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两会 国家质检总局:台湾出口至大陆产品不合格比例高
关键字: 质检总局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2017两会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和东盟国家贸易往来非常活跃。我们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年内将会推动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请问,检验检疫一体化之后,出入境商品的质量如何保障?另外,总局还会出台什么样的便利措施,促进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谢谢。
支树平
谢谢你提了一个宏观的问题,也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等于是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实行全国通关的一体化,问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质检总局在口岸上是一个重要的把关部门,为了保证全国通关一体化,我们和海关、边检、海事、交通等部门一起在探索一体化建设。
质检总局在一体化建设上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去年12月,中国检验检疫电子主干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这个系统我们叫E-CIQ,全面上线标志着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了。
简单介绍一下,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就是以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以“通报、通检、通放”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工作。举一个简单例子,任何一个进出口企业,想要报检或者检验,可以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报检并通关,实现进出口货物的进口直通和出口直放,确实便利了。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为企业提供了服务,效率也提高了。
刚才你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知道你的重心在后半截,就是便利化了,质量怎么监管?这就说到我们部门的责任,就是把关服务。大家都说我们是国门卫士,要在口岸上为中国老百姓把关,不能让有毒有害的物质、疫情疫病和不合格产品侵犯群众利益。当然我们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也要加强服务。我们讲服务,促进便利化,但是质量安全这个底线始终没有放松。
我们的工作方针就是12个字: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保安全始终是我们的底线,现在虽然检验检疫一体化了,但安全这根弦始终没有松。某种意义上说,因为一体化了,保安全更便利、更有效率了,也可以说更加精准了。因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联通成为了一个大的溯源和执法互助的体系。
我们现在更好地运用风险管理,把全国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风险低的、信誉好的,我们可以减少一些抽检频次,给他们很大的便利。对风险高的、不讲诚信的、有不良记录的,我们就要加严检验,甚至停止报检。再加上我们和兄弟部门一起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联系最广泛、成果最丰富、交往最密切的对话伙伴关系。我们一直把加强与东盟质检合作作为我们的优先方向。
首先,我们建立了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机制,从宏观上、战略层面上进行合作。去年9月份,在南宁召开了第5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发布了部长声明,通过2017-2018行动计划,开启了动植物大数据平台和电子证书等重大合作项目。
其次,我们还开展了检验检疫务实合作。过去3年,我们和东盟国家签署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协议超过20项。我们也实行了很多实际措施。比如在广西凭祥建成了国检监管试验区,把很多从越南等国进来的水果、蔬菜,在那儿集中监管。试验区运行短短5个月,区域一体化货物检验检疫通关速度就提高了60%。
第三,我们加强了质量技术基础合作。我们在广西南宁建立了中国-东盟质量、标准化、计量、检测认证等6大合作中心,支持一些东盟国家建立了水稻、芥蓝、葡萄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东盟国家提供了相关培训。
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是非常好的,1991年双边贸易才79亿多美元,到2016年的4500多亿美元,增长了近57倍,应该说检验检疫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进一步加大与东盟质检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广西、云南毗邻东盟,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就像去年9月份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主题一样,推进中国-东盟技术、信息互联互通,打造质量安全命运共同体。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您在多个场合,包括刚才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到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类似于水利设施、交通设施,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状况如何,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谢谢。
支树平
我今天用的词比较多的是“质量技术基础”,这个概念希望记者朋友们记住和加以宣传,这确实是关系到中国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国际通行的概念。质量技术基础就是我说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这些是国际上提出的概念。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提出这个概念,而且不断强化这个概念。
他们认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不仅给质量提供支撑,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世界银行连续两年发布报告说质量技术基础工作。甚至国际上有的专家提出全球质量技术基础概念,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关注。
第二,我国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工作是一个什么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国重视这个建设。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政府机构历史上有计量局、标准局。而且要再往老的说,秦始皇就是第一任“计量局长”,他统一了度量衡,老祖宗就重视计量。
首先我国现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我们有统一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质检总局和所属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全国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工作,各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管理本行业、本地区的质量技术基础工作。
三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国家设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全国还有900多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重点检测实验室,5000多个技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技术体系。
第三,和国际先进水平比,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计量,我国被承认的校准测量能力在国际上虽然排到第四位,仅为排名第一位美国的53%。大家都关心标准,国际标准这么多,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才刚刚接近1%。认证认可刚实现新的突破,发光二极管(LED)认证是首个由我国引领制定的国际认证制度。这个差距是很大的。
回到你说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加强建设。从国家来说很重视,科技部很重视,我国有一个质量技术基础专项研发,这个批给我们了,我们要抓紧做。
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概念研究透,要加强建设。我们一再讲,大家都关注质量的差距和烦恼。实际上,质量的差距和烦恼很大程度上是质量技术基础的差距和烦恼。现代生产条件下,抓质量不是说管严点、管细点就能把质量搞上去。这是不行的,必须从质量技术基础抓起。
所以,你刚才说得很准确,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国外也翻译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就和交通、通讯、水利、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一样,甚至是基础的基础,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加快建设。可以说,哪一天中国质量技术基础上去了,中国的质量就上去了。谢谢。
- 原标题:2017两会 国家质检总局:台湾产品不合格比例高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珩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