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宁国科大演讲互动:我懂高能物理,不要搞大对撞机
关键字: 杨振宁对撞机
听众交流
● 中国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生:杨老师您好,今天有机会听您讲自己的经历,感到非常难得和荣幸。不管是您对兴趣的坚持,还是对科研方向的敏锐直觉,以及您广交朋友不懈钻研的精神和态度,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如果请您给国科大的学子们一句鼓励或者赠言,您会对我们说什么呢?
● 杨振宁:我希望各个同学都把握住这个时代,这是一个大时代,而且要了解到,你们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要努力!
我想如果努力足够多的话,不敢讲一定有大成绩,但在今天中国的发展情形之下,取得一定的成绩必定是可以达到的。希望你们记住!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生:杨先生你好,我是来自高能所研一的学生,研究生之后会从事 CEPC(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工作。您是高能物理界的老前辈,为粒子物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全所人都非常的崇拜您。但是2014年我们所提出的中国要建 CEPC,当时您是反对的,所以在今天这个机会里,我代表我所有的同学们想再问您一次,您现在对我们要建 CEPC 这个想法有没有改变?
● 杨振宁:我完全没有改变!我要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希望你们到网上找一下我两年以前发表文章——《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这个事情与我们刚才讲的有密切关系!
一个年轻的研究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什么呢?其实不是你学那些技术上的内容,要使自己走入将来五年、十年有大发展机会的领域,这个才是做研究生的时候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的。
根据这个目的,不要去搞大对撞机,现在处于没落的时候。这个领域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刚开始大放光彩。事实上你也可以说这几十年来,在物理学里面大家认为最重要、最大发展的就是这个领域。可是这领域在30年以前开始,就已经走在末路上了!可是多半的人不知道。
我再三讲,我不是今天讲,不是两年以前讲,在1980年间就讲了。那时候有一个国际性的会议,周光召先生也参加了。会上讨论到,以后十年高能物理向什么方向发展?我在会上讲了一句话——“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过。
当时就看出来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是高潮期,名气非常大。可到了80年代,重要的观念都已经有了,后来还可以去做 ,但是没有最重要的新的观念,尤其对于理论物理方面,没有重要的新的观,就做不出东西来。
不幸的是,很多年轻人没有听清我这句话,那些老师也没有懂我这句话,所以今天我再讲得更清楚一点。
有人就对我说,杨振宁你这个话完全错误,因为2013年有科学家在瑞士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五、六十年代那些观念是对的,这当然是重要的贡献。
可是这个重要的贡献的理论源头,不是30年前,而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以80年代的时候我会讲,这个领域做实验的还可以做,那么2013年就做出来了,获得诺贝尔奖。
可是这个实验当时是6000个人在做,那时候的文章,每一篇署名人都是几千人。那么这个做完了以后,需要更大的机器,要花的钱至少是200亿美元。别的国家都没有,大家说中国有钱,所以就到中国来了。
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认为我要把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要让中国花200亿美元,我没法子接受这件事情!我很高兴中国政府没有上当。我再加一句,为什么非要搞高能物理呢?现在重要的东西多了。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生:杨先生,首先,就像您刚刚报告中讲的,我们对高能物理肯定是有兴趣所以才会去做。而且高能物理到底还有没有前途?可能要靠我们的努力来证明,科学的未来谁也说不清。
● 杨振宁:我想你讲的这个话,代表了你的态度是好的,值得赞成。可是这个想法,不是目前整个世界科技发展的总方向!所以我趁这个机会再说一下,整个的科技发展,包括任何一个领域,它都是在经常改变的。
19世纪物理学所研究的东西、方法、态度跟20世纪是不同的。那么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研究的题目同20世纪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必须要注意,20世纪变得非常红的东西,到21世纪还继续下去,是很少有的。20世纪的后半世纪最红的物理学是高能物理,那么绝对不会是21世纪的方向。你为什么不走到21世纪将要发展的方向上呢?
如果要问我21世纪发展些什么,具体的没法讲,可是总体是看得很清楚的!可以自信地告诉你,我懂高能物理,我认为你不要走这方向。
● 中科院物理系学生:杨老师您好,现在物理的发展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投入其一都是一生的时光。可是感兴趣方向的可能有很多,如何平衡兴趣和自身精力有限这个问题呢?
● 杨振宁:我常常想,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物理学,与今天的物理学有很大分别。那时候物理学比较简单,有几个大的方向,在每一个方向上学习一两门课,大概的意思都可以掌握了。
今天的物理或者说所有的科学前沿,都是越来越细、有很多方向。所以你要问怎么选择,我想是这样:要问你自己,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哪个方向?哪方面做得好?
