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思:为了孩子背井离乡,老漂们过得还好吗?
案例1:北京郊区,张阿姨,60岁,退休村干部。2007年,为儿子结婚在县城买房。儿子大专毕业,婚后在县城工作,儿媳是幼教老师。2013年,孙女出生后她就到县城帮忙带孙女、做家务,孙女上幼儿园后负责接送。每周五回村里,周日回县城。丈夫已经退休,在村里居住。喜欢结交朋友,有一群年龄差不多的姐妹,但是平时没时间和她们交流,只能周末空闲约在一起逛街或串门,想孙女快点长大就可以回村单住。
案例2:北京郊区,赵大叔,62岁,果农。儿子33岁,本科毕业,在航空公司工作,2014年在北京买房,儿媳与儿子是同事。2014年,孙子出生后妻子就到北京照顾孙子。周末儿子儿媳在家哄孩子,妻子周六中午回村里,尽可能多帮忙干农活,周日晚上回市区。赵大叔冬天农闲偶尔去市区看他们,带上地里种的菜,跟孙子玩一会就当天回村。他说去得不多,“要有自知之明”,不然去多了给儿子添麻烦。
案例3:中部某省,孙阿姨,63岁,农民。丈夫64岁,在附近打零工。女儿30岁,在市里上班。2016年结婚,女婿在市里买了房。2018年外孙出生后去市里带孩子、做饭、做家务,十天左右坐公交车回一次村里。在村里种了6亩水稻和蔬菜,返城时带着在村里买更便宜的面粉和种的菜,一次带40斤面粉可以吃1个多月。每天6点起床做饭,喊女儿女婿起床,吃完饭后洗碗。女儿女婿上班后在家看孩子,推着小孩去超市买菜。中午趁孩子睡觉时做家务、做饭。下午继续哄孩子,晚上不想吃饭就不做饭,小孩到晚上11点睡觉。有时下午五点到小区里转转,和其他带孙子的老人聊天,但是不认识也聊不来。孙阿姨说住在女儿家不如自己家,“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穷家”,而且在家更自由、随便一些,村里的同龄人可以说说笑笑。想把外孙女带回村里,但是女儿不同意。平时生活开支是女儿把零用钱放在抽屉里,如果没有了就自己出一点,不好意思主动开口要钱。
案例4:东部某省,李阿姨,48岁,在乡镇开服装店。儿子26岁,在县城工作,2019年刚结婚,儿媳怀孕明年生产,她生孩子后就要关店去县城带孩子,丈夫留在家里打零工、种地。
上述案例中,基本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县城,子代进城买房定居,有固定职业和收入来保障在城里生活的稳定状态,为带孩子进城的父代随即成为“老漂”。因正规就业的时间安排,子代有周末的休息时间可以带孩子,为带孙子的老年女性提供一定的自由时间,两代家庭在周末有选择的空间。大城市郊区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的模式,能为老漂群体提供周末往返于城乡的时空距离。因此,为降低生活成本或兼顾家庭生活,“老漂”在周末往返城乡。
那么,这些现象对家庭和代际关系有何影响呢?
