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女学术新星自杀,“大学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
关键字:(观察者网 讯)
“现在的大学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不是才智,而是廉价劳动力。”西村玲81岁的父亲在这样说道。
研究江户中期佛教文化的日本学者西村玲(43岁)女士在学术领域成果颇丰,在被多所大学拒绝提供教职后,2016年2月她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这趟生命之旅。
东京地区大学非正式讲师工会干部悲观地评价“博士之路就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人才最终都会被扔进废水沟里。”
西村玲(43)图:朝日新闻
今年1月,西村的遗稿结集出版,《朝日新闻》再次回顾了这名女性研究者的自杀之路。
1996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的西村玲选择进入本校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期间她专攻日本思想史,尤其对江户中期被称为“普寂”(ふじゃく)的僧侣佛教文化颇为感兴趣,并出版了两部相关书籍《近世佛教论》和《近世佛教思想的独创》。
2018年2月出版
2008年5月出版
2004年31岁的她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业。次年,她被当选为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特别研究员(JSPS,日本最高学术机构,其研究资助项目都是日本高端人才项目),每月可以获得45万日元的科研补助费。为此,她很开心地对父母表示,“可以用这笔钱买很多研究相关的书籍了”。
这期间,她住在父母老家潜心研究,每年发表2篇论文、4篇学会论文。每日独自一人在家中研读大量经典文献,唯一喘口气的方式就是同父母吃饭时的闲聊,内容也大多围绕自己的研究进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2009年的“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和”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奖“中接连被授予优秀青年学者奖,而在获得后项荣誉奖项的6名学者中,仅两名文科学者。
为此,导师末本文美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称赞她:作为年轻一代的领头者,敢于不断开拓学术新领域,还取得如此优秀的成果。
但好景不长,结束了3年的特别研究员身份后,她开始向20多所高校谋求正式教职,却依次被拒绝,连同没有被翻阅的简历资料寄回到自己手中。缺少了经费来源的她不得已一边兼职外聘讲师一边额外打工补贴家用。
父母渐渐上了年纪,自己也没有稳定教职工作,为了脱离这样的困境,2014年西村玲突然决定同一名在网上相识不久的男子结婚,可惜短暂的同居生活后各种问题浮现,她不断责备反省自己,最终在提交离婚协议的那天自杀。
在她去世后,她的父母整理了她本人生前所有的文稿,最终在2019年1月出版成集为《西村玲遗稿拾遗—1972~2016》,人们才得以完整了解她的这段学术生涯经历。
图源推特
对于她的自杀,现年81岁的父亲这样说道:“现如今大学对科研人员的要求不是才智,而是廉价劳动力,玲也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她也曾在日记中写道:没有在大学找到正式教职,因为寻求安定结婚,才发现对方患有统合失调症,自己也生了病,提出了离婚却还没答复,内心始终无法认可眼前的这份“安定”。
朝日新闻的报道在日本网络上起了不小的轰动和热议,人们再次将目光放到大学科研人员、博士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上。
让网友们深感痛心的是这么优秀的学者却不能找到合适的教职,这更加抹灭了之后想进入学术界的年轻后辈的希望。
日本自90年代起推进实施“重点建设发展研究生院”的方针后,硕博人数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大学教员的岗位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加上老一辈学者尚未退休,申请正式教职竞争激烈,特别是对于文科学者而言,无疑面临更加严峻的现状。
东京地区大学非正式讲师工会干部甚至认为“博士之路就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人才最终都会被扔进废水沟里。”
数据显示日本近年来文科博士毕业的人有3成既没有就职也没有继续深造,标志去向不详或者死亡的则有2成。而在日本有关博士群体的悲剧也不是首次出现,“博士漂流”这一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日本近年来读博人数持续减少(图:文部科学省)
相关人士指出西村玲的自杀既与大学研究机构岗位数量少的背景有关,同时人才录取环节的公正性,例如东京医科大学篡改分数限制女生录取类似的性别歧视因素也值得质疑,不能否认“走后门”对录用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婷婷
- 最后更新: 2019-04-15 15:51:05
-
华为雇了个奥巴马政府官员 特朗普挑刺
2019-04-15 14:56 华为 -
美国梦已碎?彭斯滔滔不绝开吹特朗普...
2019-04-15 13:57 观网看片 -
推迟4年多,日本今天开始取出福岛三号机核燃料棒
2019-04-15 11:30 福岛核泄漏 -
蓬佩奥扬言中国杀害数百名美国人 我大使:他失去理智
2019-04-15 11:28 中美关系 -
在不少美国人眼中,中国人可能还活在清朝…
2019-04-15 10:27 海外华人 -
中国非法婚介骗巴基斯坦妇女“卖器官”?我使馆驳斥
2019-04-15 10:21 巴铁 -
全球最大航企第三次延长波音737 MAX停飞期
2019-04-15 09:53 波音危机 -
中马双方企业签署协议,继续实施马东海岸铁路
2019-04-15 08:00 一带一路 -
摄影师反诉美版“视觉中国”10亿美元,结果…
2019-04-14 23:18 网络战线 -
美国“画饼”:只要马杜罗下台,援助100亿美元
2019-04-14 23:11 拉美左翼 -
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丰硕成果
2019-04-14 21:29 一带一路 -
澳总理:Ni hao,选民:我是韩国人
2019-04-14 17:29 -
“坐在金矿上”的国家,黄金快要采完了…
2019-04-14 16:58 金砖国家 -
国际刑事法院不调查美军战争罪行,特朗普老兴奋了
2019-04-14 16:25 美国一梦 -
“全民公敌,不要以为我特朗普不知道你们在干啥”
2019-04-14 16:23 特朗普 -
冲绳美国大兵疑似杀害日本女性后自杀
2019-04-14 16:15 日本 -
这场大屠杀过去百年,印度还没等到英国一句道歉
2019-04-14 13:49 不列颠 -
美国“黄牛”更猖獗?复联4炒到5万一张还有人买…
2019-04-14 13:33 -
“脱欧派”领袖创立脱欧党:英国是只被驴牵着的狮子
2019-04-14 12:49 观网看片 -
厄瓜多尔大使:你监视我们 阿桑奇的猫:??
2019-04-14 11:18 阿桑奇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
“对于欧洲,中国要做两手准备”
-
IMF: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重启”将拖累增长
-
煤矿疑污水渗漏致数十亩耕地被淹,陕西榆阳区:成立调查组调查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