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瑾|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能否争得主导权?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53:47今天,中国人从居家到出行,已经开始享受到AI的应用成果。一些重要的应用赛道,比如汽车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我们都在紧紧跟随,有些场合并不落后。
看这张AI专利的持有表,中国的腾讯和百度已经超过了美国巨头IBM、微软、谷歌(Alphabet)雄踞世界前两位,请注意这些专利几乎全部是在2017年后取得的。专利的价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这个统计充分反映了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和成果。
再看创业公司,中国已经有了商汤、旷视、云从、依图、寒武纪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在排队上市。看到中国对AI的大规模投入以及应用推广,有些美国人开始问:中国是不是要成为全球AI的领先者?
其实中国离领先者还有些距离,但美国不会坐视中国领先。中美科技战开始后,中国的一批AI公司首先上了禁用名单。去年,美国开始禁止中国先进的AI和超级计算机芯片生产流片。这势必会对中国AI的发展造成影响。没办法,上一次工业革命我们还需要补课,信息革命的最基础产业——芯片制造和设备,我们还没有拿下来。
2023新年伊始,一个对话机器人ChatGPT火了。它能像一个真人一样和人类对话,并且似乎无所不知。它能帮助用户写文章、做作业,甚至通过了美国医生的执业考试。虽然目前对它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它极可能是AI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仍然是美国人做出来的。它的发明者是一家叫openAI的研究机构,微软是它的投资者之一,它的共同创始人——大名鼎鼎的马斯克(已于2018年辞职)说:我们已经接近那种危险的、令人恐惧的AI了。
中国已经有厂家表示有信心很快做出类似的产品。私下里听说,美国的制裁影响到了中国的算力建设,也是中国在这种超大规模人工智能计算中落后的一个因素。
在AI领域,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跟随者,一个非常努力、让领先者非常紧张的跟随者。从基础算法到重要突破,都是美国人完成的。很遗憾中国在进行了大量投入后,还没有拿到唱主角的机会。
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的情况稍乐观。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是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等人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一些理论物理学家转行去搞量子计算。从90年代开始,在算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注意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不同,后者只是一个密钥分发技术,应用领域没那么广。)算法的建立只证明了量子计算机有理论上的优势,也就是所谓量子霸权,把它真正地造出来要克服相当多的技术困难。
目前量子计算机仍然在研发阶段,技术路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知道谁最先把路走出来。量子比特的实现就有超导、光子、半导体多种办法,总体架构也有冯·诺伊曼和非冯·诺伊曼的不同。
2010年后,美国开始重视量子计算。IBM和谷歌算是先驱,其中谷歌最抓眼球。但他们购买的D-Wave量子退火计算机直到今天都有争议,它到底有没有优势?它能不能算是量子计算机?中国很多研究机构都在搞量子计算,某些技术路线(比如光子计算)上还走到了前面。中国科研机构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比企业要小。
· 绿色能源产业:中国已经成为绿色革命的领导者
绿色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的最早推动者,也是欧美人,为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大家应该还记得2010年那场对丁仲礼院士的对话,欧美的计划要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不会同意的。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绿色能源产业的老大。
看上面光伏产业的统计,主要产品中国占全球产量都到了80%以上。这个行业里,中国营销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就有十几家。当欧美人幻想碳中和时,绿色能源的成本是化石能源的很多倍。是中国企业的努力,让绿色能源可以在不需要补贴的情况下和传统能源竞争;是中国的庞大产能,在推进全球的绿色能源革命。
在自主生产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中国自己的能源革命步伐也越走越快。虽然可再生能源占比还落后于欧洲,每年新的光伏装机功率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总装机容量超过美欧总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开始走进农村。在风力发电领域,中国也已经连续12年装机容量世界第一,设备国产化也取得很大成功。
中国的光伏产业也有曲折的发展史,能有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政府政策得当,民营企业前赴后继。2004-2007年,欧美的新能源补贴和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让中国迎来了第一波光伏发展高潮,几年间有了近千家光伏企业,赴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产生了当时的中国首富。
但当时中国连基本的原材料多晶硅都依赖进口,自身的核心技术也不过硬。2008年金融危机,欧美补贴取消,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大批企业倒闭。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开始了自己的新能源补贴支持光伏产业。
同时,中国企业苦练内功,解决了多晶硅的生产,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迎来了又一波的发展。到2011-2012年,轮到欧美企业倒闭了,到2012-2013年,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始对中国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对美欧的出口巨幅下降,再一次造成大批企业倒闭,包括无锡尚德,还有很多企业几近崩溃。
