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时报刊文:中美贸易战为什么必须打?
关键字: 中美贸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美方首先挑起的。美国3月不顾中方反对,启动对华“301调查”,瞄准中国开了第一枪,之后不断采取各种升级举动。近日,特朗普政府又计划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以此在贸易战的对峙中向中方施压。
《学习时报》8月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实行孤立主义,实乃逆全球化而动。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不准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就是不准中国产业升级,目的是阻滞中国的现代化,遏制中华民族复兴。
以下为文章原文:
中美贸易战为什么必须打
或者说,这场贸易战能不能避免?结论是:不以我方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不打。
第一,打不打的主动权不在我方。美方主动挑起争端,步步紧逼,极限施压和讹诈,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蛮横无理。打不打贸易战,显然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面对直奔而来的制裁大棒,中国只有两条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的霸凌,从此忍辱负重;要么进行反抗,树立应有的大国形象,让对方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第二,就贸易战的性质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贸易战不同以往,不局限于贸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战略博弈。我国历来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贫穷落后时不妥协,现在发展起来了,更没有理由妥协。
第三,就特朗普这样一个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传《做生意的艺术》中,谈到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他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谈判看成是一笔“大生意”。
第四,美国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强。美国历来欺软怕硬,“拣软柿子捏”是美国的历来做法,“不撞南墙不回头”是美国的习惯性思维。
中美贸易战怎么打
从战略上说,中国文化强调后发制人,守正出奇,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长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善打游击战、持久战、攻坚战,善于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
就战术而言,就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在打谈中相互妥协,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新的平衡。中国对贸易战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争取谈、准备打、先礼后兵、渐趋强硬的过程。鉴于中美实力对比,中国将采取“数量型和质量型相结合”的措施。
基本战法是:
占据道义制高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单边主义不得人心。美国带头破坏国际规则,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国际秩序搅局者、世界经济破坏者的霸蛮形象。
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反击美国的同时,顺应全球化趋势,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公道自在人心。一段时间以来,为中国说话的人多了起来。比如,有德国媒体评论说:“中国早已立足于世界经济,不仅展示着勤奋,也掌握了技术,想阻止中国发展技术不可能,也没道理。”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欢迎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认为中国最近宣布的一揽子开放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步伐。
美国发动贸易战,已经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指出:美国需要对给世界贸易体系造成的“关税之伤”承担后果。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已发出警告,全球贸易体系正在开始动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对外加征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国民在买单。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美国将成为全面贸易战的最大输家。
合纵连横。打赢中美贸易战的一个基本战略思维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有西方学者分析说,中国很幸运,作为老大的美国,不但没有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付中国,反而以发动全球贸易战的方式和中国开打。美国在贸易战中剑指中国,四面出击,自我孤立,显然犯了兵家之大忌,使中国有机会化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为合纵连横提供了可能。
第一,美国与其西方盟友已心生嫌隙。先是在价值观上与欧盟不同调。欧洲在人权问题上一贯高调,特朗普一上台就宣布放弃人权外交。在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引用232条款对加拿大、欧盟、日本等铁杆盟友加征钢铝产品关税,六亲不认,尽显霸蛮姿态。加拿大、欧盟对美国反制裁,提出的报复清单接近3000亿美元,日本随之跟进。尽管最新消息是美欧就停止贸易战达成共识,但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看,美欧经贸关系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对印度、南非等新兴国家加征钢铝关税显现战略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行“印太战略”,拉印度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伤害印度利益,迫使印度对美反制并调整与中国关系。
第三,捅中东“马蜂窝”导致麻烦缠身。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造成新的危机。在搅动叙利亚战局的同时,不顾相关国家反对,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军事打击,与伊朗关系剑拔弩张。
中国在贸易战过程中,一方面与美国针锋相对,一方面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一是调整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双边经济合作。二是将争端诉诸世贸组织,寻求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舆论支持。三是在反制美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同时,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国家大豆和动物饲料的进口关税。四是继续推进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2002年以来,我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进行的自贸区谈判有13个,与10个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研或升级联合研究。
精准打击。利用好贸易战的“飞去来器”效应。我国货物出口的40%、高科技产品出口的2/3都是在华外资企业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转化为对自己企业的“制裁”。因贸易战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已开始减产或裁员,有的企业正在谋划把生产线迁出美国。美国商会发出警告称,共计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可能面临风险。
针对美国痛点进行“定向打击”。中国对等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业遭受较大损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给农场主补贴。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汽车对华出口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
