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将来会腾挪空间让中美共同领导世界?崔天凯回应
关键字: 崔天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1月26日消息,1月18日,崔天凯大使在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出席中美建交40周年国际研讨会期间,接受中美聚焦网主持人周柳建成(James Chau)的采访,就中美关系、中国发展等广泛议题发表看法。
主持人提问称,中美两国在一些方面差异很大,比如语言、文化、历史、治理体系等等。您是否认为,将来有那么一天美国会说,“现在第二大经济体同我们的差距已经不大了,我们可以腾挪出一些空间,让两国共同领导世界。”您认为这是否可能?
崔天凯表示,中国人民有权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一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无论其他人高兴与否,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将继续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中国发展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恰恰相反,中国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举例说,从2019年开始,中国将成为联合国会费和维和费用第二大出资国,虽然美国仍是最大出资国,但中国的出资额还在增加,我们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同时,我认为中美两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样的国家。为什么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一样?那样的世界将极其乏味无趣。我们要尊重并充分利用世界多样性。中国文化独特、历史悠久,语言也与众不同,正因如此才对众多美国人有吸引力。当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美国也很令人向往。这样才能推动两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并因此带动两国建立更强劲的友好关系,对所有人都有利。
采访实录中译文如下:
中美聚焦网:中美建交是中美两国做出的重大决定,改变了整个世界,融合了全球10多亿人的利益。40年后的今天,您认为两国和两国人民是否实现了当初设想的成就?
崔大使:答案很清楚,是的。世界和中美两国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变化,都从中美建交40年中获益良多。回顾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期间,亚洲发生过两场热战,但从中美两国重新向对方打开大门,基辛格博士和尼克松总统相继访华,特别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亚太地区总体保持了和平稳定。虽然现在该地区仍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但都得到了有效管控,我们也正携手努力继续加以妥善处理。从经济层面看,现在的亚太地区与40年前相比也已大不相同,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坦率讲,中美两国都为此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感谢包括卡特总统和邓小平先生在内的老一辈领导人,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
中美聚焦网:1979年过了元旦几周后,邓小平先生访美。他站在白宫南草坪上说:天下还不太平,和平依然面临威胁,引发战争的因素也在显著增加。但1979年以后没有发生过世界大战,没有一名美国士兵死于东亚战场。您是否认为中美关系对和平作出直接贡献。
崔大使:当然是的,特别是在亚太地区。40年前很难想象亚太地区能实现整体和平与稳定,如今却已是现实。但有时人们轻易地忘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视此为理所当然。
中美聚焦网:当年邓小平访美时,参访了约翰逊航天中心,体验了登月车和航天模拟器。那时中国大多数人还生活在贫困中。而不久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探索月球背面的国家。随着技术进步,随着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一部分,您认为中国如何才能更好将科技创新造福于人类?
崔大使:造福人类是中国发展科技的目的所在。我们的目标是为中国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愿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包括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做出更多贡献。事实上在科技领域,美国仍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国家,中国还需向美国和其他国家学习。我们想要的不是取代其他国家,而是通过合作更多造福人类。
中美聚焦网:但很多人非常关注这些创新,他们看到月球背面的照片,就认为这是一种威胁,的确很多人如此。他们会说,这种科技正被中国用于做强自身,而非让人民获益。您生于中国、代表中国,您认为如何才能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而非有些人印象中的中国?
崔大使:14亿中国人民,包括中国科学家们在内,正在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不懈努力。中国没有人打算入侵其他国家,或在别国搞所谓政权更迭、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中国没有这样的计划,不会有人做这样的事。
中美聚焦网:所以,他们是否出于内心恐惧而预设中国可能正在策划做这些事?
崔大使: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或二战结束后的历史,会清楚地看到其中大部分时期,哪些国家侵略了别国,哪些国家满世界搞政权更迭,哪些国家全心全意谋和平、求发展。我认为事实是非常清楚的。
中美聚焦网:对世界来说,1978年底至1979年初这段时间具有里程碑意义,尽管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1979年1月1日,两个伟大国家决定成为真正的朋友,面向未来携手合作。在此几周前,邓小平先生在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深刻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近期,您曾表示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这两大进程紧密关联,中国国内政策的变化同时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包括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是否有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的经验?
