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灏:硅谷银行宣布破产,美债变成了“血债”
最后更新: 2023-03-13 16:44:15【文/洪灏】
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银行总是在周末倒闭?看看2008年的贝尔斯登和雷曼,都是在周末轰然倒下, 然后美国监管部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介入。这次的硅谷银行也不例外。
3月10日,硅谷银行由美国存款保险公司正式接管,股票停牌。硅谷银行曾是美国存款增长最快的银行,一度存款年增长从600亿美元飙升至12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美国最大的银行JP摩根。
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用货币政策抗疫,家庭储蓄存款一度达到约10000亿美元,广义货币M2增长超25%。很多人看多美股,认为这些巨量的闲置现金总有一天会入市化身为股票。显然,很多人忘记了会计复式记账原则——有借必有贷。
对于像硅谷这样的银行来说,一千多亿美元的存款,账本上全是硅谷最大最蓝的创投公司和科技新贵,包括了硅谷教父Peter Thiel的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它应该如何进行流动性管理?既然美联储利率是零,那么就都买全世界最安全的资产——短期美债吧。还可以吃点利息,挣点小钱。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21年底,美国通胀开始大幅飙升,美联储货币政策开始拿捏不住,短端美债收益率同时开始大幅上扬,导致了美债2022年的暴跌是1800年、两百多年有史以来之最。突然,全球最安全的资产变成了风暴之眼(如图)。
图自作者
此刻,硅谷银行账上的美债持仓开始血亏。即便是还没有卖,记账上也需要以市价来计算mark to market。硅谷的市价计价的损失已经超过了其股本总额。评级公司一刻也没有耽误,开始准备下调硅谷银行的评级。
但存款利率依然接近零,美国老百姓也不想就这么眼睁睁地被收割,开始把银行存款取出来买现在收益率已经接近4%的货币基金。如果硅谷银行大幅上调存款利息,那么它的利差收入就会减少,还要支付额外的流动性。这时,硅谷发现自己进退维谷。
硅谷的投行高盛看到了这个佣金机会,开始建议硅谷卖掉一部分美债组合,同时卖22.5亿美元的股票以补充资本金。这个主意,真是馊得不能再馊:融资路演时被迫披露的数据显示,硅谷的客户在大规模取钱,硅谷的存款大量流失。如果不是路演披露,本来市场并不知道详情。现在市场认为硅谷快破产了,更加速挤提,然后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由于硅谷都是大客户,存款远超25万美元,因此硅谷银行95%以上的存款不适应于美国存款保险上限25万美元的保护条款。
因为有很多其它地方性银行在使用类似的手段进行现金管理,在美债短端收益率飙升的今天,它们必然面临着同样的风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一厢情愿地认为美联储将很快停止加息。显然,屁股决定了他们的脑袋。
当然,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于美国银行业的影响。鲍叔最近总是说,要“全面考虑数据 the totality of data”。昨夜,市场出于避险需求躲在美债短端,收益率开始大幅下降。
很多人继续对于美债收益率曲线历史性倒挂不以为然。其实,收益率曲线的倒挂就是一种风险的扭曲。这种形态是不可能持续的。而它的扭转,必将天崩地裂。虽然长期风险稳定,但是短端风险的高企。而我们需要活过了短期,才能看到长期。
“但这种长期预测对于当下毫无帮助。长期,我们早死了。经济学家这工作太容易了,太无用了。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总会过去,之后大海又将重归平静。” ——凯恩斯
第二个雷曼?
现在,全球市场的担忧在于:硅谷银行是否会被救济?许多砖家奔走相告,称如果美国监管不出手的话,硅谷就会成为第二个雷曼,扳倒整个美国金融系统。还有要求美联储重新开闸印钱,尽管如果再印,美币很快会变成冥币。
在周一前,市场需要看到三个救助的措施:1)低于25万美元的小储户得到全额的偿付;2)高于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上限的储户获得部分偿付,并保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视乎硅谷银行资产的出售变现情况,这些大储户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偿付(比如80%);3)让美国四大银行之一接手硅谷银行。
如果可以出台这些措施,或者至少可以承诺大部分措施,并指出化解硅谷银行破产的路径,那么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信心将逐步恢复正常。
然而,现在棘手的是,硅谷银行只有不到3%的储户存款余额低于25万美元。其它都是又大又蓝、盛极一时的硅谷创投公司,包括红杉资本、Paradigm、a16z,高榕资本等。很多硅谷公司涉及的资金高达几亿到几十亿不等。怪不得硅谷被接管前,挤提规模达400多亿美元。在这样的挤提压力下,基本没有银行可以存活。
如果FDIC美国存款保险委员会独力难支,那么美联储、美国财政部是否能够像当年贝尔斯登、雷曼时期那样力挽狂澜?
