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那么,今冬可能出现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呢?
2022年9月13日,在泰国曼谷,人们走过积水的街道。(新华社发)
所谓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8月预测显示,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可能会在未来6个月内持续,持续到2022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持续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当前拉尼娜事件始于2020年9月,随着202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信风增强,热带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条件有所加强,影响了温度和降水模式,加剧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干旱和洪水。
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一般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中间有中性年。厄尔尼诺事件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事件,拉尼娜事件则与之相反,指该区域海温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正常年份温度。如果厄尔尼诺事件很强,就可能导致后续拉尼娜事件持续两年甚至三年。
这是2022年9月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县拍摄的被山火烧毁的汽车。(新华社发)
北半球出现连续两个拉尼娜冬季很常见,但连续三个比较少见。自1950年以来,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仅发生过两次。但不同的是,今冬可能出现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并不是发生在强厄尔尼诺事件之后。
每个拉尼娜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事件的强度、发展的时间以及与其他气候模式的相互作用。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最近的拉尼娜事件预测公报中表示:“非洲之角地区和南美洲南部日益恶化的干旱具有拉尼娜事件的特征,东南亚和澳大拉西亚地区的超常降雨量同样如此。最新的拉尼娜事件变化不幸地确认了区域性的气候预测,即非洲之角地区的毁灭性干旱将恶化并影响数百万人。”
2022年9月29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沿海的迈尔斯堡,飓风“伊恩”给当地房屋、道路等设施带来不同程度破坏。(新华社发)
英国《自然》杂志6月发文警告说,更多拉尼娜事件将带来多方面影响,如增加东南亚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加美国西南部发生干旱和山火的风险,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多种飓风、气旋和季风模式,以及引发其他区域的天气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驱动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驱动因素。尽管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拉尼娜事件持续存在,但估计其他地方9月至11月海平面温度仍普遍高于平均水平,这将导致包括北半球许多地区在内的陆地地区温度高于正常水平。
塔拉斯说:“持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是特殊的,它带来的降温影响暂时减缓了全球气温的上升,但它不会阻止或扭转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
- 原标题:科普:今冬可能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我国科研人员深地实验揭示古老恒星钙元素起源之谜
2022-10-30 21:26 科技前沿 -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香港载荷专家选拔收到120份申请
2022-10-30 20:14 香港 -
我国成功在海底布设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2022-10-30 16:00 科技前沿 -
需求疲软,手机市场后劲在哪里?
2022-10-29 23:00 手机 -
“超宽带5.5G是迈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10-27 22:25 观网财经-科创 -
俄发射“进步MS-21”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货
2022-10-26 14:16 航空航天 -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出发!
2022-10-26 13:50 -
梦天实验舱舱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2022-10-25 10:41 航空航天 -
梦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
2022-10-22 22:16 航空航天 -
中国西北暖湿化,能重回汉唐吗?
2022-10-21 08:31 极端天气 -
突破100万安培!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记录诞生
2022-10-20 19:50 -
上新!神十四乘组在轨拍摄祖国美景
2022-10-20 19:03 航空航天 -
欧洲航天局也“鸽”了
2022-10-20 17:08 观网财经-科创 -
“创生之柱”最新图像公布
2022-10-20 16:52 航空航天 -
最高推进时速1030公里!我国成功运行世界首个电磁橇设施
2022-10-20 14:50 科技前沿 -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2022-10-20 06:51 天文 -
国内推力最大真空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首次全系统试车
2022-10-19 21:47 航空航天 -
暴揍人类玩家,AI改变游戏未来?
2022-10-18 14:11 人工智能 -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数字引擎”
2022-10-17 16:08 -
我国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投产:解锁青藏高原太阳能?
2022-10-17 14:21 能源战略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