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源:除了把《祭侄文稿》做成酱油碟,这些事儿我也忍不了
关键字: 祭侄文稿文物保护镜花水月宾大中国圆厅文化传承燕然勒石人类艺术的瑰宝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人通过“国宝”了解中国文化。文物当然可以在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流动展览、这是文博界的正常交流,甚至那些由于各种历史因素流散海外的中国国宝也可以被外国收藏家收藏、被那些享誉世界的博物馆展览,被全世界的观众欣赏。
作为外国游客,在欣赏完美轮美奂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后花钱购买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也许是出于对文物的热爱,对文创产品精巧心思的赞叹,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难吃得下印着血泪祭文的小点心,下得了手买印着“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食品包装盒。我们也不会在一堆古墓的陪葬品和佛菩萨的断头中把酒言欢、新婚愉快。
现如今,很多怀有“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的人总喜欢刻意强调文物的“纯粹价值”。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纯粹价值”并不存在,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一般等价物可以去衡量单个文物的“珍贵性”。就像你分别去问一个中国书法家和西方基督徒“《兰亭集序》的真迹和耶稣的裹尸布哪个文物更珍贵?”,答案不言自明。
我认为,中华文明作为迄今唯一活着的古文明最大的魅力,就是我们和几千年前的中国人是真正的心意相通,那些历史书上的上古人物,甚至是上古的普通人,他们的精神意志,喜怒哀乐都是可以被几千年后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感同身受的。而那些被我们珍视的文物,正是视这种精神意志的载体。
比如说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越王勾践剑”,小小的一个,比古装剧里的各种大宝剑袖珍多了,可能从“纯粹文物价值”来看无非是“代表了春秋冶炼技术的巅峰”“领先西方N年的某种合成材料”“历经千年依然寒光闪闪能一次切掉N层纸”之类的,可能围观者还会讨论上面的菱形花纹迷之相似某国外奢侈品LOGO,但是当你在博物馆深沉的背景中看到越王勾践曾经用过的宝剑和吴王夫差曾经用过的矛并肩静静伫立在冷色的寒光中相距不到五米的时候,那种肃穆和仪式感绝不是一句“代表了极高的青铜铸造水平”可以形容的。
同样,在国家博物馆地下中国历史展的秦汉厅,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将近一米八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真品,然后旁边就是一块看似不起眼的黑色石碑,这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东巡琅琊命李斯刻下的铭文,下面就附有百年之后司马迁《史记》中相应的记载,秦始皇、李斯、司马迁还有你,就在相距30厘米的狭小空间里交汇,而载体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黑不溜秋的石头——你、秦始皇、李斯、司马迁都曾站在过同一块石碑前。
2017年,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杭爱山发现了班固所书《封燕然山铭》,引起了国内从学术界到普通百姓强烈的震动。为什么几行荒原中石头上模糊不清的文字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因为这是窦宪大破北匈奴之后的“记功碑”,标志着汉匈之间百年战争的终结;也因为“燕然石勒”是中华文学史上重要的典故以及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史书和史料记录,这次完全匹配上了”;更因为这几行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的文字,在其后的千年岁月里陪伴了我们民族的几多浮沉,在一种传承中如明灯一般照亮我们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汉军勒石记功的地方如今已是人迹罕至的荒原,但“燕然”这个词从未离我们很远
我第一次知道“燕然石勒”并非直接来自窦宪、班固,而是小学的时候背范仲淹的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一个北宋人,离蒙古千里之遥,想到“燕然未勒”会痛苦,会哭,虽然匈奴早已不在,朝廷也从“汉”变成了“宋”。时间又过去好几百年,民国年间的人再去看宋朝,小孩子在学堂学会了《满江红》,回家唱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也会哭,也会动容,也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即使范仲淹一辈子没见过燕然山,民国人也见不到传说中的贺兰山……那个时候的所谓中华,面临的就四个字——“亡国灭种”,可谓是落魄到不能再落魄,这个时候的青年毛泽东依然在哀悼同学的诗歌里写:“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多年之后的他在祭扫黄帝陵时写的是:“琉台不守,三韩为墟。”——一群刚在绝境中死里逃生的人,面对黄帝,说的还是琉球和朝鲜半岛没守住,惭愧啊惭愧!
今天公众的情绪爆发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而不是同一批次同一等级的国宝级文物《自述帖》,就充分说明了不仅是“文物保护”相关的技术问题有多么严重,而是源于《祭侄文稿》背后的精神内核让千年后的普通中国人内心产生了共鸣,从而激发出了浓烈的“家国情感”,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而且应该有的“文化自觉”。
还记得当年读《明朝那些事》最令人激动的不是作者如说书般秒的精彩故事,而是当他生动地讲完明军有啥啥特别厉害的武器然后通过机智地使用取得了多么辉煌的胜利后,在后面轻轻加上的一句:“这个东西今天还在”。后来我去北京时还专门去了趟军博,瞻仰了一下这个“今天还在”的历史。
是啊,今天还在。山河还在、文物还在、精神还在。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一卷流传千年泛黄的纸对我们为何如此珍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1-19 08:40:01
-
一场英语考试,竟能拉动安徽江西等地旅游业
2019-01-16 15:27 中西教育 -
被说抄袭 《夏洛特烦恼》导演状告影评人一审胜诉
2019-01-16 09:37 中国电影 -
今天不可能有人再造出如此惊险的大桥了
2019-01-16 08:39 -
遭网民“侮辱”,张艺兴欲起诉
2019-01-14 22:30 明星那点事儿 -
其实,真相没这么简单
2019-01-14 19:36 网络监督 -
人民日报: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
2019-01-14 16:15 -
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热播 张维为谈“一出国就爱国”
2019-01-14 13:20 这就是中国 -
唐德影视申请财产保全获准 高云翔夫妇6382万财产被冻结
2019-01-14 07:55 明星那点事儿 -
-
TVB公布2018收视榜 第一名是它
2019-01-10 10:56 中国电视剧 -
《皇帝的新装》用文言文怎么说?
2019-01-09 13:25 中西教育 -
500多天后,台大终于有校长了
2019-01-08 14:34 台湾 -
爱中国,就请爱她本来的模样
2019-01-04 20:36 中国模式 -
传媒人幕后心酸?周冬雨罗晋:全凭一口仙气活着
2019-01-04 19:53 中国电视剧 -
台儿庄京杭大运河畔再现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
2019-01-03 12:03 -
中国电影今年票房破600亿大关,第一是它
2018-12-30 22:06 中国电影 -
《监狱风云》导演林岭东去世
2018-12-30 09:26 中国电影 -
年度烂剧大全:烂剧有底线吗?不存在的
2018-12-29 18:15 中国电视剧 -
陈道明当选影协主席 成龙黄渤等当选副主席
2018-12-29 16:17 中国电影 -
钢琴大提琴油画书法瑜伽…王诗龄课程表引热议
2018-12-29 14:15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