有放开检测的力度而使更多的潜在的病患依然在水下?
答: 关于新冠肺炎的检测,国内也不是一发烧,到医院就给你检测新冠肺炎,不是这样的,除非是来自疫区的人,或者有聚集性发病的患者。 上海也只对特殊人群测,即高危的人群,我们定义为疑似人群。我们在上海只对疫区过来的人,比如对现在国外发病率特别高的地区来的航班进行检测。原来武汉病人很多的时候,我们只对武汉过来的人进行检测,并不是对所有的发烧的人进行检测。 对所有发烧的人进行检测,在医疗资源上是个巨大的浪费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检测有时候会产生假阳性,你认为是的,但是可能不是的。假阳性对人也是一个伤害。第三点,在国内我们是应收尽收,早在检测阳性之前就开始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了,所以在国内只是对疑似病例做检测。任何一个人跑到医院说,我发烧了,我要做新冠肺炎的检测,实际上是没有的。
- 原标题:特讯丨张文宏教授为海外同胞防范新冠病毒来支招
- 责任编辑: 奕含 
-
意大利的火葬场,棺材不够了…
2020-03-22 11: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洛杉矶县放弃遏制病毒,建议医生放弃检测部分患者
2020-03-22 10:44 美国一梦 -
美药监局批准快速检测试剂,45分钟出结果
2020-03-22 09: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总理:美国是澳大利亚感染病例的最大来源
2020-03-22 09: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意大利专家:知道疫情在中国暴发前,病毒或已在意传播
2020-03-22 09:4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纽约州首先确诊破万,州长:因为检测量超过加州等近2倍
2020-03-22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疫情之下,朝鲜收到特朗普亲署信
2020-03-22 08: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黎日记:口罩!口罩!
2020-03-22 08: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西方想学中国防疫经验,四个核心要素缺一不可
2020-03-22 08: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金正恩昨日观摩战术制导武器射击
2020-03-22 08:12 半岛火箭 -
韩媒:美洲多国欲向韩国学习新冠肺炎应对方法
2020-03-22 08: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彭斯及夫人将接受新冠肺炎检测
2020-03-22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球确诊超30万,死亡12762人
2020-03-22 07: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军中央司令部出现新冠确诊病例
2020-03-22 07: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巴西参众议长代表国会向中方致歉
2020-03-22 07:31 -
意大利单日新增6557例 新增死亡793例
2020-03-22 07: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塞尔维亚总统迎接中国专家,亲吻五星红旗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意大利全国停止所有非必要生产活动
2020-03-22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5296例,累计确诊24148例
2020-03-22 07:1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