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尔南多·瓦拉达雷斯:七项成果八个问题,一次“心不在焉”的气候会议?
八个问题:成果较少,未达预期
对损失和损害提供援助
大会重点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的表现上,这些表现被总结为“损失和损害”,这反映了我们无力改变目前80%的能源都要依赖化石燃料燃烧这一问题。我们本应关注如何才能够阻止发生产生更多的损失和损害,但是我们却只能讨论如何对那些损失最多的国家给予补偿。
另外,那些发达国家到现在都还没有提供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多年前承诺的1000亿美元年度财政补助,更何况,早在去年格拉斯哥COP 26大会上,该资助就已经显得尤为紧要了。关于金融援助上还缺乏具体清晰的规定。在大会的最后一刻,也可以说是在倒计时之际,大会才匆忙粗略地达成了相关主题的部分协议。
哪些国家出资、资助哪些国家这一重要问题将搁置到下一年大会重新考虑。由于缺少现成资金来源,损失及损害的援助承诺将主要用来完成“全球盾牌”计划(由G7集团和近60个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启动,旨在为受气候灾害的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初始资金超2亿美元。)和联合国全球气候预警系统,另外投入部分资金建设了圣地亚哥损失和损害网络以及开展了各个国家中的某些特定项目。大会做出了提供3.4亿欧元经济援助的新承诺。
说到做到?
最令人失望的就是G20国领导人在COP27中并没有履行他们对大会的承诺。他们在会议中称,“我们对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宜必须树立更强的雄心壮志”,并重点讨论损失和损害的金融援助机制。但大会缺乏具体可行的内容证明了,发达国家认为地缘政治、能源、经济危机的到来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打破承诺的借口,而不是他们加快缓解气候变化携手合作的理由。
化石能源与自然生态
在沙姆沙伊赫达成的协议中并没有谈及气候变化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对大自然的破坏。基于格拉斯加COP26达成的逐步减碳的号召,这一次COP27的与会国并未就逐步削减化石燃料使用达成一致。究其原因,是该会议根本就没有将削减化石燃料作为讨论话题,同样的,各国对化石燃料财政补助也没有成为会议焦点。既然各方商讨的中心话题并不包括这些主题,那么气候行动主要目标讨论几乎没有多少进展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能做到控制气温上升在1.5℃吗?
尽管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气候变化冲击,而这当然也会影响政治、经济以及加剧国家间紧张局势,但我们在减少排放方面仍显出了捉襟见肘之态。由于我们未能解决气候变化的根源问题,支持援助机制比如说损失损害支援资金将会在未来有更多的需求,欧洲的严重干旱和热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的洪涝灾害以及美国的旱灾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论点。
COP27决议中提到了COP21巴黎气候大会提出的1.5℃气温控制提议,但是COP27决议仅仅对这一目标表示赞同、并没有提出相关路径或者计划来达到这个目标。另外,也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人在会中割裂与化石燃料行业的联系。
哪些是出资国,哪些是收资国?
自从1992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一定义形成以来,印度和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二。欧盟和美国都希望这一现实状况能够反映在资助计划中。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生产国——则认为最好尊重历史上1992年的定义。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协议的达成,但相信这一争议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得到解决。
非洲仍未加入转型队伍
大家此前可能认为此次COP是更多与非洲相关的,但是事实上,此次大会并没有产生提供给易受气候变化灾害影响国家——不论是非洲国家还是其他国家——的资金援助,很多具体事宜都留给了2023年的COP28,因为许多国家都在敦促大会增加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但是目前毫无具体措施。
今年,非洲国家肯尼亚因气候变化和次季节性降水而遭遇严重旱灾(图源:IC PHOTO)
人权问题
在整场会议中,COP27的主席团因人权这一焦点话题一直处于高压紧绷状态。公民社会发展空间以及气候行动的紧密连接在此次大会话题中尤为突出。毋庸置疑,此次会议结束之后,在埃及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保护以及提升人权的斗争仍有很长的奋斗之路要走。
化石燃料相关利益游说者
636名化石燃料行业“说客”和英国石油公司(BP)、皇家壳牌石油公司(Shell)、法国道达尔石油及天然气公司(Total)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的总负责人在走道里来回走动,极欲展示自己的环境资质证书,他们出现在那里只有一个目的:能源转型势头不可阻挡,而对他们的生意来说这明显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是,来年化石燃料行业以及政府中的化石燃料赞助者仍有可能在转型进程中保持其影响力。信息差将会成为他们进行游说活动的关键武器。我们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俄罗斯否认从扎波罗热核电站撤出
2022-11-29 07:5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57143例、死亡280例
2022-11-29 07:20 美国一梦 -
美俄推迟核武协议协商
2022-11-29 07:13 乌克兰之殇 -
乌方称已收到英国交付的“硫磺石-2”型导弹
2022-11-29 07:03 乌克兰之殇 -
世卫组织:将猴痘更名为“M痘”
2022-11-28 22:48 -
福奇:美国“肯定”仍处于新冠疫情之中
2022-11-28 22:09 美国一梦 -
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新武器,射程可达150千米
2022-11-28 21:31 乌克兰之殇 -
“我要在火星插上韩国国旗纪念光复100周年”
2022-11-28 19:34 半岛火箭 -
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举行会谈:早日开通互联互通新通道
2022-11-28 19:11 中国外交 -
“欧洲意识到,美国已占据从欧洲吸走投资的绝佳位置”
2022-11-28 17:02 欧洲乱局 -
国务院发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九次排除延期清单
2022-11-28 17:00 中美关系 -
巴基斯坦欢迎土耳其参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建设,中方表态
2022-11-28 16:34 中国外交 -
加拿大印太战略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赵立坚:已提出严正交涉
2022-11-28 16:26 中国外交 -
外交部:中国对斯里兰卡投资融资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
2022-11-28 16:23 中国外交 -
李克强会见蒙古国总统:加强煤炭等能源开发合作
2022-11-28 15:57 中国外交 -
日本公明党党首寻求明年访华,想为中日关系“再铺路”
2022-11-28 15:57 中日关系 -
基辅市长回怼泽连斯基
2022-11-28 15:29 乌克兰之殇 -
英国一议员家族曾是奴隶制“大户”,巴巴多斯政府寻求赔偿
2022-11-28 14:26 不列颠 -
“德国议会进入冰河世纪”
2022-11-28 14:21 -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将访华
2022-11-28 14:05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74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19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55“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