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雨潇:圣诞在美国衰落,却在中国被追捧?
关键字: 圣诞节西方圣诞节中国人圣诞节商家促销圣诞节的混乱起源
这些基督徒不过圣诞节的理由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耶稣基督生于12月25日。不幸的是,他们很可能是正确的。关于耶稣的出生日期“圣经”里没一个字提到。“圣经”中甚至有间接证据证明耶稣出生的日期不可能在十二月底附近。根据“圣经”《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八节的记载: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和合本路加福音2:8)
And there were in the same country shepherds abiding in the field, keeping watch over their flock by night. (Luke 2:8, KJV)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地理和气候知识,不难发现伯利恒这个地方在十二月底的夜晚非常寒冷,而且时常有雨。任何大脑正常的牧羊人应该都不会选择在这个季节把羊群赶出去放。
另外《路加福音》的第二章还写道:
1 当那些日子,恺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 3 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和合本路加福音2:1&3)
Luke 2:1-4 And it came to pass in those days, that there went out a decree from Caesar Augustus that all the world should be taxed. And all went to be taxed, every one into his own city. (Luke 2:1&3, KJV)
也就是说,耶稣诞生在伯利恒的原因是耶稣的“父母”来这里参加罗马的人口普查登记。罗马人以行政的高效著称,在一个路都被冻住的寒冷冬日下令进行人口普查也不符合基本的逻辑。
那为什么今天有人庆祝圣诞节呢?
据历史记载,罗马人12月25日庆祝耶稣诞生的传统来自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的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是在12月25日的时候从石头里生出来的。在3世纪,非基督徒的罗马皇帝奥勒良(Aurelian)宣布12月25日为“太阳神之日”(Dies Invicti Solis,拉丁文意为“索尔无敌者”之日)。罗马人本来就以杂糅各种异教信仰著称,12月25日这一天最终演变成了罗马人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6]。
关于圣诞节,不仅仅是耶稣的生日日期来自异教,大部分今天圣诞节的构成要素(比如圣诞树、冬青、槲寄生、驯鹿和圣诞老人)都来自各种乱七八糟的非基督古老信仰[7],而基督教的“天主”在多处明确规定了不能用异教的习俗去崇拜它,耶稣本人也说不要用一些虚假的人为信条去纪念自己。所以过圣诞节对基督徒来说其实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
除此之外,基督教的一大分支东正教(Eastern Christianity)的大部分教会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Հայ Առաքելական Եկեղեցի)选择在一月庆祝圣诞节。
“圣诞节”“Christmas”本意就是“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即纪念耶稣基督的日子。既然这个日子和耶稣诞生其实毫无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以“耶诞”的名义庆祝它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资本的狂欢,美国的放肆
与其说“圣诞节”和耶稣诞生有什么关系,不如说这又是一场资本的大获全胜。大部分美国人所庆祝的圣诞节,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发明出来的另一个噱头。他们的目的无非还是唤起各种类型客户的购物欲,把尽可能多的商品卖给他们罢了。
就连圣诞老人都是资本的发明。今天我们熟悉的圣诞老人出现于上世纪初,其可能的来源圣尼古拉是个出生在今天土耳其地区的希腊主教,他很瘦而且以上世纪美国的标准看也不算白人[8]。今天为大家所熟知的圣诞老人形象——一个穿着红白衣服、带着红白帽子、留着大白胡子的白人胖老头——则是可口可乐公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告中杜撰和推广的[9]。
要说是现代肆虐横行的消费主义让原本宁静祥和的圣诞节变了味,也不尽然。圣诞节从来就没有宁静祥和过。美国人在圣诞节时的疯狂由来已久。历史上这天就是美国人尽情放纵以及吃喝嫖赌的日子,当时的人甚至还有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四处卖笑要饭哗众取宠的习惯。这种一年一度充斥着性和暴力的社会秩序崩溃,一度让英国清教徒在马塞诸塞立法禁止了整个圣诞节[10]。其实今天我们在圣诞节里看到的物质主义、放纵无度以及淫乱堕落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Festival”(节日)在英语里是一个起源于14世纪的拉丁语形容词,中古英语里的“festival dai”意思是“宗教日”。失去了宗教意义的“宗教日”,还能剩下什么呢?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在中国文化里,“节日”一开始并不是庆祝或者娱乐的意思,“节”就是时间的段落,像竹节一样。它告诉人们如何进行生产、劳动;安排家庭和社会活动以及举行祭祀仪式,是一种辅助人们生活的制度。中国步入现代之后,节日逐渐和农耕脱离了关系。大家除了祭祖(比如清明、正月十五扫墓等)祭伟人(寒食节、端午节等),也会开始在中秋节、元宵节、农历正月初一的时候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另外,很多现代发明的节日也慢慢取代了历史的传统节日[11]。
但实际上,以圣诞节为例,不仅与高端无关,在中国近代还有一段十分不光彩的历史。
1946年12月24日晚,美国驻华海军陆战队下士皮尔逊(Corporal William G. Pierson)伙同列兵普利查德(Private Warren Pritchard),在东长安街北侧平安戏院西边(即现今之东方广场)遇到北大女生沈崇并将她强行架走至东单广场奸污,造成轰动一时的“沈崇事件”。时人认为“但凡有美国驻军之异域,或多或少,总会发生风化案,尤其圣诞夜”。当天北平的《北方日报》即发出警示:“今晚洋人狂欢,妇女盼勿出门。”
消息披露之后,北大、北平乃至全中国为止沸腾。“翌日,上海市学生抗议驻华美军暴行联合会成立,同一天,马寅初、郭绍虞、萧干等上海三十教授发表抗议书,接着钱锺书等教授又发表声明,全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相继发表声明抗议美军暴行,声援北平学生。跟着全国几十个大城市天津、上海、南京、重庆、台北……的学生纷纷罢课,举行示威游行,人数达五十万之众,运动持续一两个月之久。”[12]
北京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抗议美国大兵强奸沈崇
1947年1月22日,美军军事法庭裁定主犯皮尔逊强奸已遂罪成立,几天后再裁定帮凶普利查德妨碍军纪等二项罪名成立。决定判处皮尔逊十五年有期徒刑,普利查德监禁劳役十个月。全国的抗议运动稍稍平息,国民党当局也松一口气。可是8月的时候美国海军部长核准判决,该被告无罪释放兼恢复原职。学生运动再起,终于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平安夜”发生的强奸事件最后间接促成了美军撤兵和停运军火,成了一根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导火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2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