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絮:战场复盘——俄乌双方都有继续打下去的实力和意愿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6:30此时俄军上下仍以为自己凭借阵地战优势可以持续取得胜利,乌军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反击,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借势拿下乌军防守空虚的苏勒答尔等地,给了乌军喘息机会。德沃尼科夫被拉平替换后,俄军整体指挥水平和协同能力出现较为明显的后退。
对乌克兰而言,时间窗口出现了。在西方的要求下,开始蓄力,进行反击造势。
赫尔松和哈尔科夫这两个方向,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2022年9月4日,乌军对两地的俄军先后展开攻势。在赫尔松,乌军凭借兵力优势突破,撕开俄军防御后继续扩大,但未能继续前进。在哈尔科夫,不知是当地俄军主动撤退还是正在轮换、新的部队没有进来,兵力严重不足;乌军采用猪突战术,尽管俄军少量空降部队先行增援也无法挡住,9月12日俄军下达哈尔科夫总退却令。
同时9月11日,惨烈的红利曼战役打响。俄方民兵和志愿者部队共2000多人,面对乌军疯狂进攻,最终10月1日乌军攻占红利曼。
据事后消息称,俄方人员合计挡住乌军6次大规模冲锋,一部分人被救出后表示没有得到任何食物和弹药支持,但仍愿意死守红利曼。撤退过程中,被迫走小路,其中140多人遭乌军伏击阵亡,还有少量被俘虏。此事也直接导致拉平上将被撤职。
此外,乌军用“海马斯”导弹轰炸赫尔松的大桥和水坝,这是第聂伯河右岸俄军的撤退和补给要道,由于桥体严重受损,俄军被迫在11月12日完整撤离赫尔松市及第聂伯河右岸地区。
其实,乌军的策略“简单粗暴”,防守用新兵,简称“填坑兵”,主力部队在后方修整,这里有最好的武器和人员,包括雇佣军。一旦进攻,就派主力部队使用突出战术大规模突击,填坑兵则坚守阵地,用身体堵住防御缺缺口。
从格拉西莫夫震怒的神情,就知道这段时间俄军的问题很大。拉平撤职后,苏洛维金开始担任新的指挥官。
同一时期,战场外也发生着改变战争走向的大事。首先,9月21日普京下决定,宣布“局部军事动员”,并表示没有他的命令,任何军队指挥官不得下达撤退的命令,同时宣布在乌东四地举行加入俄罗斯的“公投”。其次,9月28日,俄罗斯花费巨资且占据绝对控股权的“北溪”管线3处遭严重炸毁。
俄乌继续相持
此时的战场,大量俄军和车臣部队陆续开拔前线;乌军用装甲车持续冲锋,从牢固的防御堡垒到空旷的田野,损失之大难以避免。
显然,俄军是否进行军事动员,派多少军队进入乌克兰,将成为战争走向的关键。
毕竟乌军已经把牌打得差不多了:强行征兵,得到45万到70万的兵员。西方提供大量军事装备,士兵已经训练了1-4个月。原先的精锐大约被俄军消耗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大多用于赫尔松、哈尔科夫反击。
根据公开信息,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这波攻势,看起来很吓人,认为俄罗斯损失惨重,但据统计开战三天,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死亡人数在400人以内,被俘20人以内。
此外,伊朗无人机大量进入乌克兰,俄军加大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轰炸。俄罗斯军工厂也缓慢转入战争轨道,但由于西方制裁,生产仍有难度,如芯片。
得到一定程度的补给后,俄军在巴赫穆特、苏勒答尔、马林卡、弗勒达地区开始了漫长的进攻,一直持续至今。
从实际战果来看,2023年1月12日,瓦格纳军队用五天控制乌克兰东部的采矿小镇苏勒答尔之后,取得自八月以来的最大胜利。有分析称,乌军高层下令炸掉苏勒答尔弹药库使乌军部队出现慌乱,在进攻与撤退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少部队不战而退,这也是目前乌军出现“二极”指挥的弊端。
此外,因补给能力所限,乌军采用轮调战术,即在第一支部队打光弹药后,必须撤出战场,由第二支部队补上,如此类推。但由于本身战力水平参差不齐,据称这次乌军在苏勒答尔失利就跟128旅有关——这支部队由匈牙利族组成,被用在第一线做炮灰,补充大量新兵后,原先的主力精锐退步很大。
目前,俄军仍在三面围攻巴赫穆特,同时在马林卡等地和乌军僵持,俄军凭借火力优势造成了乌军士兵的伤亡。据截获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无线电信息,乌军紧急向“东方”司令部请求增援。
战争后续走向
目前,俄乌战争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甚至不排除升级的可能性。
尽管此前各方都释放过停火谈判的信息,但谈判条件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比如,乌克兰的底线是保证领土的绝对完整,俄罗斯的底线是保持目前已经有的地盘,差异过大。
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大量物资、人力投入,对双方都是巨大负担。
在战略僵持期,俄罗斯无法以最小的代价扶持一个亲俄政府,但相对而言人口、经济实力胜于乌克兰,军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国内经济暂且正常运转,卢布汇率保持稳定,人口规模也是乌克兰的几倍。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已有1650万人次越过乌克兰边境。(半岛电视台)
乌克兰背后虽有北约及美西方支持,但毕竟战场在本国,国内经济面临崩溃,大量农民被迫参军,甚至后期连国内粮食供应可能都成问题。大量乌克兰人逃至西欧,对后续战争维持非常不利。而且,美国及北约的参与,在军事援助、情报收集分享层面对乌克兰是有利的,但涉及战场指挥,由于对情况不熟悉,也带来了一些误判。
但无论如何,当下战场上未见转折,战场外的政治角力仍在僵持,现在俄乌双方都有继续打下去的实力和意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5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2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5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