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密封舱分离
(观察者网讯)共同社12月5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称,探测器“隼鸟2号”于日本时间5日下午2点半左右(北京时间5日下午1点半)分离,并向地球释放了装有样本的密封舱。这段历时6年、飞行距离约52亿公里的探测之旅进入最终阶段。
报道称,从小行星“龙宫”采集岩石样本并带回地球的“取样返回”任务如果成功,将是继第一代隼鸟之后的又一壮举,通过分析也有可能进一步揭示太阳系的起源。
计划负责人、JAXA教授津田雄一呼吁:“这是集任务之大成。在冷静判断的同时努力吧。”
据JAXA介绍,密封舱在距离地球约22万公里高度分离后进入大气层,计划于日本时间6日凌晨2点47—57分(当地时间凌晨4点17—27分)落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付近的沙漠。
完成分离后,“隼鸟2号”留在太空,用剩余燃料飞往下一个小行星。
密封舱将在距离地面11公里—7公里的高度打开降落伞,而地面有回收组待命。
报道指出,如果天气状况不佳,密闭舱则有可能被强风吹走,而天气似乎将是能否成功回收的关键。据JAXA介绍,密封舱为圆盘状,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重16公斤。
“隼鸟2号”2014年12月从地球出发,2018年6月抵达“龙宫”。
2019年2月,“隼鸟2号”首次着陆并采集表面物质,同年4月射出金属弹制作人造陨石坑,为全球首创。
该探测器在同年7月的第二次着陆时,成功采集到溅出的地下物质样本。分析采集到的样本,发现水和有机物的话,将能获得解开宇宙生命诞生之谜的线索提示,外界对此抱有期待。
- 责任编辑: 奕含
-
NASA观测到近地天体:原来是54年前探月火箭助推器
2020-12-05 16:34 航空航天 -
20年攻克三大技术难关,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2020-12-04 18:23 科技前沿 -
-
美称孟晚舟可“部分认罪换回国”,华春莹:想到一本书
2020-12-04 16:28 华为 -
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2020-12-04 15:06 能源战略 -
6年60亿公里,日本隼鸟2号终于要向地球“交货”
2020-12-04 15:00 航空航天 -
您的月壤已寄出,“骑手”嫦五正在路上
2020-12-04 07:15 嫦娥奔月 -
实现算力全球领先,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20-12-04 07:09 科技前沿 -
“嫦娥”为何携草种漫游太空?
2020-12-03 17:52 嫦娥奔月 -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
2020-12-02 19:24 大数据时代 -
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
2020-12-02 11:01 嫦娥奔月 -
“嫦五”落月 为何只拟获取2公斤样品带回地球?
2020-12-02 09:47 嫦娥奔月 -
核材料专家李冠兴院士逝世
2020-12-01 13:07 -
中国科协、民政部:支持科协学会适当发展港澳台和外籍会员
2020-11-30 21:59 香港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罕见天文现象:双黑洞吞噬恒星
2020-11-30 11:10 天文 -
-
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成功分离,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
2020-11-30 07:57 嫦娥奔月 -
嫦娥五号再“刹车” 进入近圆形环月轨道飞行
2020-11-29 21:09 嫦娥奔月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
2020-11-27 08:01 能源战略 -
5.4吨推进剂如何注入中国史上最复杂航天器?
2020-11-26 13:0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0“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0“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47“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96“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9最新闻 Hot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
陈奕迅发文报平安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