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絮:战场复盘——俄乌双方都有继续打下去的实力和意愿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36:30再加上,俄军本身作战目标不清晰。初期,越塔攻击基辅,没有抓住北线乌军空虚的情况,集中全力拿下苏米及契尔尼科。同时,不用重炮攻城,倾向于将乌军钉在哈尔科夫等城市,并绕过它们。当时唯一攻击的城市是马里乌波尔,多次向该市守军发出最后通牒,乌军表示拒绝后,俄军开始长期的围城和巷战。但这一路径被证明是失误了。
显然,就这一阶段而言,双方的战略打分乌军胜于俄军。结果也已证明,俄罗斯无法以一场闪击战迅速征服乌克兰。
俄军重点进攻阶段
由于俄军的全面进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乌军在大规模动员后实力大涨,同时得到西方大量的武器和金援。这时候的俄军,危机尽显,既然失去了最佳的战略进攻时间窗口,只能被迫转向重点进攻,将目标对准顿巴斯地区。
俄罗斯统一了指挥,沃尔尼科夫经历了车臣和叙利亚战争时的辉煌胜利,回归大战役的特点——大穿插、大包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火力准备后,俄军利用大炮兵和大轰炸撕开战线缺口。乌军则继续大规模增兵顿巴斯一线。
亚历山大·德沃尔尼科夫。图源:维基百科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乌克兰已然成了一只“刺猬”。俄军集中兵力,进行了充分的调动和准备,及时降低了伤亡,并且加大重武器和炮兵的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俄乌战争仿佛成了惨烈的叙利亚战争,归根到底是因为俄罗斯的实力和派出的兵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大包围进攻。但俄军还是通过不断地兵力调动,寻找乌军的弱点;乌军则继续摆起大巴阵,面对俄军调动并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反而将军队大规模囤积在哈尔科夫、赫尔松,在战场并没有出现大的起色。
这一阶段,俄军试图挽回第一阶段的损失,就战场而言俄军略胜一筹,但乌军大规模的四轮暴兵和北约军援也对俄罗斯造成巨大压力。
值得一说的是,此时还发生了轰动世界的“布查事件”。乌克兰总统高调指控俄军在布查镇实行屠杀,遇害人数在400人左右。乌方及美西方国家没有邀请中立机构进行尸检及调查,反而在未定案的情况下,邀请大批西方媒体,利用一些现场存在的尸体及网络发布的视频,指责俄军的屠杀行为。俄军在这轮战场上的信息战中,遭反刺一刀。
最新消息只有英国卫报的一份报道,引用的消息源来自乌克兰法医,报道称根据首批调查的尸检结果,大部分人死于俄军占领期间,被俄制D-30大炮发射的一种特殊霰状性弹片所杀害。
就在布查事件后,俄乌再无谈判。而事发至今,也没有更多的调查消息传出。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现象是,2022年4月底,俄军开始征调瓦格纳突击部队进入乌克兰。这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11日,瓦格纳突击部队攻占了乌军顿巴斯第一条防御线的南部核心城市波帕斯纳市,成为利西昌斯克为首的乌军第一条防御线的重要失利,俄军获得了一个高地及一个可靠的攻击点,随即驻守马里乌波尔的乌军开始逐步投降,俄军在付出多位校级军官阵亡的代价下,围歼了乌克兰军队大量军队。然后,俄军主力攻破利西昌斯克的南部屏障泽勒特和东部屏障北顿涅茨克,形成围歼利西昌斯克的局面,迫使乌军最终放弃该战略要地。
总体而言,俄罗斯在该阶段虽然打的很慢,也只拿下了利西昌斯克一线地区,但其正面一路推进到北顿涅茨克,再从波帕斯纳这个点开花结果;面对乌军筑垒防区,成功切断乌军的补给线——乌军在顿巴斯前线是3道竖向的防御线,“铁头”利西昌斯克连同泽勒特、波帕斯纳和图斯基夫卡,这条防御线是完整的。
俄军没有使用包围利西昌斯克,而是使用围三缺一、制造死亡公路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用较小代价取得胜利,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而拿下利西昌斯克,就意味着俄军通往顿巴斯的补给线变得更短,给了俄军发动顿涅茨克解围战的底气。
反观这一阶段的乌军,固守待援,没有跟上俄军的调整步子。随后,经过西方专家和雇佣军的反馈后,西方开始增援大炮,再加上乌克兰大量征召兵员,一定程度上改变乌军境遇。但由于西方援助的大炮不一,武器弹药不尽相同,对于习惯苏制大炮的乌克兰士兵来说有点困难,维护使用都是难题。
此时,乌军主要使用的是核心堡垒和添油战术,利用城市及工事和俄军对耗,但这样也相当于把机动性和主动性让出去了。
当然,泽连斯基背后的实际指挥者,在打法上还有政治考虑,希望在某个方面有反攻时,比如蛇岛、赫尔松,就会要求乌军集中兵力,关键是要有战果,起码要多战死几个俄军士兵;不考虑乌方士兵伤亡,不允许后退弃守。
虽然乌军参谋部会对士兵有所考量,分析进攻和防御得失,但两者之间一般都是前者做主。
这样一来容易造成的后果是,乌军兵员很成问题,一方面俄罗斯的火炮优势和兵员素质优于乌克兰,另一方面乌克兰老兵死伤和被俘人数恐高达数万,新增的如果是普通新兵还行,要是被抓壮丁来的,就是想办法逃跑,督战队在乌克兰大规模使用,甚至炸桥让守军断了后路,背水一战。此外,乌军虐杀俘虏,俄罗斯优待俘虏,是战争中的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乌克兰的局部反击
此时的乌军,握有西方援助的500多门火炮,加上4轮暴兵出来的40-70万之间的新兵,还有3万在西方训练、且即将回国的部队。相较之下,俄罗斯的战略装备优势在缩减、减弱。
虽然人口优势、军事装备库存、天然气能源等优势给了俄军打下去的勇气,但乌克兰未雨绸缪,开战后在北约及西方国家的支援下,得到源源不断的补给。
此外,俄军高层也做了重大调整。沃尔尼科夫上将的职务被拉平上将替代后,拉平宣布进行逐步修整,一些军队开始陆续回国。虽然意图是补充弹药,兵员修整后再战,但客观上导致本就兵力不足的俄军雪上加霜,也显示出了疲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5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20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5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