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枚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亮相太原
最后更新: 2022-02-18 15:01:312月18日,“我们的太空”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已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吊装训练。
公开资料显示,长征六号甲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系我国首枚固液捆绑运载火箭。
其充分利用固体动力推力大、时间短,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的优点,采用两级半构型,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使固液体动力实现“跨界合作”。其可执行太阳同步轨道SSO、低轨LEO、中轨MEO等多种轨道的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星座的组网和补网发射。
目前,我国已实现首飞的运载火箭以液体动力为主,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固液结合尚无先例。
原文如下:
冬日的晋西北高原被严寒笼罩、冰雪覆盖。雪霁方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上,发射塔傲然耸立,白色的塔身、红色的塔吊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长征六号甲火箭助推器吊装精彩视频
运载车承载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缓缓向发射工位驶去。驾驶员气定神闲,在方向盘的左右转动中,巨大的运载车像长了眼睛一样,沿着吊装线精准进入调转区域。新年度长征六号甲首次吊装训练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迅疾展开。
据吊装指挥周军介绍,由于吊装时要求火箭的重心要和主副吊钩保持一定角度关系,所以对运载车的停靠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30多米的运载车,70吨的重载,停靠位置误差不超过30厘米,驾驶员的娴熟技能,让大家着实感受到航天精度。
吊装现场实记:
“号手就位!”伴随着洪亮的口令声,岗位人员迅速跑向指定位置,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了良好的训练水平。
“连接吊具!”在指挥员的口令声中,4个吊扣被精准地安装到箭体上,建立了箭体和塔吊之间的稳固联系。
“检查连接!”工作人员迅速对所有连接进行过细检查,确保吊具与火箭之间连接无误。
一切准备就绪,偌大的发射场坪上仿佛屏住了呼吸,只有呼啸的风声。
“翻转起竖!”吊装指挥周军一声令下,箭体的一端缓缓升起。
一旁的技术人员介绍称,长征六号甲吊装难度极大,尤其是4个助推穿塔调转时,要在100多米的高空将助推火箭精准吊入塔架封闭区。重达70吨的助推器,在50多米的吊绳控制下进行吊装。进入封闭区内,助推摆动范围不能超过20厘米,否则就可能发生助推与一级或塔架平台的碰撞。
“主钩进两档,副钩进一档!”周军一边死死盯着箭体,一边沉着地下达口令。身为吊装指挥的他,不仅要练就“千里眼”,掌控着箭体吊装中的每一丝变化,还要迅速做出对吊钩的下一步动作判断,指挥吊装手控制吊钩。
10多年的吊装生涯,周军已经完成100多次吊装任务,被大家亲切地成为金牌指挥。
伴随着洪亮的口令声和精准的操作,吊装演练圆满结束。
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介绍,长征六号甲任务是我国新型发射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提升我国航天发射能力意义重大。为确保任务首飞必成,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持续开展针对性工作,从“找短板、解难题、谋成功”活动到任务风险预判分析;从全系统演练到吊装专项训练,一项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任务圆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为保证低温条件下任务圆满完成,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还对发射台和勤务塔进行多项改造,确保温度达到发射要求。
- 原标题:新型号!“长征六号甲”亮相太原!
- 责任编辑: 连政 
-
玉兔二号发现厘米级透明玻璃球:未来理想采样目标
2022-02-18 08:30 航空航天 -
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2022-02-17 20:46 -
OPPO宣布与影像传奇哈苏达成影像战略合作
2022-02-15 12:03 大公司 -
光刻机巨头称中企或侵权,公司回应
2022-02-12 18:50 -
印度禁止进口无人机,又因为中国?
2022-02-10 20:12 -
美否认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外交部回应
2022-02-10 16:08 中美关系 -
中国科研团队找到新冠致病关键因子“人也序列”
2022-02-10 14: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首次深水犁式挖沟机海试成功
2022-02-10 06:52 -
“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
2022-02-08 06:57 核电 -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排除实数形式的标准量子力学
2022-01-30 10:43 -
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效果如何?中国团队《自然》发文
2022-01-30 09: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
2022-01-29 11:0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国百千瓦级霍尔推力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01-29 08:15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未来5年将培育太空旅游等新业态
2022-01-28 10:34 航空航天 -
未来五年,将建成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四期…
2022-01-28 10:21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近五年共发射207次,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2022-01-28 10:08 航空航天 -
元宇宙底层技术,中国企业在突破
2022-01-27 11:45 -
发个火箭迎春节!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
2022-01-26 08:32 航空航天 -
这种光学元件和材料,全球70%都是从中国出去的
2022-01-25 12:10 -
未来工厂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2-01-25 11:55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