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阳:对俄罗斯来说,高加索火药桶的引线该怎么拆?
三、北高加索区域安全问题的根源与展望
当今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发展,以及内外形势的变革引发了深刻的危机,并直接导致了安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激增。这种现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得异常严重,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著名“世界历史火药桶”之一的北高加索区域以完全和平的方式“置身之外”是几乎不可能的。近几十年来,这里出现了传统主义的爆发,并伴随着暴力的激增,这使得该区域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和复杂。
北高加索地区安全问题的广泛存在和不稳定因素的持续升级,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不仅涉及内部因素,还包括外部因素,这两类因素共同体现了历史上的规律性。在北高加索并入俄罗斯版图的历史进程中,这里的社会一直坚守着传统主义,同时,这片土地在地缘战略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共同的自然环境塑造了北高加索人民的生存资源、生活保障技术,并深刻影响了社会系统结构的形成。因此,高加索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总体的社会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类型和统一的社会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共享着一种世界观、价值取向体系、心理素质、传统习俗、信仰以及社会关系形式和规范。正是在这个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里,孕育出了共同的高加索社会文化原型,这种原型决定了集体社会主体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这个主体在高加索文化条件下所赋予行为的意义。
从宗教问题来看,历史上,基督教一直未能在北高加索地区扎根,特别是其宽恕精神未能深入人心;相反,“血亲复仇”习俗却在这一区域里广泛流传。而伊斯兰教的传入其实并未带来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更没有成为唯一的“思想调节器”。它更多只是作为一种补充,通过所谓的宗教思想理论来“神圣化”了民间伦理道德,“合理化”了传统的“好勇斗狠”的思想动机。因此在安全问题上,宗教的影响其实是相对较小的,而传统思想和习俗的动因则更为显著。
而高加索地区居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显然受到了高加索战争的影响。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任何思维方式都有其惯性,即使传统思维方式的来源被摧毁,也不会导致这种思维方式迅速消失。更可能的是,这些特性会逐渐消失或被整合到另一种思维系统中。更准确地说,不是高加索战争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高加索山地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东斯拉夫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趋势,以及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共同导致了高加索人思维方式上的细微、缓慢的变化。
即使在20世纪,北高加索地区的绝大部分人们仍然坚持传统,并保留了社会结构中的许多古老元素。持续的古老与现代冲突在整个时间段内产生了社会紧张局势,尤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尤为明显。北高加索的许多社会结构和社会传统在沙皇时期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联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演变。但苏联政府的“驱逐”政策为被驱逐的民族树立了一个“共同敌人”,反倒有助于他们保留并强化自身的一些文化传统。随后的行政区域重组成为了区域关系复杂化的新因素,也增加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由于俄罗斯国家在后苏联时期的第一个十年中无力在北高加索地区保持对绝对权力的管控,使得国家的合法统治遭到了严重削弱。一些传统社会组织,特别是氏族-亲属关系组织体系取而代之,并复兴了许多传统的甚至“前现代”意味浓厚的习俗。因此,扎根的传统主义文化决定了北高加索地区安全威胁的区域特色:形式多样且难以根除。
这种现象的特殊特点也源于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历史上,北高加索对于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来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策对象。它最大的战略价值在于提供了进入外高加索的通道,使帝国能够在该地区行使权力。而新的现代地缘政治局势,一方面让俄罗斯“损失”了部分领土和资源,但也在高加索地区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创造了另外一些机遇。例如,独立的外高加索国家充当了某种“缓冲区”,有助于缓解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的潜在矛盾冲突。
