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局势一触即发?普京拜登12日将通电话
最后更新: 2022-02-12 11:13:45【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连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众西方国家不断炒作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美方甚至透出俄罗斯可能在“奥运会期间”发动攻击的消息,呼吁美国公民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俄乌局势似乎一触即发。在这紧要关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的又一次通话将在2月12日登场。这将是双方自12月底以来的首次通话。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1日对其表示,普京将于莫斯科时间12日晚7点(美东时间12日上午11点)与拜登通电话。
佩斯科夫表示,普京也将在12日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
白宫方面证实了美俄元首通话的消息,一名官员表示,俄罗斯方面本来提议下周一(14日)进行通话,但美方建议周六,“他们接受了”。
普京和拜登曾在去年12月进行过两次会谈,但乌克兰问题几乎没有丝毫进展。普京曾主动出击,分别向美国和北约抛出“安全保障”方案,明确要求“北约停止东扩”、“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然而年初三轮谈判、俄美欧几轮拉锯之后,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没有给出让俄罗斯满意和接受的答案。
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在俄乌边境“拱火”,炒作俄罗斯要“入侵”乌克兰。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发出“撤离乌克兰”的警告。他还表示,美国不会派兵救援在乌美国人,因为这可能会引发“世界大战”。
美国国务院10日上调乌克兰旅行风险建议至最高级(即不要前往),称因“来自俄罗斯军事行动和新冠疫情的威胁增加”,所有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应通过商业或私人途径离开。美国国务院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方将无法撤离其在乌公民,“军事行动可能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随时开始,也会严重影响美国大使馆提供领事服务的能力。”
当地时间11日,正在澳大利亚参加“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问及为何上调乌克兰旅行风险时表示:“我们持续看到俄罗斯方面升级(局势)的令人不安的迹象,包括新部队抵达乌克兰边境。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处在一个随时可能发生入侵的窗口期。而且要明确的是,这也包括在奥运期间……任何留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现在都应该离开。”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11日称,俄罗斯可能很快就会开始对乌克兰发动袭击,“任何在乌克兰的美国人都应该尽快离开,无论如何都要在接下来的24至48小时内离开。”沙利文说,“我们显然无法预测未来,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目前风险已经足够高,威胁迫在眉睫,这是谨慎的要求。”
沙利文还称,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攻击,“很可能从空中轰炸和导弹袭击开始,这显然会杀死不分国籍的平民。随后的地面入侵显然会涉及到大规模部队的攻击。”
不过,沙利文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俄罗斯究竟是否真的会“入侵”乌克兰,“普京总统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根据我们在当地看到的情况和情报分析人员发现的情况,我们有足够程度的担忧。”
另据《纽约时报》11日报道,美国官员表示,美国情报显示俄方正在讨论于2月16日(下周三)展开军事行动,但他们承认这有可能是俄方散播的虚假信息。
但乌克兰方面试图淡化美国的“离乌警告”。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11日在简报会上说:“这个(拜登总统)的声明中没有任何新内容。我们知道美国的立场,它已经发表过这种声明。他们从撤离家属和使馆工作人员开始。因此,这一声明并不表明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铺天盖地的“侵略”消息,俄罗斯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历数近期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媒体的一系列假新闻,并写道“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全球信息空间面临一场规模和复杂性都空前的媒体宣传活动,其目的是让国际社会相信,俄罗斯正在准备入侵乌克兰领土……俄罗斯官员详细而合理的解释被忽略了。”
