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超:想以越南为支点?美国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更新: 2025-04-30 08:32:00经济合作利益捆绑效果渐显疲态
美国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1195亿美元),英特尔、苹果等企业将越南纳入全球供应链,试图形成“利益共生”关系,通过投资与贸易绑定越南。但美国两党政府对外政策反复无常,导致靠市场依赖和产业转移产生的经济拉拢效果甚微。
拜登政府时期,推动越南加入IPEF,宣称加强半导体、清洁能源合作,但实际投入有限。除了高端产品外,越南对美技术依赖度并不高,关键领域仍依赖中日韩。因此,虽然美国拉越南加入“印太经济框架”,但虚妄承诺让越南感觉口惠而实不至。
加之,特朗普无差别关税政策对越冲击不小,但越南早有防备。越南学者阮常凉在2024年11月7日接受越南《观察者》电子杂志采访时就先验性预测到这一点,他建议:
“如果特朗普胜选,可以被视为是扩大越美贸易规模的重要催化剂,甚至可能形成美国、越南和中国之间的特殊贸易三角。此外,为了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美国可能会加大(对越)投资,与中国相抗衡。越南在这种竞争关系中有机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越南企业应当主动建设积极的预警机制以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制定战略应对其他合作伙伴的商品受阻并进一步深入美国市场。与直接受保护政策范围内的美国商业伙伴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将帮助越南企业精进技术、接触新的商业模式并有效适应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壁垒。”
越南也一直坚持“去美国化”战略突围。一方面,越南以多元合作对冲美国经济风险,首先越南积极推动融入国际战略,区域一体化加速。越南积极加入RCEP与CPTPP,2025年对欧盟出口增长12%,对印度出口增长18%,客观上稀释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另一方面,越南推动“工业4.0”计划,实现产业链自主升级,吸引日本投资半导体、韩国投资电动汽车,减少对美国单一路径的依附。美国经济合作缺乏实质性让利,越南以“多边嵌入”策略破解捆绑,使美国“印太经济轴心”构想沦为纸上谈兵。
越南富布莱特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杜天英俊提出的应对策略指出,“需要加大对支持工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本地化率,逐步掌控价值链。过度依赖进口原材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使企业容易受到外部变化的影响”。他提议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应对方案,加强预测和战略规划。
越南总理范明政更明确表态“不能损害其他市场利益”。 越南政府新闻网
美国对越价值观输出“水土不服”
首先,越美关系仍存历史伤痕与信任赤字。美国试图以文化软实力消解越战记忆,开启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危机公关”。美国承诺协助清理越战未爆炸弹,并炒作“民主价值观”拉拢越年轻群体,但越战“橙剂”遗毒仍不时引发民间强烈反美情绪。
而且,美越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天然隔阂,越南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拒绝“文化渗透”,将“反和平演变”列入应对四大危机措施之一,对美式“民主推广”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越南在革新开放中一直强调“革新而不变色,融入而不融化”,提高本土文化认同,以传统文化与实用主义抵御外来文化渗透。
越南善于将柔性外交策略与民族韧性结合,既接纳外资又不失主体性,如允许星链落地但严格监管数据主权,夯实“竹式外交”的文化根基。越南拒绝与市场经济全球化完全对立的价值观,确保经济和文化并行发展,经济不破坏文化,文化也不阻碍经济发展。
越共先后创建中央军委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和平演变”指导委员会(简称94指导委员会)、中央理论委员会609指导小组、文化-文学-艺术领域反对“和平演变”的中央213指导委员会等机构,专门从事反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作。
再次,倡导文化外交多样化、多元化。越南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而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竞争意识。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使得美国的价值观输出在越南社会中难以被广泛接受。
越南积极参与东盟等多边合作机制,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平衡外部文化影响,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文化输出。越南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采取实用主义态度,选择性地接受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元素,同时拒绝可能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的内容。
基于以上三点,美国文化渗透因历史包袱与本土认同双重阻力收效甚微,越南以文化自信筑牢战略防线。
结语:霸权逻辑的破产与多边主义的胜利
美国以越南为抓手搞地区对抗的图谋遇挫,本质是霸权思维与区域现实根本冲突的必然结果。这是由于二者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使然,美国追求“绝对安全”与“单极秩序”,而越南乃至东盟国家奉行“对冲战略”,拒绝成为大国博弈棋子。
全球化裂变下,供应链区域化与文化多元化不可逆转,美国“小院高墙”政策违背经济规律与亚太地区民心所向。越南的案例表明,中小国家完全可以通过灵活外交与多维合作,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美国若继续固守霸权逻辑,不仅难以实现“印太战略”目标,反而将加速自身影响力的衰退。未来亚太秩序的构建,必将是多边主义与共同发展的胜利,而非某一强权的独角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例行巡航:情况尽在掌握
2025-04-30 07:10 南海局势 -
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金正恩观摩
2025-04-30 06:37 朝鲜现状 -
美国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致2死1伤
2025-04-30 06:33 美国一梦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2025-04-29 23: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2025-04-29 22: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2025-04-29 22: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2025-04-29 21: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2025-04-29 2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菲军方宣称正与台湾商谈“国际合作”,中方回应
2025-04-29 19:00 台湾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2025-04-29 18:58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2025-04-29 18: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2025-04-29 17: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向菲方严肃交涉
2025-04-29 17:07 南海局势 -
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大选,中方回应
2025-04-29 16:42 中国外交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2025-04-29 16:30 -
印巴交火,中方是否计划介入?外交部回应
2025-04-29 16:15 印巴冲突 -
美财长称应由中方缓和关税战,中方驳斥
2025-04-29 16: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2025-04-29 16: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至今仍有日遗化武残留在中国国土,外交部回应
2025-04-29 16:02 中日关系
相关推荐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44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06“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95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