中国政府一面针对欧美的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一面加强支持国内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促成内循环。中国企业在产业上游取得了更多的成功,又在多晶硅向单晶硅的技术换代中占据了先机。中国的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到2018年,中国宣布不需要补贴了。而对封锁中国的欧美,自己的光伏产业没有任何进步,只能向中国投降。
仅仅靠发电是不能完全解决新能源问题的,人类的出行还在依赖石油。中国首先从铁路着手,这里可以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铁道部从2004年起利用中国的市场规模吸收整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然后消化改进形成了中国标准。
2008年中国的第一条高铁京津线通车,2011年盈利最好的京沪线通车。虽然国内一度有人质疑,但终究挡不住高铁发展的脚步。电气化的高铁让更多人出行时不需要飞机(飞机在可见的将来仍然需要烧油),一方面为人类和我们的后代改善环境,另一方面减少石油的进口,改善了国家的战略安全。
今天,中国的高铁从建设到技术都在国际上遥遥领先,高铁成为了中国的国家名片,中国开始向世界输出高铁建设。
汽车的电动化是绿色能源革命更重要的环节。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努力,1997年,丰田推出了很受好评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中国在同期也进行了研发工作,从2007年开始,中国推出各项政策帮助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但所有的这项努力都没有达到革命性的效果,日本人的产品依旧很小众,美国通用汽车的早期努力完全失败,中国这边百花齐放,骗补贴的有,甚至还有过用铅酸电池做电动汽车的。想让人们放弃加油站,走向更费时的充电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产业革命是由一款好的产品完成的。比如当年很多手机厂家都认为智能手机将取代普通手机,都在投入开发,包括不少中国厂家也试图做智能手机,但没有人成功,是苹果公司用iPhone完成了智能手机的革命。在电动汽车行业,完成这一场革命的仍然是一家美国公司——马斯克的特斯拉。
传奇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最早的投资者之一(2004年),后来他撸起袖子自己下场,踢走了原来的创始人于2008年出任CEO。2012年,特斯拉Moddel S上市,这是第一款引起广泛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纯电的。不过虽然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马斯克仍然面临生产能力、成本控制的诸多困难。
2018年,上海市以优惠的条件把特斯拉引进了中国。美国人的科技能力、品牌能力,和中国人的建设能力、生产能力,是一个强大的组合。特斯拉上海工厂以奇迹般的速度建成投产,帮助马斯克翻了盘。今天特斯拉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盈利超过传统汽车公司的总和。
中国在这场伟大的博弈中也是受益匪浅,特斯拉一方面是汽车厂家中的鲶鱼,另一方面是带动上游产业链的大款。就这几年功夫,过去被批不争气的汽车工业起来了。这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国家在下一盘大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国际首次!“量子模拟的圣杯之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6 12:12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2024-05-03 17:19 航空航天 -
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嫦娥六号月背出差之旅日程表
2024-05-03 16:22 航空航天 -
今天上午太阳爆发强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影响
2024-05-03 14:09 天文 -
嫦娥六号任务首选窗口瞄准今日17时27分发射
2024-05-03 07:39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计划5月3日发射
2024-05-01 18:26 航空航天 -
准备就绪!嫦娥六号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系统间全区合练
2024-05-01 15:52 航空航天 -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被判4个月监禁
2024-05-01 10:10 疯狂比特币 -
中美研究合作:核聚变实验实现两方面关键技术突破
2024-04-30 07:33 科技前沿 -
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投产:2万张卡国产化率超85%
2024-04-28 15:14 观网财经-科创 -
“5台ASML极紫外光刻机就相当于2022年欧盟对华葡萄酒出口总额”
2024-04-27 09:01 观网财经-海外 -
刷新纪录!这一国产芯片交付
2024-04-26 09:13 科技前沿 -
华为官宣:盘古大模型5.0将和“纯血鸿蒙”一同亮相
2024-04-25 10:37 观网财经-科创 -
杨利伟获得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2024-04-24 15:36 航空航天 -
“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 简历来了
2024-04-24 11:13 航空航天 -
中国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2024-04-24 09:40 航空航天 -
《三体》重要情节被验证?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动态传播
2024-04-23 20:29 三体 -
神舟十八号任务完成全区合练 发射场做好应对风沙天气准备
2024-04-23 12:55 航空航天 -
阿斯麦:不走了,就在荷兰扩张
2024-04-23 11:08 观网财经-海外 -
神十八发射场区全系统合练,近日将择机发射
2024-04-21 16:5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73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0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0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