外高加索独立国家的出现,质变地改变了北高加索的局势。如果说在19世纪和20世纪,它可以说位于国家的“后方”,那么现在它则成了国家的“前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这一地区承担了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曾在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间分散的地缘政治“负载”,也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俄罗斯的“名片”和“脸面”。
在现代情况下,解决俄罗斯在北高加索地区面临的安全威胁任务也变得极其复杂。如果在19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中,俄罗斯帝国面临的是南北封闭的山地飞地的抵抗,如今的问题则在于一个从南面事实上开放的山地飞地。这一困难因格鲁吉亚边界对于民族分裂主义者和恐怖分子仍然开放,且格鲁吉亚当局对俄罗斯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模糊立场而持续加剧。
地缘政治侵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俄罗斯及其周边区域而言,战争作为主要的“传统”工具广泛出现。然而,自核武器问世后,直接军事侵略几乎变得不可能,其他形式的侵略手段开始广泛应用,其中宗教扩张和民族吞并占据了重要位置。
过去十年的趋势是,将政治化的伊斯兰教扩散到其传统存在区之外。激进的伊斯兰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达吉斯坦和车臣扎下了坚固的根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这些共和国一直是北高加索地区伊斯兰化程度最高的,那里以绿色旗帜领导的政治运动传统悠久。然而,新瓦哈比主义是该地区已然出现的更为激进的宗教倾向。自1999年8月达吉斯坦事件后,新瓦哈比主义变得极端激进,并积极利用恐怖主义实践来达到政治目的。
因此,需要强调,历史上在北高加索地区形成的抢劫制度、以出售或获取赎金为目的的绑架行为、历史上的发动圣战号召等因素,在现代条件下已经转变为内生和外生因素,使得当地原先存在的暴力恐怖主义组织作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试图作为非系统性地缘政治参与者扩大其影响范围,将这一地区变成一个伊斯兰主义飞地,成为国际恐怖分子、武器和毒品贩子的避风港,由此成为北高加索地区以族群宗教恐怖主义为代表的安全威胁升级的条件。
在这种局面下,改善地缘局势、应对安全威胁的举措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行为本身的打击上,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该地区安全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政府能否剥夺恐怖分子的社会基础,并在北高加索实现经济良性互动、社会治理稳步提升、以及思想文化的凝聚和引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的根本性安全问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廖一恒 
-
欧尔班建议欧盟就乌和谈问题与中国沟通,外交部回应
2024-07-19 15:58 乌克兰之殇 -
林剑:美国靠欺骗在国际社会‘带节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2024-07-19 15:56 中美关系 -
-
北约讨论“收回中国在欧基础设施项目”,外交部:毫无道理
2024-07-19 15:48 -
“特朗普胜选几率加大,美盟友考虑重调对华政策”
2024-07-19 15:46 观察者头条 -
美国人还以为刺杀“很不美国”?美教授翻出长长的黑历史
2024-07-19 15:00 美国政治 -
特朗普正式接受提名,演讲高呼“赢!赢!赢!”
2024-07-19 14:55 美国大选 -
搞气氛还得看特朗普…
2024-07-19 14:48 美国大选 -
七年来首次访华,加外长最新表态
2024-07-19 14:39 中国外交 -
“我为了所有美国人”、“我能站在这里全靠上帝”…
2024-07-19 11:49 美国大选 -
美驻特拉维夫办事处附近传出爆炸声:1死7伤,胡塞武装宣布负责
2024-07-19 11:31 -
“中国偷走美国人工作”?回旋镖飞了8年…
2024-07-19 11:30 美国大选 -
俄罗斯副防长率团访朝 金正恩会见
2024-07-19 10:56 朝鲜现状 -
中方对美国进口的丙酸征收反倾销税
2024-07-19 10:48 中美关系 -
菲方扣押至少79名中国公民,我使馆发声
2024-07-19 10:23 中国外交 -
冯德莱恩:欧洲铁娘子,还是“芭比娃娃”?
2024-07-19 10:17 -
越南国家主席苏林在108医院向阮富仲授予金星勋章
2024-07-19 10:15 -
“马斯克或许会劝特朗普,对中国友好点”
2024-07-19 09:56 特朗普 -
拜登最快本周末就退?
2024-07-19 08:54 美国大选 -
一个说拜登“完了”,一个说拜登“快了”
2024-07-19 08:17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55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99“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8“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5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