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超:想以越南为支点?美国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更新: 2025-04-30 08:32:0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冯超】
今年4月30日是“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纪念日,越南政府不仅向昔日“战友”中国、老挝和柬埔寨发出阅兵邀请,还邀请包括“化干戈为玉帛”的美国等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和平运动和反战运动人士参加。
然而,特朗普政府却以“避免纪念活动干扰执政百日焦点”为由,禁止驻越大使等外交官参与相关活动。这一荒唐决定不仅撕开了美越历史伤疤,更折射出美国以越南为支点推进印太战略的深层困境:军事拉拢虚张声势,经济捆绑漏洞百出,文化渗透水土不服,最终沦为一场“竹篮打水”的闹剧。
自2017年11月5日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构想以来,美国试图通过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维度手段重塑亚太秩序,并将越南视为关键支点之一。然而,历经近十年的博弈,美国以越南为抓手推进战略的尝试屡屡受挫。从高关税的贸易战到军事合作的虚张声势,从经济捆绑的失败到文化渗透的无力,美国的霸权逻辑在越南的“竹式外交”面前暴露出结构性缺陷。
本文从关税政策、军事合作、经济合作与文化渗透四方面,剖析美国印太战略在越南的溃败根源,揭示其霸权逻辑与区域现实的根本冲突。
4月27日,越南胡志明市举行阅兵总彩排。图中为越南国徽模型车。 图自越南新闻网
胁迫式关税政策不过是经济施压的“回旋镖”
2025年4月,美国以“平衡贸易逆差”为由,对越南商品加征最高46%的惩罚性关税,涉及鞋类、家具等核心出口产业,直接冲击越南对美约35%的鞋类出口和22%的家具出口。这一政策表面上是经济手段,实则是美国重构全球供应链、削弱中国产业转移红利的战略举措。
然而,越南并未如美国预期般陷入被动,反而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和外交斡旋化解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主动示弱,采取灵活应对的谈判策略。越南政府第一时间要求美国暂停征税,并承诺扩大对美农产品和科技产品的进口,以“战术性让步”换取缓冲空间。
二是加强地区供应链韧性凸显。越南依托与中国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如纺织业原材料80%依赖中国),迅速调整出口结构,2025年一季度越南对华贸易额同比暴涨17.46%,东盟对华贸易逆势增长7.1%。
因此,高关税虽然造成短期冲击,但也面临着长期反噬,而且美国的“关税武器”也在逐渐走向自我瓦解。
特朗普政府提出“分级关税”方案,对部分国家(如越南、墨西哥)实施较低税率(如10%)或豁免,而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最高达145%),试图通过经济杠杆分化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特朗普用关税豁免利诱全球围攻中方计划暴露其战略短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产业链转移悖论。苹果、三星等跨国企业虽因成本压力评估向印度、墨西哥转移产能,但越南作为“中国+1”战略的核心节点,其电子制造基地仍依赖中国技术配套,短期迁移成本高昂。
二是造成“盟友”离心、伙伴“失信”趋势在全球范围反弹。美国3521%的关税大棒遭70多国反制,东盟国家加速靠拢中国,越南总理范明政更明确表态“不能损害其他市场利益”,凸显美国经济霸权的孤立。美国试图以关税重塑供应链,却因越南的灵活应对与区域合作深化而适得其反,反将自身推向“经济铁幕”的囚徒困境。
特朗普对越关税政策以“逆差对等”为核心,短期重创越南出口导向型经济,长期则倒逼其调整贸易结构与产业政策。尽管越南通过外交斡旋和局部让步试图缓解压力,但关税博弈的实质是美国重塑全球供应链和贸易规则的战略行动。未来双方能否在APEC等平台达成妥协,将决定越南经济的韧性及区域贸易格局的演变,越南必不可等闲视之。
纳瓦罗7日接受采访,对越南的示好不屑一顾。 视频截图
军事合作战略捆绑聊胜于无
为了强化越南的“印太支点”角色,美国频繁开展军事互动。美国通过航母外交(如2018年“卡尔·文森”号、2023年“里根”号访问越南)、军售(如交付越南海警部队“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帮助越南提升南海监控能力)和联合军演(如参与“环太平洋军演”)等方式刷存在感,试图将越南打造为南海“前沿哨所”。在联合军演与人员培训方面,美国邀请越南参与“环太平洋军演”,并培训越方军事人员,以所谓“海洋安全合作”名义渗透南海议题。
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个任期,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一年内两次到访越南,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菲利普·戴维森和接马蒂斯班的马克·埃斯珀也分别访问越南。这些访问表明美国对越南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高层互动和战略表态上,缺乏深度的军事合作内容,军事拉拢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全速推进“武装越南”计划,2024年11月美国向越南交付了首批T-6C教练机,作为历年来最大规模的对越武器输送。
