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60亿公里,日本隼鸟2号将向地球交付小行星样本
最后更新: 2020-12-04 21:10:582014年12月3日,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搭载H-IIA火箭26号机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9年2月和7月成功着陆小行星“龙宫”表面,采集到了“龙宫”地表下的岩石标本。
据《卫报》(The Guardian)12月4日报道,在经历了漫长的六年航行后,隼鸟2号计划于12月6日向地球投放一个装有岩石样本的太空舱。科学家们期待这些样本能帮助他们解答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谜题。
隼鸟2号探测器降落在小行星“龙宫”的模拟图 图源新华社
隼鸟2号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用来执行小行星探测计划的探测器。2014年12月3日,隼鸟2号搭载H-IIA火箭自日本鹿儿岛县驶向太空,开始了自己六年的宇宙航行。
六年来,隼鸟2号在太空中做出诸多尝试。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在2019年的4月5日向“龙宫”表面发射金属弹制造陨石坑,这也是人类首次通过发射金属弹制造陨石坑。
同年7月11日,隼鸟2号二度成功登陆小行星“龙宫”,采集到了地表下的岩石标本。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这些标本的重要之处在于其中含有碳和有机物。在受到空间辐射和其他环境因素的保护后,它们仍保持着太阳系形成时的状态。
因此,这些标本有助于人类解答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谜题。
据《卫报》12月4日消息,在六年60亿公里的往返航行后,隼鸟2号将于12月6日回到澳大利亚南部的伍默拉沙漠上空,并在22万公里的高度向地球投放一个装有“龙宫”岩石样本的太空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专家已于上个月抵达伍默拉,等候这个来自太空的“礼物”。
《卫报》表示,这个由隔热罩保护的太空舱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将在离地面200公里处变成一个火球,并在离地10公里处打开降落伞。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太空舱将发出信号,指示其在地面的位置。
鉴于其直径只有40厘米,寻找它的任务“十分困难”。抵达伍默拉的日本专家已在多个地方设置卫星天线接收信号,当地航天局和国防部也将协助执行搜索和检索任务。
在太空中孤独地航行6年之后,隼鸟2号仍未抵达终点。释放太空舱后,它将继续前往另一颗遥远的小行星,名为1998KY26。
这项任务预计持续10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邢晓楠 
-
20年攻克三大技术难关,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2020-12-04 18:23 科技前沿 -
-
美称孟晚舟可“部分认罪换回国”,华春莹:想到一本书
2020-12-04 16:28 华为 -
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
2020-12-04 15:06 能源战略 -
您的月壤已寄出,“骑手”嫦五正在路上
2020-12-04 07:15 嫦娥奔月 -
实现算力全球领先,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2020-12-04 07:09 科技前沿 -
“嫦娥”为何携草种漫游太空?
2020-12-03 17:52 嫦娥奔月 -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
2020-12-02 19:24 大数据时代 -
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
2020-12-02 11:01 嫦娥奔月 -
“嫦五”落月 为何只拟获取2公斤样品带回地球?
2020-12-02 09:47 嫦娥奔月 -
核材料专家李冠兴院士逝世
2020-12-01 13:07 -
中国科协、民政部:支持科协学会适当发展港澳台和外籍会员
2020-11-30 21:59 香港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罕见天文现象:双黑洞吞噬恒星
2020-11-30 11:10 天文 -
-
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成功分离,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
2020-11-30 07:57 嫦娥奔月 -
嫦娥五号再“刹车” 进入近圆形环月轨道飞行
2020-11-29 21:09 嫦娥奔月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并网成功
2020-11-27 08:01 能源战略 -
5.4吨推进剂如何注入中国史上最复杂航天器?
2020-11-26 13:03 航空航天 -
华大基因:血流感染核酸检测试剂盒完成欧盟CE认证
2020-11-26 09: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嫦娥五号: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2020-11-25 07:05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