崔大使:实际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改革进程。中国重新评估国际形势,得出世界大战在较长时间内打不起来的结论。因此,中国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这就是我们实施改革开放的初衷。我们知道这一目标无法在孤立中实现,中国必须要同周边国家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建立更强劲、紧密的关系。
再看看邓小平先生那几个月的外交日程,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启动前夕,访问了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同时,中美建交谈判也在进行。中美建交公报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两天前发表的。此后不久,也就是1979年1月下旬,邓小平对美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访问,时间之长超乎寻常。这次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历史意义。
如果中国有所谓“大战略”,那么这一“大战略”就是开启现代化进程,聚精会神搞经济建设,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并同美国等国家发展新的关系。
中美聚焦网:您提到邓小平先生九天访美之行。今天上午我见到卡特总统,他说当年向邓发出访美邀请后,24小时之内就得到了肯定答复。我认为他想说的是,这表明当时邓果断作出决定访问美国。我知道您还记得,邓小平先生访问了约翰逊航天中心和白宫,在得克萨斯州戴上了牛仔帽。他的访问引发巨大关注,因为他是美国人在本国见到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您当时在上海还是个普通人,您怎么看邓小平访美之行对当时中国年轻人的影响?
崔大使:影响很大。其中一点,就是为当时的中国年轻人提供了新机遇,包括有机会赴美学习、工作等。每次我见到卡特总统,他都会给我们讲述那段故事,他当年半夜接到正在访问北京的科学顾问打来的电话,得知邓小平想派中国学生来美留学,卡当即表示非常欢迎。这是老一辈领导人当时做出的决定之一,我个人也从中受益,使我数年之后有机会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如果没有邓小平访美,如果没有他与卡特总统共同决定为中美留学生打开大门,我当时不会有机会来美学习。
中美聚焦网:您的职业生涯起步很好,曾就职于联合国,代表中国同国际社会打交道。请问全球化对您意味着什么?
崔大使:我认为,全球化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当今世界,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无论身在美国、中国还是非洲,都能随时交流。信息流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频密和强劲。人员、货物、服务流通等等,几乎一切要素都在全球化,这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并归功于科技进步和发展。我们无法扭转全球化的趋势,但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如何实现全球化红利的公平分享,如何推动包容、开放和互惠的全球化进程。我认为这才是国际社会过去几年真正面临的挑战。
中美聚焦网:小额信贷的先驱——默罕默德•尤努斯谈到,中国发展借鉴了传统大国成功的一面,但不想重复他们失败的一面,即贫富差距巨大导致的社会不公。这些问题解决之道何在,中方有何见解?我之所以向中方提问,是因为中国找到了有效脱贫的办法。既然中国能使数亿人脱贫,那同样的方法在别的地方也能奏效。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时,中国有什么办法解决由贫穷、失业、失学等问题引发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怎么解决社会差距问题?
崔大使:我认为,确保人民能获得机会至关重要。贫穷人家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良好教育,就能改变人生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当然对于那些弱势群体,比如残疾人和老年人,我们特别是政府的责任是照顾好他们,要采取措施妥为顾及他们的需求,这样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红利才能得到更公平地分享。
中美聚焦网:您提到技术进步及人类社会对技术的依赖,还有技术如何推动了新型全球化。您还谈到邓小平先生提出要实事求是。那么,技术快速发展,“假新闻”层出不穷,信息迅速传播且难以得到有效管控,这些是否令真相变得复杂难辨?
崔大使:是的。在信息化时代,要学会负责任地行事,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接收和发送信息并以此影响他人。社会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假新闻”,让人难辨真伪。对此,政府、相关机构及整个社会要制定出规则、或称之为“行为准则”,对信息化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规范,促其负责任地行事。
中美聚焦网:以体面和令人尊重的方式行事。我想回到中美关系的话题,刚才我们谈到了中美关系,然后就切换到了全球议题。卡特总统曾称赞中美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与繁荣,同时也认为两国关系到了危险境地,如果任由误解误判延续,两国可能会走向“新冷战”。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崔大使:我想,确有一些人有意在中美之间挑动“新冷战”,我们对此要保持警惕。同时,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显然也非常广泛。如果我们能真正聚焦两国间巨大的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怎么作选择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要合作而不是搞“新冷战”。
中美聚焦网:去年中美关系一项重要议题是“贸易战”。我不想只谈“贸易战”本身,因为这只是一个片段,我更想探讨背后反映出来的思维。您是否认为“贸易战”会永久改变40年发展起来的中美关系?中国是否会寻求其他合作伙伴或扩大现有的伙伴关系群?
崔大使:中美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打“贸易战”只会两败俱伤,并殃及世界。“贸易战”的影响已经在两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所显现,这就是为什么各界对中美贸易摩擦持续而无解决方案存在普遍担忧。我们需要加快工作节奏,尽快通过磋商找到务实、有效和互利的解决方案。当然,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新的问题还会出现,但我们始终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精神处理相关问题。
中美聚焦网:您是一位资深的高级外交官,非常有见地,也有创造性,您走遍世界,接触到各种不同观点。您希望美国人能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哪些方面?
