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海波:城乡关系中的乡村就业,应考虑80%的农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贺海波】
近几年,乡村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比较热门的话题聚集在农民工与各类人才返乡,如今年7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等。
但是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我国当前还有8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领域转移,如果考虑到人口变化与科学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要到2035年才能将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
如何看待农民工返乡与再就业?当前乡村就业有哪些结构性特点?如何从城乡关系来理解乡村就业?以及,需要重点关注什么?笔者将结合近些年在全国不同农村地区的调查经验来分析。
此前,“在农村挣一万元要多久?”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图自视频)
农民工的分化及返乡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西部农民开始大规模到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到2022,全国农民工有近3亿。
按东中西部及东北部四个地区来看,近3亿农民工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流动到东南沿海,但是省内流动占58.9%。也就是说,农民工返乡或在省内就近务工已成主流现象。
就在发达地区调查来看,少数农民工分化出来留在当地,一些农民工因地区发展和市场排斥等原因被迫返乡。
2018年暑期,笔者与研究团队在广东某村调查时发现,该村已经就地城镇化了,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村人口,村内共有大小企业99家,其中大约有10余家是从湖北、江西等外省来务工者开办的。这些转变为当地企业老板的外来务工者一般都在2000年左右就到此打拼,与当地人接触后熟悉起来,掌握了企业运转的规律,在恰当时机接手企业,华丽转身为小老板。在浙江温州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外地农民工接手当地服装、玩具等工厂当起了小老板。
这些属于农民工中的精英份子,积极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上层结构之中。而大多数农民工没有那么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或者根本没有进入当地上层经济结构的想法,或者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们勤扒苦做,最后随着劳动力市场萎缩与转型,很大一部分不得不返乡。
首先是沿海地域性发展的排斥。
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沿海东南不同地区对本地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定位,也因此对于外来劳动者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2016年7月笔者与研究团队成员在东部K市调查时,发现S村有大约四、五百名外来者,其中安徽人较多,主要从事种植业。有一位包了300亩种水稻,有两家承包了250亩地种草皮,有五至六人合伙承包了300亩地种芦笋,一户转包了100亩种水稻,其他的都是小规模种植或者打零工,如有一家三口承包了14亩多地种绿叶蔬菜等。但是K市当时正在搞“减量化活动”,即要减少落后产能与低端劳动者,并且在三个月内就将很多河南人、安徽人和山东人“请”出K市,其中安徽人一部分转移到临近Z省去种绿叶菜,一部分返乡了。
其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排斥。
2022年7月份笔者在东部沿海Z省B镇调查时,发现当地工厂很多都正在搞转型升级。我们调查了一家制衣公司,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公司改进的一台最新的机器,说是给缝纫机设定好程序后,没有任何缝纫技术的工人将布料放到平台上,就可以自动做成一件衣服,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服装业本来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转型升级也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了,开始排挤外来务工者。
最后是务工比较收益降低的排斥。
2022年在沿海Z省T镇调查中访谈了一位来自湖北的务工者,他说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到沿海打工了,已经20多年了,但是现在做不下去了,准备返乡,主要是工作机会减少了,要与当地人争工作,工资没有上涨,而房租等生活成本却涨得厉害,在外务工一年,扣除生活成本和往返交通费等支出后的所剩,比在湖北老家附近务工的收入还低一点,何况在家还可以与家人团聚,照顾老人和孩子。
从上述可见,近些年来,随着沿海经济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中西部务工人员返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趋势。农民工流动的大数据也表明留在本省或在家乡附近的务工者越来越多。
- 原标题:贺海波:城乡关系中的乡村就业,应考虑80%的农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抵达北京
2023-10-16 07:42 一带一路 -
公办教师调入镇政府工作30年,退休时才发现属非编制人员
2023-10-15 21:55 -
聆听世界声音!31位国际经济界大咖共话上海新机遇丨全球高管看上海
2023-10-15 16:46 老外讲故事 -
全球高管看上海丨雅各布·沃伦伯格:祝愿上海成为中外来客都渴望留下并为之贡献的城市
2023-10-15 16:44 老外讲故事 -
杨利伟:登月航天员将从执行过飞行任务航天员中选拔
2023-10-15 16:19 航空航天 -
国美APP弹窗辱骂创始人,称黄光裕兄妹拖欠工资
2023-10-15 16:11 -
中国中免董事长李刚逝世,上任仅8个月
2023-10-15 16:09 -
《求是》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3-10-15 15:12 -
“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回应来了
2023-10-15 14:44 -
神舟十七号计划本月发射
2023-10-15 14:09 航空航天 -
商务部:对美、日产氢碘酸发起反倾销期终复审调查
2023-10-15 11:24 -
河南一玉米地遭哄抢?官方通报
2023-10-15 10:59 -
官方通报“K5133次旅客列车脱轨”:车上人员全部平安
2023-10-15 10:08 -
多地土拍规则调整:重回价高者得,取消限价会成趋势吗?
2023-10-15 10:03 观网财经-房产 -
伊朗外长会见哈马斯领导人
2023-10-15 09:50 巴以恩仇录 -
普京: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强迫,而是提供机会
2023-10-15 09:24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4星
2023-10-15 09:23 航空航天 -
苏州警方通报“公交起火致2死5伤”:发帖人用AI生成不实图文
2023-10-14 22:36 网络谣言 -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2023-10-14 18:24 聚焦三农
相关推荐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7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52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95“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