遗憾的是,美国的法律很可能不允许。如果美联储要出手,硅谷危机必须符合“系统性危机systemic risk”的定义 ——但现在的硅谷显然与当年贝尔斯登、雷曼倒闭的影响不一样。美联储的干预必须是有“广泛基础的broad-based”,而不能仅仅让某个公司受惠。同时,美联储不能干预一个已经被接管了的破产公司。美国财政部也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国会立法批准的钱,现在巧妇无米。
所以,最后看来还是要FDIC一个人扛。我以上提出的拯救硅谷的措施,第一条关于小储户的很容易做到。第二条关于变卖硅谷资产来偿付大储户的步骤已经开始。据闻,已经有对冲基金出价60-80%去买硅谷银行的存款。如果在此危难之际,硅谷资产可以变现60-80%,那么在美国市场恐慌缓和之后,价钱应该会更高。毕竟,美国国债每天交易6500亿美元之多。而第三条关于大银行接手,似乎暂时还没有消息。
(本文发稿之前传出消息:当地时间3月12日,美联储、财政部、FDIC发布联合声明称,从3月13日周一开始,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在周五VIX隐含波动率飙升近30%之后,国际市场的情绪开始缓和,海外市场差价合约甚至略升。与硅谷密切相关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回到两万以上,美元稳定币经历了过山车行情之后,重新回到1附近。这些数字货币对于系统流动性是最敏感的。(如图)
图自作者
美联储会因为硅谷银行而再次开闸放水吗?其实,硅谷的破产恰恰是美联储无节操放水、直升机撒钱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储蓄户存款暴涨造成的。如果再次以硅谷为借口印钱,那么美联储仅有的一丝信用,也将随风而逝。
当年雷曼倒闭的时候,资产规模达6400亿美元,关联衍生品合约规模几万亿美元,确有雷霆万钧、一发全身之势。而这个周末的硅谷银行,资产规模2200亿美元,还持有大量的、流动性很好的美债。
如果说两个故事有什么雷同之处,那么就是硅谷银行现在的首席内务官是当年雷曼的首席财务官。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放倒了美国两家最大的银行,真是美国金融系统的灭霸。
- 原标题:硅谷银行 —— 当美债变成了血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汇丰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
2023-03-13 16:14 观网财经-海外 -
探访浦发硅谷银行北京分行:可正常开户,需许可才能进入
2023-03-13 14:25 -
美联储出手托底、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拉升,但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2023-03-13 14:11 观网财经-海外 -
营收净利双降、高度依赖两大房企,时代装饰再闯IPO能否“圆梦”?
2023-03-13 11:19 观网财经-金融 -
硅谷银行破产,多家中企回应存款情况
2023-03-13 07:41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潘石屹回应传言
2023-03-12 19:20 网络谣言 -
避免“灭绝级事件”,超100家风投公司呼吁限制硅谷银行倒闭影响
2023-03-12 19:09 观网财经-海外 -
多地公积金政策有变!可做购房款、商转公、带押过户…
2023-03-12 17:18 观网财经-房产 -
个税新一轮改革酝酿中
2023-03-12 14:20 -
中国软实力崛起势不可挡,正如《流浪地球2》的那句台词…
2023-03-12 08:28 这就是中国 -
年收入首破万亿,京东却笑不起来
2023-03-11 22: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硅谷银行突然破产,雷曼时刻又要来了?
2023-03-11 17:43 观网财经-金融 -
泽连斯基:仔细研究将俄更名为“莫斯科公国”的可能性
2023-03-11 16:55 乌克兰之殇 -
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日本想了一百多年
2023-03-11 08:43 -
燃油车即将沉沦?湖北补贴七品牌,合资车企大降价
2023-03-11 08:26 观网财经-汽车 -
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
2023-03-11 08:21 -
“百年历史“赤藓糖醇:指控无根据,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2023-03-10 18:14 -
将时鲜做进预制菜,中国农村振兴的拐点?
2023-03-10 16: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通快递再回应做空:对指控开展独立调查工作
2023-03-10 16: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田轩代表:建议在资本市场设立举报人制度
2023-03-10 14:44 股市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