俄外交部指责,西方政府和媒体的目的在于,通过大规模协调植入虚假信息,“在乌克兰周围人为制造紧张局势,以满足其地缘政治利益,特别是转移对其自身侵略行为的关注。”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2日也在通讯软件Telegram上表示:“白宫的歇斯底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说明问题,盎格鲁-撒克逊人需要一场战争。不惜一切代价。挑衅、虚假信息和威胁是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的常用方法。”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五角大楼官员称,拜登政府将从第82空降师派遣3000名士兵进驻波兰,以加强北约在波兰的防御。
《华盛顿邮报》援引该官员消息报道,这3000名士兵将加入上周被派往波兰的美国士兵行列。此外,一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称,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已于当地时间11日下令,预计士兵们将在未来几天内出发。
多国敦促公民撤离乌克兰
除了美国,日本、英国也相继更新乌克兰旅行建议。但德国外交部11日表示,目前没有到撤侨的时候。日本外务省11日调整乌克兰全境危险等级至最高级4级(敦促避难),呼吁滞留在乌克兰的日本公民立即撤离。同日,英国外交部发出警告,建议英国公民不要前往乌克兰,滞留英国公民立即撤离。
挪威外交部11日也表示,鉴于“严重和不可预测的安全局势”,呼吁本国公民撤离乌克兰。挪威还建议其公民不要前往距乌克兰边境250公里以内的俄罗斯领土,以及除明斯克以外的白俄罗斯领土。
新西兰外交部长马胡塔( Nanaia Mahuta )当地时间12日表示,为应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局势,新西兰政府建议在乌克兰的新西兰公民立即离开。
欧盟方面,欧盟驻乌克兰特使马西卡斯(Matti Maasikas)11日敦促其驻基辅大使馆的非必要工作人员尽快撤离。马西卡斯表示:“在与布鲁塞尔总部交流后,我已敦促所有外籍同事,除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尽快离开乌克兰,在国外远程办公。”在此之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已撤离部分驻乌克兰的外交人员。
2月11日晚,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提醒旅乌中国公民加强疫情防护并密切关注当地局势。大使馆表示:
近期,乌克兰疫情日趋严峻,已发生多起我在乌公民感染或回国确诊事件。同时,乌俄当前紧张关系局势引发多方关注,出现了各种说法,相互之间不尽一致。
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坚持做好疫情防护,特别是不能放松对低龄儿童的保护措施,乘机途中务必不摘口罩,同时密切关注乌局势变化,增强防范意识。使馆将永远和大家同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俄乌局势-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中钢协称近期部分涉矿企业发布和炒作不实信息,铁矿石跌7%
2022-02-12 09:35 观网财经-宏观 -
三期临床仅在中国进行,国产肿瘤药首次闯关美国FDA遇挫
2022-02-11 18:39 观网财经-健康 -
一瓶白酒5万8,灵感来自太上老君?
2022-02-11 17:41 观网财经-消费 -
又一家地产商爆雷?股价2小时暴跌80%!
2022-02-11 17:38 观网财经-房产 -
法制日报:收费探店视频应显著标明“广告”
2022-02-11 16:24 观网财经-消费 -
京豆必须手动领取了,逾期作废!网友:谜之操作
2022-02-11 15:38 观网财经-消费 -
教儿子做渣男引发网友批评,知名量化投资人:不在乎
2022-02-11 14:25 观网财经-金融 -
14岁女孩充值3万玩两款腾讯游戏,花掉父亲一年收入
2022-02-11 14: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银保监会出手,奔驰旗下公司被通报“四宗罪”
2022-02-11 11:48 观网财经-汽车 -
保利协鑫加入回A潮,硅料龙头有望齐聚A股
2022-02-11 11:45 观网财经-科创 -
创40年新高!美国1月CPI同比大涨7.5%
2022-02-11 10:18 美国一梦 -
又爆表!美国1月CPI同比增7.5%大超预期,续刷40年新高
2022-02-11 10:06 -
1月社融数据创历史新高 中信证券:稳增长初见成效
2022-02-11 09:59 观网财经-宏观 -
光刻机巨头称中企可能侵权,中企称关键技术完全自研
2022-02-10 20:31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留学生在韩被打,我领馆:已协调当地警方立案调查,将持续跟进
2022-02-10 18:06 -
全球科技富豪财富大缩水,只有“股神”在赚钱
2022-02-10 18:01 观网财经-金融 -
成本75元标价1500,知名羽绒服品牌被罚
2022-02-10 17:14 观网财经-消费 -
地方债发行迎“开门红”,1月同比增长近100%
2022-02-10 17:06 观网财经-宏观 -
商务部: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打压措施
2022-02-10 15:55 中美关系 -
网信办等四部门座谈会引起热烈反响 马化腾、张勇等谈体会
2022-02-10 15:29 网络监督
相关推荐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05“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78“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76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