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马弃英入华,英国汽车衰败史给中国什么启示?
-
李科龙关注汽车条线,欢迎交流![email protected]
最后更新: 2022-10-25 16:34:25如果与德国对比,指责英国人力成本高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同样以人力成本高、工会强势著称的德国,其汽车产业在二战后却横扫世界。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数据显示,如果将各国汽车行业的平均时薪折年计算,2015年,德国的平均年薪大约为5.56万英镑,法国为6.18万英镑,而英国仅为3.98万英镑。
英国汽车产业工人的技术能力,其实也从未真正没落。时至今日,全球最强大的2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9家都在英国设有工厂。在F1赛车运动中,始终有一半以上的车队研发放在英国。
当人们谈及英国汽车业的衰落,更多是指整车品牌的衰落,而丘吉尔们日益脱离时代的经济管理能力,恐怕要为此承担更大责任。
在国外问答社区Quora上,一位有四十年工作经验的英国汽车工程师指出,工会总是那个被鞭打的男孩,一切高层犯的错误都拿工人当替罪羊。
在这位工程师看来,英国车企高层始终没有革新,没有淘汰,最大的责任人不是工会,而是高级管理者:“在英国,位高权重者都是所谓的‘公学’产物,他们跟生产完全脱节,是一群不懂数学和工程学的白痴。”
英国政府在汽车产业政策上的表现,堪称混乱。
1952年,英国推行分期付款赊销政策,本意是降低消费门槛,刺激市场需求。但英国各党派对分期付款标准意见不和,在1952年到1973年的二十一年内,修改了18次分期付款法案,导致市场需求频繁波动,汽车厂商根本无法准确评估市场需求。
因此,汽车厂商不敢大规模投资增产,也让英国品牌无力进行海外扩张。在美系、德系、日系、法系车企抢占全球市场的时候,英国品牌却“躺平”,维持着本土市场的“一亩三分地”。
眼看本国车企落后,甚至可能丢失本土市场,英国政府又捡起了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缺乏外部竞争的英国品牌更懈怠,形成恶性循环。
跟产能一起停滞的,还有英国车企管理层的创新能力。以Mini为例,从1959年诞生到1994年的35年间,这款车型竟然只进行4次小改款,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一度走到产品生命末期。
Alec Issigonis和Mini
1994年,Mini被迫卖身宝马,宝马急需一款新车救活Mini。但双方对下一款车的设计方向产生分歧,Mini高层坚持沿袭Alec Issigonis爵士的精神,再造一辆“economy car”,而宝马方面则认为,新世纪Mini更应该造一辆“sport car”。
事实证明,宝马是对的,Mini的经济适用车方案市场并未接受。英国汽车设计一味强调延续性,而忽视客观情况。如果沿用Alec Issigonis经济适用车设计理念,Mini大概率成为历史。
和英国人不同的是,德国人在延续品牌特性的同时,对Mini进行彻底改造,连名字都改成了大写的“MINI”。宝马并未将Mini的工厂迁出英国,但投资3.6亿欧元重建生产线,引入现代化生产,放弃手工打造。重新设计车标、营销方案。宝马接手后,MINI终于开始赚钱了。
救活Mini的并非故乡牛津,而是德国慕尼黑。
管理思想的落伍,也让英国其它老牌车企们错失了自救的最好机会。
1968年,英国政府为了团结全国车企共御外敌,主导推动MG、罗孚、捷豹、凯旋、Mini、路虎等公司组建英国利兰汽车联盟。
车企合并重组,是美国、德国等国家都取得过成功的道路。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合并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市值近千亿。不过这些成功都是有代价的,弱势品牌被淘汰、雪藏,归并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品牌之下,很多“情怀品牌”都消失在历史中。就像克莱斯勒在和奔驰合并后,因不符合奔驰豪华品牌定位,最终走向破产。
然而,英国人拒绝淘汰。
庞大的汽车集团内耗严重,各个品牌都认为自己才是细分市场的老大,不肯放弃老旧的产品线。同时,臃肿的组织架构派系林立,生产、研发效率低下。
利兰公司直到倒闭都没缺过钱,英国政府累计拨款十多亿英镑,加上银行贷款的四亿多英镑,利兰汽车在早期没有关过工厂、没有裁过员。
随着保守党的撒切尔上台,一直伸手要钱的利兰公司挑战了撒切尔自由经济的底线。一堆烂账的利兰公司让撒切尔彻底失去耐心,开始兜售旗下品牌。严重亏损的利兰汽车最终走向卖身的命运,路虎、MG、Mini相继被外资“捡漏”。
至此,发展百年的英国汽车品牌相继改嫁。有意思的是,不少原本破产边缘的英国品牌被收购后重生,英国贵族的故事或许只有非英国品牌才能讲好。
以英国为鉴,中国车企对自己的道路选择,应当有更多的思考。
纵观英国汽车百年发展史,一味追求高端,追求高利润高溢价,或许能让劳斯莱斯等少数车企继续享誉全球,然而对一国产业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在燃油车时代,真正带给车企统治力的技术进步,往往不在于性能顶尖,而是产能爆炸。
而新能源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从特斯拉到比亚迪,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重心正在悄然转移。正如百年前的福特T型车一样,当一些人嘲笑它们廉价的时候,它们正在开启一个新的世界,而嘲笑者可能在这个世界已无路可走。
事实上,廉价本身并不是一个错误,如果技术进步无法惠及多数人,技术的意义又在哪里?在保证工人福利的前提下,不断让昂贵的技术平价化,是人类最高贵的品格。
- 责任编辑: 李科龙 
-
梅洛尼会是意大利版“特拉斯”吗?
2022-10-25 16:29 观网财经-海外 -
粤东,引领中国和全球海上风力未来
2022-10-25 16:26 能源战略 -
5G进入高速发展期,挑战还有哪些?
2022-10-25 16:12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等三部门: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2022-10-25 15:32 观网财经-消费 -
元气森林唯品会“不打钱”,芒果超媒日子难过
2022-10-25 15:26 -
央行开展2300亿元逆回购操作
2022-10-25 15:07 观网财经-宏观 -
日本上周狂砸5.5万亿日元干预汇市,结果...
2022-10-25 10:40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移动可能入股腾讯?腾讯回应:消息不实
2022-10-25 10: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县域省外流入人口排行榜:义乌每2人就有1人来自外省
2022-10-25 09:16 -
国家发改委15条措施支持外资: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
2022-10-25 09:12 观网财经-宏观 -
欧理会批准:2024年起欧盟统一使用Type-C充电接口
2022-10-24 22:44 观网财经-科创 -
油价下半年“第二涨”,加一箱油多花约7元
2022-10-24 17:21 油价 -
十问中国经济三季报,国家统计局10位司局长解读
2022-10-24 16:46 观网财经-宏观 -
总投资超万亿元,年内开工的20多条铁路在哪些地区?
2022-10-24 16:34 超级工程 -
一个月内,俞敏洪频繁卸任企业高管
2022-10-24 15:54 -
9月全球手游市场:国产稳居前三,《原神》出海第一
2022-10-24 13:5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曾前瞻性签约谷爱凌,Redbull奥地利红牛创始人去世
2022-10-24 13:43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实际增长3.2%
2022-10-24 10:39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统计局: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降势
2022-10-24 10:07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73+751
2022-10-24 09:14
相关推荐 -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