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伊朗商讨红海危机?学者:根源在巴以冲突,中方主张标本兼治
最后更新: 2024-06-07 20:30:37【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巴以冲突的风险外溢,近期红海局势急剧升温,美西方对此一筹莫展,一方面只能试图以武力弹压也门胡塞武装,另一方面也传出不断促请中国出面缓解紧张局势。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26日援引四名伊朗消息人士和一名知情外交官披露称,中方已“施压”伊朗官员(China presses Iran)帮助遏制胡塞武装在红海针对来往船只的袭击。伊朗消息人士称,中伊两国最近在北京和德黑兰举行了几次会议,讨论了有关袭击和贸易的问题,但拒绝提供会议时间和与会者的细节信息。
对此消息,伊朗外交部未发表评论,美国国务院针对询问也不予置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月26日则回应称,中方在红海局势上的立场是明确的,我们对近期红海局势急剧升温深表关切。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中方一开始就为缓解红海紧张局势作出了积极努力,呼吁停止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敦促有关方面避免给红海紧张局势火上浇油,依法共同维护好红海水域的航道安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告诉观察者网,中国和伊朗就红海危机沟通是现实的,两国长期在地区问题上保持联系。但对媒体报道中提到所谓“施压”这一说法则表示不太可能,伊朗对于胡塞武装的影响力,事实上并不如西方所宣称的那样大,胡塞武装从组织到意识形态等多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
刘中民特别强调,中方主张标本兼治,认为解决红海危机的根源在于结束巴以冲突、平息加沙战火,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将这两个问题分开独立看待,这是不全面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接受观察者网对话时也认为,路透社报道中所谓“施压”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体现了西方惯常使用的一种“大国施压”思维来看问题。不过,他也强调,对于促成红海局势的平静和降温,中方毫无疑问是愿意出力的。
资料图:途经红海水域的“马士基杭州”轮
“沟通肯定存在”
“基本上,中方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利益受到任何形式的损害,这将影响我们与德黑兰的商贸,所以告诉胡塞武装要克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员对路透社表示。
不过,这四名伊朗消息人士称,中国官员没有就如果中方利益受到胡塞武装袭击的损害,中伊贸易关系将受到何种影响而作出任何具体评论或表态。报道指出,虽然中国在过去10年一直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两国的贸易关系并不平衡。贸易分析公司Kpler的油轮跟踪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炼油厂购买了伊朗90%以上的原油出口,但伊朗石油只占中国原油进口的10%。
同时,伊朗消息人士称,中方已明确表示,如果任何与中国有关的船只遭到袭击,或者中国的利益受到任何形式的影响,中国将对德黑兰感到“非常失望”。
刘中民对此分析认为,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中国和伊朗,在包括红海问题在内的地区问题上一直保持沟通是现实存在的,但如这篇报道所写的“中国施压伊朗去影响胡塞武装,以解决美国同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这从逻辑上来说是说不通的,因为中国即使和伊朗进行沟通也不可能向伊朗施压,伊朗对于胡塞武装的影响力实际上有限。
他指出,美西方媒体现在不断把巴以冲突描述为伊朗领导的所谓“抵抗轴心”同美国和以色列的冲突,某种程度上确有夸大的成分,伊朗与该地区多个组织确实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远没有成为铁板一块的“反美反以色列反西方联盟”。尽管胡塞武装得到了伊朗的部分支持,但从一些资料上来看,其组织和意识形态有相当的独立性,并非典型的伊朗“代理人”,因此西方宣称伊朗可以叫停胡塞武装有点夸大其词了,中国更不可能在此问题“施压”伊朗。
李绍先表示,基于事实来看,红海局势与胡塞武装直接相关,伊朗对胡塞武装也确有影响力,但相比于对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拉克民兵组织等地区武装,伊朗对胡塞武装的影响力其实是最小的。
他认为,路透社的报道先渲染伊朗与红海危机直接相关,负有主要责任,而后再借助中伊关系的特殊性来炒作中国对于红海局势紧张负有责任,这种报道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偏差,有些“用心不良”。
“中国外交与西方所想的不一样,不会动不动就施压这个,制裁那个。”李绍先说,中方肯定会同伊朗沟通,同时也会和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沟通,这些国家同样在中东地区具有很大的分量,特别是在红海的问题上,中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与协调。
外媒:美方曾多次促请中方出手
路透社称,一名伊朗内部人士还提到,尽管中国对伊朗非常重要,但除了也门胡塞武装,德黑兰在加沙地带、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也有“代理人”,其地区联盟和优先事项在其决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名伊朗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伊朗在与中方讨论后是否会采取任何行动。胡塞武装发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Mohammed Abdulsalam)当地时间1月25日则表示:“他们(伊朗)不会通知我们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因为伊朗的公开立场是支持也门,谴责美英对也门的袭击,并认为也门的立场是光荣和负责任的。”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2日,也门萨那,也门民众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英及其盟友对也门发动空袭。图自澎湃影像
一名伊朗内部人士称,尽管中伊两国之间有着牢固的经济联系,但伊朗的地缘政治决策并不会受到绝对的影响。而路透社则认为,中国的影响力在去年还是表现得非常明显,当时促成了“沙伊和解”,结束了伊朗和沙特这对中东地区宿敌多年来的敌对关系。
路透社称,目前未能立即联系到伊朗外交部对此消息发表评论。而当被问及中国和伊朗在这个问题上展开双边讨论的话题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拒绝置评。
当地时间1月24日,英国《金融时报》曾引述美国官员的说法报道称,在过去三个月内,美方多次促请中方敦促也门胡塞武装减少对红海商船的袭击,以免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之际加剧中东紧张局势。
据美方官员称,包括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及其副手乔恩·芬纳(Jon Finer),还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官员都曾向中方官员提出此事,希望中方向与胡塞武装关系密切的伊朗转达美方的“警告”,让其遏制胡塞武装的袭击。
报道援引一名美国国务院官员的说法称,美国官员还在联合国安理会施加压力,而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有“一些迹象”表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接触,但“并不明显”,并称自己“不想夸大中国已经做了什么或产生了什么影响”。另一名官员说,美国将继续就此向中国提出问题。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嫦娥六号月球“取货” “快递”如何带回地球?
2024-06-07 07:12 航空航天 -
SpaceX“星舰”第四次试飞取得成功
2024-06-06 21:3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携带月背珍宝完成“太空接力”
2024-06-06 15:30 航空航天 -
爱神星留轨级首飞,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十日内连创三捷
2024-06-06 13:50 航空航天 -
38万公里之外遥控“挖掘机”,中国如何解决世界难题
2024-06-05 07:46 航空航天 -
中国团队新研究显示创新中药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2024-06-05 07:26 医学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
2024-06-01 21:20 -
-
这项技术全球只有三条路线,美国、日本和中国
2024-05-31 07:51 科技前沿 -
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垂直双工位试车台建成投用
2024-05-30 21:21 航空航天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05-29 16:56 航空航天 -
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圆满完成
2024-05-29 06:41 蛟龙号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4-05-28 19:12 航空航天 -
韩国宇宙航空厅正式成立
2024-05-27 16:15 航空航天 -
丁薛祥出席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
2024-05-26 20:12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2024-05-25 07:22 南海局势 -
犹如“火车变轨”,全球首例古潜山裸眼侧钻分支井技术成功应用
2024-05-19 19:37 能源战略 -
我国种猪有了“国产芯”!打破高度依赖国外局面
2024-05-18 15:02 聚焦三农 -
北京:拟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2024-05-16 18:03 -
我国量子计算机重大突破!这根“线”一度被日本垄断…...
2024-05-16 10:15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