下一步,我国可以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考虑采取新的针对性措施。
中美贸易战会是怎样的最终结果
首先,从大趋势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实行孤立主义,实乃逆全球化而动。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不准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就是不准中国产业升级,目的是阻滞中国的现代化,遏制中华民族复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证明,危机常常是变革的动力。这次贸易战之于中国,很可能是小打小变革,大打大变革。中国围棋的棋理是谋势重于谋实,中国将以局部损失换取全局利益,以暂时被动换取长期主动。所以历史地看,中美贸易战未尝不是中国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10年,将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当。”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美国依然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科技强国、金融强国,“世界老大”的地位依然无可替代。我国虽然处于上升趋势,经济总量直追美国,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及综合实力与美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使我国在不少方面受制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靠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如此形势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其未来走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争取战略主动和最终胜利,决非易事。我们不主动挑战美国,当然也不会在贸易战威胁下不战而退,俯首称臣。强者胜并非是天然的历史逻辑,历史上以弱胜强者不乏其例。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对于实力相对弱的中国来说,要在贸易战中争取胜利,必须借势谋势,借力打力,扬长避短,发挥好自身优势,练好内功,强筋健骨。
其次,从实际结果看。在贸易战冲击下,我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外部环境趋紧,经济增长及股市、债市、汇市、房市等波动的压力加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继日本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之后,美国和欧盟发布联合声明宣称,“要共同致力于零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消除对非汽车工业产品的补贴”。美欧日有可能达成三方自贸协议的动向,将对我国形成新的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尽管如此,综合各方面分析,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之中国,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应对这一严重挑战。这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还在于有学者分析到的独特优势:一是巨大的国内市场。在我国外贸依存度已大幅下降,消费持续扩张,内需型动力结构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贸易制裁对我国经济的破坏性呈下降趋势。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年前超过20%,2017年下降到10%左右,工业对出口的依存度在大幅度降低。据工信部测算,无论是500亿美元还是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如果把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1%。我国市场的差异化、梯度化特点,则可使我们在应对贸易战过程中获得很大的回旋余地。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联合国确定的全部工业门类中,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39个大类、525个小类的国家,而美国只拥有全部门类的95%左右。三是较强的学习能力。中国如今已成为创新熔炉,包括高铁、卫星、导弹、航母、战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长足发展。此外,大量的外汇储备等也为我国应对贸易战提供了条件。我国外汇储备已连续12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达27.5%。
当然,与物质条件同样重要的是精神力量。面对贸易战,不能临战而怯,自乱阵脚,争取胜利的重要前提是保持战略定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要认识到,打贸易战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和世界头号强国交手,要有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我们固然不能“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但也不能没有血性。我国虽然还不是强国,但已具备相当的综合实力,有条件在底线思维下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打赢这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
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的“短板”所在,深切体会到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核心关键技术缺失必然受制于人。知耻而后勇,我们应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和研发,汇聚更多资本和高端人才,在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上急起直追。
贸易战的另一个实际效果是倒逼中国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长体制短板,通过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效率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 原标题:学习时报刊文:中美贸易战为什么必须打?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8-02 15:24:43
-
VIPKID成首家教育出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2018-08-02 13:27 商业 -
A股跌跌不休:沪指跌3%深指跌4% 创业板失守1500点
2018-08-02 12:12 股市 -
不满5年提前还贷将罚款,首贷利率再上浮:下半年楼市更紧?
2018-08-02 11:51 中国房市 -
碧桂园建筑事故频发 公司回应:不完全与高周转有关
2018-08-02 10:15 中国房市 -
传闻成真:曹舟南辞任绿城CEO原大连副市长 张亚东接棒
2018-08-02 10:00 商业 -
会继续与中国来往!洛杉矶市长反贸易战,更反特朗普
2018-08-02 09:02 中美关系 -
美国大空头出手,这家中概股1天蒸发110亿
2018-08-02 08:50 股市 -
业绩不理想:蒙牛“ZUO酸奶”创新还是噱头?
2018-08-02 07:39 -
中消协:8月26日将对“华帝退全款”维权工作结案
2018-08-02 07:25 -
华帝股份逼近跌停 今年以来股价已接近腰斩
2018-08-01 22:09 -
潘石屹:开发商不择手段追求高周转,是会出事的
2018-08-01 20:36 中国房市 -
政治局为房价定调后,地产股立马蒸发1000亿
2018-08-01 20:22 中国房市 -
父亲退休推荐95后女儿做董事,被315元钱搅黄
2018-08-01 20:11 -
格力设俩院士工作站!董明珠:希望培养出10个院士
2018-08-01 19:34 大公司 -
又发生一起事故!碧桂园江苏工地发生火灾
2018-08-01 18:39 中国房市 -
奔驰每辆车净赚3万5,一汽只赚27块?真实情况更糟糕…
2018-08-01 17:51 汽车 -
江小白又投30亿元建基地 小瓶酒市场为何如此让人眼红
2018-08-01 17:43 大公司 -
常德被指要求债务借新还旧:PPP项目已叫停
2018-08-01 17:24 互联网金融 -
上海工商:已经约谈拼多多平台经营者
2018-08-01 15:22 IT新浪潮 -
首超1万亿!社保基金大丰收 去年投资收益率达9.68%
2018-08-01 15:0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