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六号月球“取货” “快递”如何带回地球?
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嫦娥六号上升器自6月4日上午从月球背面起飞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先后进行了4次轨道调整,在上升器处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前方约50公里、上方约10公里位置时,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通过近程自主控制逐步靠近上升器,完成轨道交会。轨道器配置的3套K形抱爪对准上升器连接面的3根连杆,通过将抱爪收紧实现两器紧密连接,精准完成交会对接。
38万公里之遥
月球样品如何“快递”回地球?
38万公里之遥,从月球采集的样品如何“快递”回地球呢?据介绍,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样品会封装在一个像罐子一样的封装容器中,通过不断地转移,最后送到地球。从采样到返回地球,一起梳理其“转移”传递的全过程。
第一步是密封封装,密封封装容器位于上升器的顶部,这是第一个转移过程。
第二个转移过程是上升器从月面起飞到达轨道和轨返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同时把样品容器从上升器转移到返回器,这也就是今天嫦娥六号刚刚完成的任务。
第三个过程是轨返组合体进行月地转移到达地球附近的时候,返回器再入大气层,最后着陆在地面。
第四步是搜救人员完成返回器的搜索回收,把样品容器取出来,放置于月球样品实验室,完成这趟样品的采集和回收之旅。
避免受地球大气污染
样品密封度要求严格
据专家介绍,对月背样品的密封度要求非常严格,回到地球后,也需要在充氮的环境下打开样品容器,这是为了保证在月球表面的真空环境下采集的样品,不会受到地球大气的污染。
嫦娥六号将按计划返回地球
6月6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那下一步嫦娥六号还有哪些工作呢?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现场专家表示,嫦娥六号已经做好了返回地球的准备,接下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环月飞行,等待合适的窗口进行月地转移,这一步大约需要14天。随后,轨返组合体就要开始实施月地转移入射机动,简单来说就是让轨返组合体进入回家路——月地转移轨道。在月地转移轨道上,轨返组合体要运行约5天,途中进行1到3次轨道修正,最终来到距离地球约5000公里高度。在这个位置,返回器和轨道器要实施分离,返回器就进入了返回再入阶段。返回器将以11.2公里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并采用半弹道跳跃式的方式再入大气层。最终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选着陆区,完成这场历时53天的地月往返之旅。
- 原标题:嫦娥六号月球“取货” “快递”如何带回地球?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SpaceX“星舰”第四次试飞取得成功
2024-06-06 21:3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携带月背珍宝完成“太空接力”
2024-06-06 15:30 航空航天 -
爱神星留轨级首飞,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十日内连创三捷
2024-06-06 13:50 航空航天 -
38万公里之外遥控“挖掘机”,中国如何解决世界难题
2024-06-05 07:46 航空航天 -
中国团队新研究显示创新中药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2024-06-05 07:26 医学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
2024-06-01 21:20 -
-
这项技术全球只有三条路线,美国、日本和中国
2024-05-31 07:51 科技前沿 -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垂直双工位试车台建成投用
2024-05-30 21:21 航空航天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05-29 16:56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龙号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4-05-28 19:12 航空航天 -
韩国宇宙航空厅正式成立
2024-05-27 16:15 航空航天 -
丁薛祥出席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2024-05-26 20:12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2024-05-25 07:22 南海局势 -
犹如“火车变轨”,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成功应用
2024-05-19 19:37 能源战略 -
我国种猪有了“国产芯”!打破高度依赖国外局面
2024-05-18 15:02 聚焦三农 -
北京:拟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2024-05-16 18:03 -
我国量子计算机重大突破!这根“线”一度被日本垄断…...
2024-05-16 10:15 科技前沿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怎么建?要攻克三大难题
2024-05-16 10:10 超级工程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3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3“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5“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