第一,周末夫妻中留守在村庄的男性能维持小农经济。这类低龄老人还具备劳动生产能力,在村庄从事农业生产能获得经济收入,作为养老的经济来源,有超额收入时还能支持子代在城里的生活,两代家庭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在一城一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第二,留在村里的男性能兼顾照料高龄老人。随着医疗水平和健康状况的普遍提升,人的寿命增长,农村老人高龄化趋势明显,四世同堂家庭中80多岁的老年人很普遍。在东部某村调研,1500人不到的村庄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0多个。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很可能还有高龄父母要照顾,奶奶去城里照顾孙子,爷爷留在村庄照顾高龄老人。
第三,周末的时间为两代家庭留出选择空间。现代化的家庭关系中个人越来越理性化,因为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的代际差异产生难以解决的潜在冲突。潜在冲突在代际摩擦中逐渐积累,要么集中爆发,要么父母做出退让。
访谈中不少中老年父母提到要“会做老人”,甚至有访谈对象说在城里带孙子要“认清自己的服务角色”。在中国人的家庭理念中,含饴弄孙代表的是人生幸福,但是在儿子或女儿的家里带孩子、做家务进行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家庭角色边缘化的心理感受很明显,有访谈对象说像是“没有工资的保姆”,周末夫妻为两代家庭腾出释放空间。
第四,老年夫妻有机会在周末团聚,增加情感交流机会。有些男性家务能力较差,女性到城里带孙子后家里收拾不整洁,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女性回到村里与丈夫团聚既能情感交流还能帮助干农活,还能暂时改善生活。
把低龄老人这个群体放在更为宏观社会背景中,去观察城镇化对农村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和形态的重塑,发现现实中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年轻人的生活城市化先于居住城市化。相当比例的的年轻人没有能力在城市买房,要么不是正规就业要么只是低水平的正规就业比如进工厂,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带,产生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双重留守问题。
在中部某省调研,一位访谈对象(64岁,男)的孙子8个月大、孙女3个月大就放在村里由老人带,他说“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下孩子奶奶带”。即便集全家之力在老家县城买房,但是受限于中西部的经济机会,他们无法在县城找到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作。但是为改善孩子的教育状况只能让奶奶在县城陪读,不仅生活成本增加导致经济压力增大,还会产生新的隔代教育等问题。
在“恩往下流”的家庭伦理中,在全国性的城镇化压力下,父代对子代的代际支持的地域差别缩小,但是50后60后这代人既要支持子代还可能要赡养他们的父代,很可能成为村庄里面负担最重的一批人。他们这代人与子代之间,似乎发生农村传统的一面到现代的直接断层,两代人在生产生活的方式和观念上有质的差别,其行为逻辑的转型反映了背后的社会转型。从传统的代际伦理来说,父母的人生价值依附于儿子,为实现人生价值要完成人生任务,抽象意义上实现人生意义的安顿。但是80后的子代的人生价值以个体实现为核心,两代人背后个体的生活逻辑发生转型,人生意义发生从家本位到个体本位的转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长春通报进口鱿鱼须外包装阳性:自俄罗斯进口
2020-09-20 22: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女子袭击辱骂内地学生,被捕
2020-09-20 21:00 香港 -
长春:发现进口鱿鱼须外包装新冠检测阳性
2020-09-20 20: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所有人: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2020-09-20 20: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两个月六次座谈,习近平为这件事谋篇布局
2020-09-20 20:1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时政微视频丨从十八洞村到沙洲村
2020-09-20 20: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投产:位于南海,超400米水深创纪录
2020-09-20 20:09 能源战略 -
关于“不开第一枪”,台军修改战备规定
2020-09-20 20:07 台湾军事 -
兰州回应“要求的哥清除文身”
2020-09-20 19:40 -
这个太缺名校的高考大省,迎来北京985
2020-09-20 19:23 中西教育 -
南师大通报“一学生在宿舍死亡”:成立工作组配合警方调查
2020-09-20 18:42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启
2020-09-20 18:28 -
山体垮塌致雅西高速、108国道道路中断
2020-09-20 17:35 极端天气 -
向人民问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金句来了
2020-09-20 17:1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纪实
2020-09-20 17: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北京野生动物园小女孩坐车顶游园,园方回应
2020-09-20 17:07 -
时政微纪录丨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0-09-20 17:01 扶贫攻坚战 -
瑞幸:已对台籍员工吴某某停职处理
2020-09-20 15:02 两岸关系 -
3个镜头,重温5年前习主席的“联合国时间”
2020-09-20 14:26 -
传承红色基因 谋高质量发展,两个视角聚焦习近平湖南之行
2020-09-20 14:24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