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调查:讲解员讲了一路野史
类似的问题,此次受访的多位在国家一级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经常看到:有馆外讲解员偷换考古和盗墓的概念,甚至直言“考古和盗墓都是一样的”;还有“晒宝式”讲解,一味强调“这个文物多少钱”“同款拍卖卖了多少钱”,给无价的历史文物贴上价格标签,完全忽视了文物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三重价值。
还有一些馆外讲解员实时直播记录自己在博物馆讲解的内容,并上传至个人短视频平台账号,这些主播的个人资料简介中,通常标榜自己是“专业讲解员”。其中一些博主为了吸引流量,在博物馆讲解中大谈秘闻、传说、野史,很多都未经考证。
比如,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名为“爱乐游××”的博主在故宫博物院进行直播时,讲解明代历史,将万贞儿称为“一代妖后”,传播没有根据的历史故事。自媒体“大咖说×××”在讲解三星堆文明的青铜树时,配以悬疑音乐,并将文物和《山海经》神话故事以及盗墓小说《盗墓笔记》联系起来,刻意引导观众将三星堆文物与科幻志怪故事相结合。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出土位置说错了”“冠饰的‘冠’不读四声,应该是第一声,做动词才读四声”“你说晋侯苏钟上的铭文用铁刻的,有什么证据?仅因为铁比青铜要硬吗”……翻阅这些短视频账号的评论区,网友的“史实纠正”随处可见。
吴冰说,博物馆内的讲解员和志愿者上岗服务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讲解组首先要根据策展人提出的大纲撰写讲解词,通过策展人等专业人士审核后进行报批。此后还需通过多次整合,再由讲解员进行细节修改。在开展之前,讲解员还要进行一次讲解词内容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讲解。但非馆方讲解机构和个人讲解员在讲解内容和人员素质两方面都没有标准,其服务质量很难保障。
完善官方讲解服务
构建多元专业团队
7月9日,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早在国家博物馆之前,河南、辽宁、广东等多地省级博物馆就对导游、社会教育机构进馆讲解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原则上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
博物馆方禁止非馆方讲解的行为,让不少游客“急”了。近日,记者来到国家博物馆,遇到不少专门从外地到京参观的游客。采访中,大量游客表示,非常希望听到国博官方的讲解,但因某些因素会错过讲解时间,所以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非馆方讲解员。“现在不让用非馆方讲解,官方的讲解又约不上,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体验感不好。”
要“深读”一座博物馆,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成了不少游客心中最好的“领路人”。
“博物馆如何更好满足大家的观展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李霞告诉记者,虽然非馆方讲解存在不少问题,但其中也不乏讲解高手,能否让其规范的参与讲解?毕竟让博物馆和公众实现“双向奔赴”,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平衡维持博物馆参观秩序和开放讲解的问题上,已经有一些有益探索。
去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关于规范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博物馆讲解服务立规矩。意见明确,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博物馆内开展讲解服务要经过考核、培训,博物馆将建“白名单”,对考核通过者进行规范管理。在本馆讲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允许社会团体、个人在馆内开展讲解服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通过事前培训、备案、事中事后监管,对讲解员、讲解词进行审核把关,规范讲解秩序,确保向观众传播科学、准确、正确的内容和价值观。
智慧化手段,也在助力博物馆展品资源更好地传播推广。如今国家博物馆首位数字讲解员“艾雯雯”,已经可以将百万文物珍品讲解倒背如流。据国博新闻传播处介绍,今年下半年,中华文明云展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将会在云端跟观众见面,到时候“艾雯雯”会在数字孪生的云展空间里为观众导览。
记者注意到,针对外部社会机构利用展厅私开讲解、私办研学的乱象和既往管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一些博物馆已转变思路,择优认证社会机构,开展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尝试,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充实讲解服务,并丰富讲解类型,从而满足观众想听讲解的需求。
7月28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在“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发布会上介绍,在提升规范管理能力方面,很多博物馆都出台了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禁止在博物馆内开展商业拍摄等活动,优化参观体验。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加强社会讲解资质资格认证,维护参观秩序,优化参观体验。
有受访律师建议,博物馆馆方应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涉及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的非馆方讲解服务,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并要求第三方平台下架相关讲解服务商品或视频。若平台置之不理,在收集证据后,请相关部门对平台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对违规的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起到震慑作用。
作为专业的博物馆讲解人员,吴冰等人还建议扩大队伍,构建多元讲解服务团队。提升讲解服务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指博物馆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讲解场次,尤其是在参观高峰期;“质”是指应对讲解上岗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
“为保证服务的量与质,建议进一步扩充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培训,缓解讲解力量不足的现状,通过更多、更优、更专业的讲解服务,实现正本清源。”吴冰说,博物馆讲解和教育的从业者需要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严格考核,而不是随便了解一些有关知识的人就可以直接上岗。为应对非馆方讲解和研学机构讲解的乱象,相关部门既要引起重视,出台整治措施,同时也要观众对此有所认知和重视,才能实现双向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参观学习环境。
(《法治日报》记者 赵丽)
- 原标题:网上找的博物馆讲解员讲了一路野史 博物馆非馆方讲解乱象调查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白玉兰奖最佳男女主角公布
2023-06-23 22:20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不学习,关着门去讲东方故事,挺要命的”
2023-06-23 17:27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被问“配音表演”现象,段奕宏的回答亮了
2023-06-22 14:36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奈飞拍不出《三体》内核,但肯砸钱讲中国故事挺好”
2023-06-20 19:06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刚刚,奈飞版《三体》发布首个预告
2023-06-18 16:58 -
“香港人工很贵,超支超期就完蛋了,但是在内地…”
2023-06-17 17:46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舒淇是第一人选,不希望拍部女性电影去煽动性别对立”
2023-06-15 21:5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中国文博界泰斗孙机辞世,享年94岁
2023-06-15 12:35 考古 -
“我原以为电影都是好莱坞式的,后来发现…”
2023-06-14 16:14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为何没人看中文的?我们不应只追求内地几十亿票房”
2023-06-11 14:06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官方宣传片发布
2023-06-10 13:47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变革时代如何迎来幸福曙光?曹慰德:中国在走一条幸福的路
2023-06-07 14:06 -
数字赋能,全民共享!静安数字素养科普进校园!
2023-06-03 15:56 上海观察 -
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国际短片展映片单
2023-06-02 23:01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海外行业媒体关注
2023-05-26 15:1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白玉兰奖入围名单公布,《三体》《这就是中国》等在列
2023-05-26 10:45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布四个片单部分影片
2023-05-24 20:43 2023上海电影电视节 -
“西藏文化被中国政府保护的很好,我想举两个例子”
2023-05-24 09:50 文化 -
台政论名嘴郭正亮宣布退出民进党:道不同不相为谋
2023-05-19 14:51 台湾 -
无期!香港居民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
2023-05-15 10:33 国家安全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