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宾:软法治理与“一带一路”法治化和全球化
最后更新: 2022-07-21 08:02:02这些数量众多的软法文件,应以何种逻辑类型化,形成一个完整且开放的体系?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罗豪才教授曾把行政法分为组织法、行为法、救济法三大板块;笔者曾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法律研究分为公司治理、业务标准、争端解决三大板块。本文在“一带一路”软法治理实践基础上,主张“一带一路”软法体系应由参与主体、业务标准、争端解决三大板块组成。“参与主体”(entity law)的划分依据是“一带一路”软法文件的签署主体数量和特征,进一步分为四个部分:双边软法,多边软法,多利益相关方软法,以及单边软法。“业务标准”(operational standards)的划分依据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所需关注的高标准,细分为三个领域:债务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以及廉洁丝路。“争端解决”(dispute settlement),指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并行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带一路”治理体系以软法为主体和特色,但并不排斥硬法。这些硬法是指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签署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专业领域协议。它们可能源自“一带一路”软法文件的授权;也可能不依赖于“一带一路”软法文件,又以以下三类为代表。第一类是区域贸易协定。我国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自贸区网络,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积极开展贸易协定谈判,标志性成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二类是投资和税收协定。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沿线54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第三类是人员流动协定。我国与巴基斯坦、俄罗斯、菲律宾、塞尔维亚等“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这三类协定都是具有硬法性质的国际条约,被视为广义的“一带一路”法律框架组成部分。
2019年1月16日航拍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新华社记者 吴鲁 摄
四、小结与展望
软法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不以硬法作为唯一出路。“一带一路”软法路径的选择,确实为其取得今日之成就起了关键作用;今后“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也有赖于软法路径的坚持。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对于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深化与现行国际秩序的兼容互济关系。国际上有一种提法,认为中国有意借助“一带一路”构建中心辐射型国际关系,与美西方主导的传统国际秩序分庭抗礼,并对后者构成威胁甚至颠覆。但是事实正好相反。
“一带一路”软法文件主张与现有国际秩序的兼容关系,举例为证。第一,明确支持二战后建立的传统国际秩序,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第二,明确要求基于现行国际秩序发展“一带一路”,不另起炉灶。第三,明确把 “维护和促进既有的双边合作机制及双方共同参与的多边机制”列入合作原则,要求“一带一路”不应影响双方“在其他条约项下或作为有关国际组织成员所承担的权利与义务”。不仅如此,“一带一路”还赋予传统国际秩序新的内涵。例如把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把亚投行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作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多边平台。此外还在一些专门领域形成固定合作机制,包括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
其次,推动“一带一路”符合高且可行的标准。“高”是指符合国际最佳实践;“可行”是指兼顾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差异化需求和有限的能力。“高且可行”标准,在哲学上遵循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实践上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行高且可行的标准是中国式多边主义(Chinese Multilateralism)的重要创新。
近年来,笔者在反思美式多边主义时提出“中国式多边主义”概念,认为“中国式多边主义”是对美式多边主义的扬弃。也即,发扬后者“规则导向,倡导最佳实践”的优点,同时抛弃后者“无视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差异化需求和有限能力”的不足。高标准必须能落地、可执行,为此一要避免机构官僚化,防止资源浪费和繁文缛节;二要避免过度程序化,防止无限期拖延和效率低下;三要避免一刀切,防止所有项目适用一套做法。
日前,由孟加拉国投资,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大桥院参与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中铁工业参建的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
最后,探索“一带一路”多边机构化。“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作为专门的多边合作平台,尚无专门的秘书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机制化发展。目前,国家发改委设有“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外交部设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联络办公室。应考虑整合两个办公室资源,升级为运营更为独立、职能更为全面的“一带一路”秘书处,增强“一带一路”国际属性。秘书处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为抓手,推动成员国轮流申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秘书处作为一个多边开发组织,应当是成员驱动型的,类似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各成员在秘书处框架下商讨决策,有效淡化现有工作机制的中方控制色彩。秘书处还可设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广泛处理涉“一带一路”的条约解释争端(政府之间)、投资仲裁(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和商事争端(企业之间)。
多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实力持续上升,美国国力相对衰落。为了挽回霸权,美国并未聚焦于“做强自己”,却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打压别人”,导致国际合作困难重重,全球化遭遇逆流。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使得逆全球化雪上加霜。“一带一路”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其前途命运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 “一带一路”还有全球化前景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全球化的动力。科技和资本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没有变,携手合作的愿望也不会变。个别国家开历史倒车,“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要有勇气、有定力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一带一路”治理体系作为具有上层建筑性质的制度框架,不仅顺应全球化大势,而且极具包容性。借力共商共建共享这一“黄金法则”,“一带一路”法治化、多边化、全球化相辅而行,推动“中国倡议,世界共享”愿景落地,促成全球治理变革的新的标志性成果。
(本文节选自顾宾最新论文《软法治理与“一带一路”法治化和全球化》,原文近3万字,载《外交评论》2022年第4期。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 原标题:软法治理与“一带一路”法治化和全球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福州一幅地出让要求“现房销售”,多地早有试点
2022-07-20 22:31 观网财经-房产 -
北京两家涉事必胜客餐厅被立案调查
2022-07-20 20:11 -
工信部:上半年多晶硅全国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
2022-07-20 19:29 观网财经-科创 -
500万元和解费,员工质疑宁德时代滥用竞业协议
2022-07-20 18:23 观网财经-汽车 -
华为再次发债40亿,年内融资额已超去年两倍
2022-07-20 18:20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加大对电商平台“砍单”“抽奖”等检查力度
2022-07-20 18: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裁员400多人后,奈飞业绩回暖?
2022-07-20 17:23 观网财经-海外 -
金融危机时都没见过:不爱股票爱现金,美国投资者在悲观中躺平了
2022-07-20 16:17 观网财经-海外 -
12年来首次持仓跌破万亿!中国对美债失去信心了吗?
2022-07-20 15:44 观察者头条 -
郑州将设立地产纾困基金
2022-07-20 15:37 观网财经-房产 -
伦敦进入“重大事件”状态
2022-07-20 13:38 -
郑州银行称预售资金拨付“听招呼干活”,房管局回应
2022-07-20 11:11 观网财经-房产 -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能回归合理区间
2022-07-20 10:58 -
泽连斯基“绝不接受”后,特鲁多:我们没做错
2022-07-20 10:19 乌克兰之殇 -
背着440亿美元的官司,马斯克却在希腊度假
2022-07-20 09:57 -
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2022-07-19 18:30 -
马斯克能控制大脑了?专家:这个技术并不新颖
2022-07-19 17:38 -
世纪佳缘“失联”高管已被拘留,大股东复星主动报案并透露原因
2022-07-19 16:45 大公司 -
佩洛西计划8月窜访台湾,中方:一切后果由美方负责
2022-07-19 15:45 中美关系 -
国产开源数据库发行版获规模商用,已有国有大行完成核心替代
2022-07-19 14:11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24“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39“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2“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