崔大使:我希望美国人民能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而不是某些美国媒体报道中、或一些所谓战略家笔下的中国,那不是真实的中国。老实说,一些人试图“妖魔化”中国,他们描绘的和强加给美国人民的“中国形象”不符合实际。我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要加深两国间的相互理解。
中美聚焦网:如果有人想认识中国,认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您建议他们如何做?首先做什么?
崔大使:有许多好书可以读。如果他们对历史感兴趣,可以先读读中国历史,肯定会有助益。当然,如果他们能亲身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效果会更好。我始终相信“眼见为实”,想要了解中国,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亲自去中国,看看中国人每天在做什么、有何愿望,中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这并不难,只需观察在中国发生的事,与中国人交谈,听听他们说什么,看看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相信很多误解就会消失。
中美聚焦网:中美两国在一些方面差异很大,比如语言、文化、历史、治理体系等等。您是否认为,将来有那么一天美国会说,“现在第二大经济体同我们的差距已经不大了,我们可以腾挪出一些空间,让两国共同领导世界。”您认为这是否可能?
崔大使:中国人民有权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一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无论其他人高兴与否,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将继续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中国发展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恰恰相反,中国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举例说,从2019年开始,中国将成为联合国会费和维和费用第二大出资国,虽然美国仍是最大出资国,但中国的出资额还在增加,我们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同时,我认为中美两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样的国家。为什么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一样?那样的世界将极其乏味无趣。我们要尊重并充分利用世界多样性。中国文化独特、历史悠久,语言也与众不同,正因如此才对众多美国人有吸引力。当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美国也很令人向往。这样才能推动两国人民加深相互了解,并因此带动两国建立更强劲的友好关系,对所有人都有利。
中美聚焦网:在结束我们的对话前,我想把话题拉回到中美关系的两位“设计师”上。您曾多次讲人们不应忽视中美建交的“初心”,中美建交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中美关系发展在相当程度上确实也直接促成了世界和平。谷歌上能搜索到邓小平先生和卡特总统握手、拥抱等相关照片。昨天您也听到卡特总统说“中美关系及两国人民应在相互尊重甚至“友爱”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伙伴关系。这有可能吗?
崔大使:绝大多数时候,国际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中美关系也是如此。当然,如果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能彼此友爱,那非常好,但我们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会这样做。对于中美这两个伟大国家来说,双方要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并将双边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
中美聚焦网:崔天凯大使,非常感谢!
崔大使:谢谢!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标签 崔天凯- 原标题:美国将来会腾挪空间让中美共同领导世界?崔天凯这么回应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9-01-26 16:11:54
-
委内抗议者喊话特朗普:我们帮你建墙
2019-01-26 15:08 拉美左翼 -
在雪压冬云的达沃斯 中国最平静从容
2019-01-26 13:36 达沃斯论坛 -
加拿大砸3000万美元支持诺基亚研究5G
2019-01-26 13:31 华为 -
自立总统第3天:拒绝对话 示好军方 鼓动民众继续上街
2019-01-26 11:54 拉美左翼 -
王毅欧洲谈华为:用国家力量抹黑打击企业不道德
2019-01-26 11:32 中国外交 -
哪怕开除,加拿大驻华大使也要说…
2019-01-26 10:29 华为 -
日本外籍劳动者达146万人创新高 中国人最多
2019-01-26 09:52 日本 -
终于反击!申诉要求移出美禁售清单
2019-01-26 09:04 中美关系 -
欧盟对柬埔寨加税 中国宣布从柬进口40万吨大米
2019-01-26 08:47 中国外交 -
史上最长停摆正式结束!先开3周,不造墙
2019-01-26 07:33 美国政府关门 -
巴西淡水河谷矿坝决堤 当地官员:至少50人丧生
2019-01-26 07:20 -
闯入巴西原始部落“禁地” 美国牧师或被控种族灭绝罪
2019-01-25 23:37 美国一梦 -
-
应反对派要求,美国欲给委内瑞拉2千万美元
2019-01-25 22:13 拉美左翼 -
朝鲜这几幅宣传画,透露出一个新动向
2019-01-25 20:40 朝鲜现状 -
国会不给钱修墙,特朗普被曝已筹好70亿
2019-01-25 20:23 美国政府关门 -
中资控股后,这座秘鲁港口将被打造成南太枢纽
2019-01-25 19:46 中国-拉美 -
美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外交部:中方全程掌握情况
2019-01-25 19:24 中国外交 -
NASA员工,无薪,兼职扫厕所……
2019-01-25 17:14 美国政府关门 -
中韩“较劲”后,分享雾霾实时预报
2019-01-25 17:02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07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09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396“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