截至目前,越美防长尚未实现直接访问,只是在今年2月7日双方通话中,美国承诺筹集资源,清理边和机场区域的二恶英污染,支持残疾人士,清除地雷,搜寻越南烈士遗骸,以及合作寻找战争中失踪的美国军人等。
这些合作项目虽然有助于双方搁置过去,面向未来,但是更具象征意义,旨在改善美国在越南的形象,而非实质性提升越南的军事能力。
面对美国军事诱惑,越南坚守“不结盟、不驻军、不选边、不对抗”的“四不”(具体内容:不支持一国反对另一国、不参加军事联盟、不允许外国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国防政策。越南防长潘文江在出席2024年北京香山论坛期间又明确提出“不结盟,不扩张,不挑衅,不依附”四原则,坚持战略自主。
越南虽然接受美国装备,但拒绝签署任何军事同盟协议。2023年美越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后,越方仍强调“中越关系是头等优先”,并同步加强与中国的防务对话,展现出越南均衡外交的智慧。
越南在南海填岛与资源开发上虽然寻求美国“声援”,但避免直接对抗中国。自2023年底越南与中国确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新定位后,虽政坛高层人事变动频繁,但自从2024年8月苏林总书记旋一上任就开启访华之行,对华关系热度空前,一再通过实际行动宣示“海上分歧不应阻碍合作”,这实质上已弱化美国挑动地区对抗的企图,从而体现出越南对南海议题的务实立场。
基于以上两方面分析,美国航母访问和军售并未改变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谨慎立场,反而因越南对越战历史(如“橙剂”遗留问题)的警惕而加剧信任赤字。因此,美国抛出的军事合作诱饵沦为“一厢情愿”,越南以“竹式外交”将军事互动转化为筹码,既获取资源又不失自主,使美国“印太北约”构想化为泡影。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例行巡航:情况尽在掌握
2025-04-30 07:10 南海局势 -
朝鲜新型驱逐舰“崔贤”号进行多项武器试验,金正恩观摩
2025-04-30 06:37 朝鲜现状 -
美国发生两起小型飞机坠机事故,致2死1伤
2025-04-30 06:33 美国一梦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2025-04-29 23: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2025-04-29 22:4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2025-04-29 22: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2025-04-29 21:3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2025-04-29 20: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菲军方宣称正与台湾商谈“国际合作”,中方回应
2025-04-29 19:00 台湾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2025-04-29 18:58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2025-04-29 18: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2025-04-29 17:1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向菲方严肃交涉
2025-04-29 17:07 南海局势 -
加拿大自由党赢得大选,中方回应
2025-04-29 16:42 中国外交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2025-04-29 16:30 -
印巴交火,中方是否计划介入?外交部回应
2025-04-29 16:15 印巴冲突 -
美财长称应由中方缓和关税战,中方驳斥
2025-04-29 16: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2025-04-29 16: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至今仍有日遗化武残留在中国国土,外交部回应
2025-04-29 16:02 中日关系
相关推荐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44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06“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95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