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启动
最后更新: 2022-11-04 17:19:12今天(11月4日),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四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
项目将长江沿线等工业企业,比如钢材厂、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的碳源通过槽船集中运输至二氧化碳接收站,通过距离较短的管线再把接收站的二氧化碳输送至陆上或海上的封存点,为华东地区长江沿线工业企业提供灵活、有效的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方案。
据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就是通过从工业排放源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加以利用或注入地质构造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 原标题: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启动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从无人机跨界智能驾驶,大疆凭什么搅动市场?
2022-11-04 14:47 人工智能 -
杨利伟: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标准有调整
2022-11-04 06:48 航空航天 -
长三角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完成穹顶吊装,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2022-11-03 18:53 核电 -
工信部批准中国联通将900MHz频段频率资源重耕用于5G系统
2022-11-03 18:48 5G -
第三批航天员明年开始执行空间站任务
2022-11-03 16:35 航空航天 -
余承东:每卖两台折叠屏就有一台是华为
2022-11-03 10:06 手机 -
颜宁发文回应归国
2022-11-02 19:05 -
梦天实验舱计划3日实施转位
2022-11-02 07:08 航空航天 -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末级残骸轨道参数公布
2022-11-01 20:55 航空航天 -
外交部:17国科学实验项目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
2022-11-01 17:24 航空航天 -
梦天实验舱转位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
2022-11-01 09:27 航空航天 -
梦天舱的独门绝技:空间站上发卫星
2022-10-31 20:31 航空航天 -
从科技到自然,技术员用技术听“猿”
2022-10-31 18:03 人工智能 -
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
2022-10-30 21:48 极端天气 -
我国科研人员深地实验揭示古老恒星钙元素起源之谜
2022-10-30 21:26 科技前沿 -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香港载荷专家选拔收到120份申请
2022-10-30 20:14 香港 -
我国成功在海底布设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2022-10-30 16:00 科技前沿 -
需求疲软,手机市场后劲在哪里?
2022-10-29 23:00 手机 -
“超宽带5.5G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10-27 22:25 观网财经-科创 -
俄发射“进步MS-21”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货
2022-10-26 14:1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