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竟是彩色的
昨天(12日),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这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首批发放的月球科研样品共17.4764克,被分为31份分别发放给13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了光片样6个157.6毫克,岩屑样13个868.8毫克,粉末样品16.45克。
首批月球科研样品信息于今年4月13日在网上发布,并开始受理借用申请。首批共发布了44个科研样品,共56.8812克。5月31日申请受理截止日,共收到23家科研机构的85份申请。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审核,来自13个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
后续,国家航天局将根据地面应用系统的样品处理进展,陆续发布新的科研样品。初步计划下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安排在今年9月。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刘继忠:我们样品的科学研究是开放的,是为所有的科学家来进行研究。我们也欢迎国际上更多的科学家,和中国的科学家来一起来申请来研究。
首批发放样品为嫦娥五号通过表取获得
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月球样品采样返回任务,带回了属于中国人的月球样品。在样品返回地球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团队就对样品进行了处理,目前第一批发放的样品通过表取获得。待钻取样品完成处理后,也将公布样品信息,供科学家进行申请和研究。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执行月球样品采集任务中,探测器通过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共获得了约1731克月球样品。而本次发放的样品均为嫦娥五号通过表取获得。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目前发放的样品都是铲取样品,也就是我们表取的。表取的样品总重大概有一点四几公斤,而钻取的样品实际上非常少,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们为了提高它的空间分辨率,我们每一个样品都只代表1.5厘米的深度,但是这就导致我们每一个钻取的样品含量非常少,有的只有几十毫克,绝大部分样品都小于一克。
目前表取样品的处理工作基本完成,钻取样品的处理、制备和基础分析工作仍在进行中。为了避免产生损耗,对于钻取样品的处理和分析需要更加精细,因此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而对于后续钻取样品的申请,要求也会更高、更严格。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样品一旦损耗了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了,都是零点几克的样品,所以我们会非常慎重。把它处理得非常完备以后,我们才会发放钻取的样品。后面的研究,我们可能要非常详细和非常完整地分析方案和分析科学研究的目标合适,才会把钻取样品分给有很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目标研究的科学家去做研究。
独家揭秘:月壤什么样?
自嫦娥五号成功带着月壤返回地球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月壤到底长什么样子?今天,我们来一睹它的真容!
通过肉眼看到的月壤,就像黑色的沙土,但颗粒更细,并且干燥没有水分。但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月壤,不仅有了色彩,形状也各不相同。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这个是我们的月壤,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破碎磨制的月壤在显微镜下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月球岩石原来应该是玄武岩,它破碎崩解以后,有的东西还是保持它原有的矿物的组合特性,我们一般叫岩屑,就是岩石的碎屑,只是物理上变小了,但它所有的原来的结构构造、矿物的关系还是保持跟原来的玄武岩一样。还有一些矿物的话,它已经变成了单矿物,就是每个矿物都互相分离了,矿物之间它就独立出来了。你看黄色的,我们一般认为它应该是橄榄石,褐色的通常应该是玻璃,还有白色的一般都是斜长石,还有一些深色的一般应该是辉石,这是玄武岩里面最主要的几种矿物成分。
李春来介绍,不同于地球表面的土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月壤的颗粒都相对较小。目前,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平均粒径大概只有不到10微米。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恶劣,它在太阳光照射的时候有零上160度左右的温度,在没有太阳光照的时候,它是零下180度左右的温度,340度左右的温差,会使岩石不断经历热胀冷缩,就会崩解掉。另外一个原因是,月球表面它会受到很多的小天体、小的碎块对它进行撞击,这也是它物理上破碎的一个因素。
此外,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磁场,太阳风能够直接轰击作用于月球表面的岩石,日积月累就会使岩石破碎甚至粉末化。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 地面应用系统总师 李春来:也有零点几微米的,也有几毫米的这样的颗粒,甚至有厘米级的颗粒,这都有,但是平均来讲不到10个微米,就是非常非常碎。这跟我们原来的想法和我们原来的认识还是不一样、不一致的,与阿波罗样品也不一样,是非常细的月壤样品。
标签 月壤- 原标题:独家揭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特产”到底长啥样?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冬奥会?
2021-07-10 10:3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IDC发布隐私计算报告,浦发银行与蚂蚁技术合作成唯一入选案例
2021-07-09 19:4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蚂蚁首席AI科学家:可信AI是数字时代抵抗风险的关键能力
2021-07-09 19:1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
专注文字识别15年,“我们是人工智能行业老兵”
2021-07-09 09:5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第八届中国产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宝山开幕
2021-07-09 07:4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影像科多领域AI应用下,GE医疗推出“爱迪生魔盒”统一接口
2021-07-08 22:5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商汤徐立:AI的突破将有规律地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2021-07-08 21:4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根深叶茂,共筑人工智能新生态
2021-07-08 16:4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基辛格:中美任何一方都不应谋求技术垄断
2021-07-08 15:1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全球首条时速140KM中低速磁浮列车上线
2021-07-07 18:29 科技前沿 -
-
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被网络安全审查
2021-07-05 09:26 网络安全 -
神舟十二号乘组后续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
2021-07-04 16:23 航空航天 -
我国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及应用
2021-07-04 15:42 航空航天 -
-
揭秘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2021-07-04 13:53 航空航天 -
全景相机拍到的地球画面
2021-07-04 11:55 航空航天 -
壮美!核心舱舱外全景摄像机拍摄画面来了
2021-07-04 11:09 航空航天 -
刘伯明、汤洪波均已出舱
2021-07-04 10:5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9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