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我在美国教了很多年的书,美国大学生和中国大学生有两个最大的区别。一是美国学生训练的不够,而中国学生训练得比较好。第二点是中国学生比较成熟,比较努力。
但并不是说中国学生就绝对好,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够灵活,不够胆子大。
我的建议是,一方面要问你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东西,真正的能力在哪个地方。一方面考虑一下,想法是不是可以朝着胆子更大的方向走一下。美国学生对于掌握自己方向的能力比中国的学生要好。
●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生:杨院士您好,吴健雄先生帮您和李院士一起完成了宇称不守恒下的弱相互作用的实验证明。但是可惜的是,吴健雄先生并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再有,一些学术上的热点我们需要追吗?
● 杨振宁:需要补充一点,之所以吴健雄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李政道和我1956年写了这篇文章以后,认为宇称可能不守恒,然后我们就提出来了好几种实验。
每一种实验都比较复杂,比较困难。当时很多的实验物理学家都不肯做这些实验。记得当时有一个年轻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我对他说,我觉得和李政道的这个文章有点道理,其中有一个实验,你的实验室比较容易做,为什么不做呢?他开玩笑回答,这么难的一个题目,我要有一个好的研究生,我就让他去做,我自己不做。这是一般的态度。
所以大家都觉得吴健雄很傻,她去做了一个大家都觉得做不出结果的事情。吴健雄厉害的地方,也就是她伟大的地方,就是她认识到,这是一个基本的实验,基本的实验既然还没有做,当然应该做了,所以不要管做出来结果怎么样,这是研究科学的真精神!这是她伟大的地方。
那么至于说她为什么没有得奖,这是所有的人都不理解的。这个事情我想几十年以后,恐怕会有人研究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研究的诺贝尔奖金委员会的开会记录。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曾有一个规矩,某个奖50年以后可以公布当时讨论的记录。
可是他们现在改了,要在当事人都不在了以后才可以公布,那么李政道跟我现在都还在,所以不能公布。
关于追逐热点问题,选择热点的方向这当然是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自己的能力、兴趣与热点,这三个哪个更重要?我会把热点放在第三位。因为现在门多得很,如果你有能力又在某一方向有兴趣,这样较容易成功。
如果你对热点问题并没有兴趣,只是听说这个东西红得不得了,我想这个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办法。
作者简介:杨振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22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得获学士、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因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和洛克非勒大学董事。
美国国家科学院、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科学院荣誉院士,曾经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鲍威尔科学成就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等科学奖项。
标签 杨振宁- 原标题:更多信息!杨振宁国科大演讲全文版来了!
- 责任编辑:连政
- 最后更新: 2019-07-27 22:57:10
-
玉兔又醒啦,迎月球第八“工作日”
2019-07-27 15:55 嫦娥奔月 -
海洋科考重器—4000吨级 “大洋号”交付
2019-07-27 15:55 科技前沿 -
华为何刚:Mate X还在优化中,没达到质量要求不会上市
2019-07-27 13:40 华为 -
联想常程:“碰瓷”是为了刷存在感 5G手机下半年发
2019-07-27 09:40 5G -
华为:将采用更多麒麟处理器,降低对高通依赖
2019-07-27 09:05 华为 -
同是探月任务,为何印度探测器偏要多飞几十天
2019-07-27 08:47 -
被抽检空调不达标?格力回应
2019-07-27 07:55 商业 -
空间、时间在黑洞附近"混合",百年前理论又添新证
2019-07-27 07:40 科技前沿 -
华为正式发布首款5G手机,业内唯一支持双模商用
2019-07-26 16:16 手机 -
华为智慧屏将应用鸿蒙系统,搭载海思鸿鹄818芯片
2019-07-26 15:45 中国精造 -
效仿华为摆脱高通?苹果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手机基带
2019-07-26 13:34 5G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5组卫星
2019-07-26 13:09 航空航天 -
商务部评价美国公司对大疆的指责:捕风捉影 凭空抹黑
2019-07-25 19:05 中国精造 -
我国机车曲轴首次批量出口土耳其
2019-07-25 18:32 -
平头哥发布RISC-V处理器玄铁910,成本降一半
2019-07-25 14:45 科技前沿 -
“你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从中央军委三局看我国红色通信发展史
2019-07-25 11:31 -
上半年智能手机国内销售1.9亿部 华为市场份额达34.3%
2019-07-25 11:03 -
【追忆】李鹏总理与中国测绘事业
2019-07-25 08:22 -
国产纳米脂质体突破量产瓶颈 被誉为“返老还童”的秘密武器
2019-07-25 08:17 -
我国高分系列卫星有力支持印度洪灾监测
2019-07-24 20:48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0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3“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5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