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率低,和房价、教育等经济问题有多大关系?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57:55【文/观察者网 王慧】上周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明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更是引发热议。
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上述楼市调控的信号有何深意?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有什么新动向?
另外,观察者网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此前,我国多地陆续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比如上海将生育假由30天延长到60天。根据相关法律,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等情况适当延长。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女职工的产假与生育假相加,生育期间,可有158天假期。
然而,很多年轻人反映,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养不起才是不敢生、不想生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为此,观察者网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丁一凡、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观察者网:这次会议一方面仍然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但是又和前几年不同,出现了“商品房”三字,具体提法是“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因应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这种变化对未来一年房地产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燕生:“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其实就是讲商品房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点是满足需求,第二点是提高质量,第三点是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涉及到土地制度、劳动力制度、资本制度、技术制度、信息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特别重要,因为房地产市场要拿地、雇工、投资,还要推动技术创新等等。比如说,现在很多房地产商开始使用建筑机器人,追求数字化、智慧社区。
我认为涉及房地产更重要的表述是“保障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居者有其屋是人的基本权利。不是说有钱人才买房子的,老百姓也需要。如果一个城市的房子达到20万一平,那恐怕不是一般人住得起的。年轻人、实体经济的从业人员、科技创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都住得起吗?如果他们都住不起,都因此离开这座城市,那么这座城市就失去了未来和希望。
从发达国家的楼市调控经验来看,通过房产税、赠与税、遗产税等提高商品房保有环节成本,可以有效达到平抑房价之效。中国的现代化在房地产领域,很大程度上和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相同,所以未来楼市调控应该向保有环节倾斜。但是商品市场的长效机制是个长期过程,明年还是以稳为主,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最重要的。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丁一凡:前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上涨地很快,很多人的工资收入跟不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所以大家抱怨。后来政府就出台了经济适用房、保障房等相关政策。
前些年,保障房按照硬性规定被推进,比如说每年每个地方必须要建多少保障房。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确实需要保障房,但小城市可能就不需要了,一些小城市现在由于保障房太多了,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保障房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补着补着可能补不起了。而且很多小城市发现,在保障房过剩的情况下,它们价格本来就不高的商品房卖不出去。所以解决住房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像扶贫一样,讲究精准、精细,每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不同,所以要“一城一策”。
我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足够了,我们要把存货动员起来,而不是拼命地再去盖房子,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需求。中国人均住房水平已经超过了欧洲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现在人口也不怎么增长,没有人口还不断盖房子的话,房地产市场今年不危机,过两年也一定危机。
- 责任编辑: 王慧 
-
国际能源署署长:俄气或全面断供,欧洲须做好准备
2022-06-23 16:43 观网财经-海外 -
科大讯飞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早已布局智能汽车市场
2022-06-23 16:22 -
马士基CEO:尽管受到民粹主义的冲击,但全球化并未瓦解
2022-06-23 16:17 观网财经-海外 -
“破坏资本主义的人”,正在重新统治美国?
2022-06-23 15:20 观网财经-宏观 -
湖北咸宁:购房最高补10万,可申请一次性提取父母、子女公积金
2022-06-23 15:19 观网财经-房产 -
马斯克“担心破产”:美国和德国新工厂已亏数十亿美元
2022-06-23 14:41 新能源汽车 -
戴琪:对华关税是一种谈判筹码,降了也对抑制通胀作用有限
2022-06-23 10:41 中美关系 -
李想喊出“不差库里南”,理想L9能否平替豪华车?
2022-06-22 23:11 观网财经-汽车 -
国常会: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2022-06-22 22:32 观网财经-消费 -
普京: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将对所有金砖国家银行开放
2022-06-22 20:49 观网财经-金融 -
全国麦收完成:川鄂豫等9省已收获3.01亿亩
2022-06-22 20:06 聚焦三农 -
中央深改委:要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
2022-06-22 19:43 观网财经-金融 -
八部门:这些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可减免6个月租金
2022-06-22 18:59 观网财经-宏观 -
名创优品即将赴港上市,资本买账么?
2022-06-22 17:53 -
达利欧:美联储对通胀无能为力,它将带领美国走向滞胀
2022-06-22 17:35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国会议员建议:高超音速研发应搞“举国体制”
2022-06-22 15:45 -
耶伦:其实衰退也分好几种的…
2022-06-22 14:03 美国经济 -
异地储户资金流入河南村镇银行,第三方平台成“看不见的手”
2022-06-22 13:38 -
“华人首富”身家蒸发5800亿人民币,发生了啥?
2022-06-22 10:35 疯狂比特币 -
违法裁员?特斯拉遭前员工起诉
2022-06-22 09:29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0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3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7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0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