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朝明:中国经济增长故事中容易的部分已经结束
最后更新: 2023-12-16 09:17:46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促使中国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这被称为国内大循环或双循环经济周期。这也导致很多人都在谈论“脱钩”的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人也以愿意学习、努力工作以及创业的心态闻名。这些优秀的品质使许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可阻挡的,但与此同时,随着出口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价格。在2006年出口繁荣的高峰期,出口占中国GDP的近35%。今天,这一数字仍为18%左右。只要出口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外国消费者就会为中国做扩张(即使他们自己认为是扩张不足),而出口迅速增长。
由于出口产品能够销售,中国制造商通过不断扩大国内投资,为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换句话说,中国正处于一个黄金时代,中国企业在追求策略B的同时,有充分理由进行扩张,因为它们向比自己更富有的地区出口。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时,中国宣称,被美国征收关税的产品中有59%实际上是由外资公司在中国制造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当1978年改革开放时,中国已经没有一个资本家,所有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都必须由外资公司提供。这些外资公司还为它们在中国制造的产品提供海外市场。
与西方市场“脱钩”意味着中国企业可能不得不向那些不富有的地区销售。如图5-4所示,西方经济体(包括日本)占全球GDP的56.8%,而俄罗斯、非洲和其他地区仅占25.3%(中国占17.9%)。
西方经济体的人均GDP是其他经济体的4.5倍。鉴于中国的人均GDP最近才超过10000美元大关,这可能会急剧减少中国企业可以销售其产品的市场规模。中国市场对西方当然很重要,但要认识到在全球GDP中,西方经济体(包括日本)占56.8%,而中国只占17.9%。
未来经济增长需要企业和消费的大力扩张
从根本上说,必须使有些人的支出多于他们的收入,一个经济体才会增长。如果企业和家庭行为谨慎,在每个时期只花自己赚到的钱,那么经济可能会稳定,但不会增长。为了使经济增长,实体必须扩张——要么借钱,要么减少储蓄。
因此,经济增长需要有持续的足够多的机会,吸引企业借钱投资,或者令人兴奋的新产品不断出现,吸引消费者想要购买,即使这意味着增加负债或减少储蓄。许多因素影响着投资机会和“必须拥有”的产品的可得性,人口和生产力只是其中的两个。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取决于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和难以预测的技术创新,从而产生新产品或更有效地制造现有产品的新方法。
中国经济要想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发展,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必须进行扩张。为此,企业需要不断推出能够让消费者惊叹的和振奋的新产品。换句话说,它们必须采取策略A,尽管它们的客户较少,而且明显不富裕。这使它们的情况类似于前文提到的追求进口替代型增长模式的国家。
中国有许多公司有能力开发出令人振奋的新产品。但政策制定者面对的关键问题是,是否有足够的公司支持14亿人口的经济并推动其发展。尽管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但仍有6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或以下,9亿人的收入在2000元或以下。因此,中国仍然可以利用外国市场和策略B为这9亿人提供有报酬的就业,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对于中国公司开发新产品,政府还必须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没有知识产权,公司就不会放心地将资源投入研发。由于策略A在本质上比策略B更具风险性,金融系统将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确保这些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风险资本。实际上,中国政府将不得不实施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要求的各种政策。
虽然这些政策改革可能真的会发生,但新的环境——消费者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富裕——将比中国公司已经习惯的环境更具挑战性。因此,随着“脱钩”的进展,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战后很少有国家在人均GDP还很低的时候转向更难以实现的策略A,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一事实表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当在中国设厂的外资公司开始缩减业务,以应对其他地方的低工资(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或者面临中国制造的产品被征收更高的境外关税难题时,就必须有公司取代它们的位置,以维持产出和就业。尽管出现越来越多有能力的中国公司既能在国内生产,又能在国外销售产品,但问题是一样的:在外资公司离开后,是否有足够的公司为民众提供有报酬的就业岗位?
一个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应该有意识地努力提高国内资本回报率,以便外资公司和本土公司继续投资。只有让企业家保持扩张,经济才不会受拖累。
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来保持经济不萎缩。但是,除非这些公共工程的社会回报率高到可以自负盈亏,否则不断增长的预算赤字和维持新项目成本的融资负担最终会迫使政府减少财政刺激措施。一旦这些财政支持措施被取消,经济增长就会放缓,除非企业不断成功地推出令人振奋的新产品。
如前文所述,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中国跨越刘易斯拐点的2012年开始萎缩。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整个劳动力供给曲线在一个经济体达到刘易斯拐点的时候开始向左移动是非常不寻常的。日本和韩国都在达到刘易斯拐点后享受了约30年的劳动力增长。
日本例子的指导意义在于,预计最早将于2022年开始的总人口下降将拖累由人口增长带来的那部分经济增长。如果中国不能在人口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长势头消失前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作为社会负担不断加重的老龄化国家,可能难以实现人均GDP在2035年达到20000美元的目标。
“脱钩”并不意味着中国与西方的所有贸易在一夜之间消失。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苏联冷战的高峰期,美国和英国也从民主德国进口了大量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并在公立学校的摄影课上使用。这是因为民主德国的相机比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同类产品要便宜得多。
在财政政策的帮助下,如果没有实际的军事冲突,中国经济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然而,在人口老龄化和国内工资已经达到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水平时,与西方“脱钩”可能导致增长率大幅下降。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国想在2035年达到上述生活水平,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也没有政策错误的空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了解迄今为止哪些企业在扩张,以及未来哪些企业将会扩张。
被追赶的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如何理解与应对新现实挑战
作者:辜朝明(Richard Koo)译者:徐忠、任晴 2023年11月 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国家发改委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5份合作文件
2023-12-15 17:12 -
开启“移山打牛”项目,盒马要攻向山姆腹地?
2023-12-15 17: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同比增长7.9%
2023-12-15 16:21 -
“潜力非常巨大”,米哈游XR产业布局再加码
2023-12-15 16:04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统计局:经济运行总体恢复 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2023-12-15 13:57 中国经济 -
统计局:一线新房环比再降0.3%,上海涨0.6%
2023-12-15 10:44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家统计局:11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12-15 10:07 中国经济 -
商务部:已批准符合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的若干申请
2023-12-14 20:23 观网财经-海外 -
激烈交锋!Temu在美向Shein提起新诉讼,双方回应
2023-12-14 17:33 观网财经-海外 -
东方甄选深陷内讧,高途能否接住“泼天富贵”?
2023-12-14 17: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问九答
2023-12-14 16:52 宏观经济 -
“下一代操作系统,我们必须迎头赶上”
2023-12-14 16:42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央定调2024年经济,“先立后破”释放什么信号?
2023-12-14 11:42 中国经济 -
全球首个5G费率判决案结果出炉
2023-12-14 10:16 5G -
破局中国经济,必须先破解经济放缓的真正原因
2023-12-14 07:55 中国经济 -
小米激烈回应余承东背后,中国折叠屏竞争开始白热化
2023-12-13 18:32 观网财经-科创 -
市值一天蒸发40亿,董宇辉成东方甄选“大利空”?
2023-12-13 18: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细分领域国内第一的天富龙闯关IPO,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3-12-13 18:12 观网财经-金融 -
最科幻的一集:清华教授用AI写小说,斩获科幻奖
2023-12-13 15:04 观网财经-科创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较常住低17.5个百分点,弥补后会释放巨大需求”
2023-12-13 10:11
相关推荐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