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洋:“魏蜀吴”争斗不断,中日韩能否成为“刘关张”?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洋】
时隔1年7个月,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参加。
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就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积极推进RCEP等议题达成共识,并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此外,三国领导人还出席了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并就在5G、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尽管时下日韩关系低迷,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再次举行,实则凸显出三国对中日韩合作的重视。
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成都与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后共同会见记者。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2019年是中日韩合作20周年,而本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既是总结过去20年的经验,也是探索下一个10年合作交流。
在过去的20年里,三国合作经历风风雨雨,并非一帆风顺,但总体取得了丰硕成果。1999年,在菲律宾举行的东盟10+3会议期间,中日韩领导人首次举行非正式会晤。此后,该会议一直在东盟10+3框架内举行,直到2008年才正式变为独立会议,并且形成每年举行一次的固定机制。
不过,由于历史领土问题、日韩政局不稳以及美国干扰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未能每年都如期举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沓了三国合作的进程。尽管如此,中日韩三国时至今日已建立了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成为三国深化合作的主要平台。2011年设立的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更进一步促进三国彼此间的合作交流。中日韩三国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7200多亿美元,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从最初的17%提升至现在的24%,人员往来逾3100万人次。中日韩合作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引领区域一体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向世界展示出一条邻国合作互利共赢的成功之路。
回顾中日韩合作的历程不难发现,几乎每10年都会有一次深入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于两年后首次举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使得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正式确立,并形成固定机制。
如今,中日韩合作正面临下一个10年,而世界则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世界权力转移对象出现根本性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5G技术、机器人、大数据等蓬勃发展。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大背景下,中日韩加强合作可谓正当其时,这不仅符合三国和三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且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历史领土等问题始终横亘于中日韩之间,且短期内难以完全消解,比如导致本轮日韩关系走低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历史问题。实际上,自1964年日韩邦交正常化以来,类似的问题也曾反复出现,但日本与韩国至今未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中日韩未来合作而言,维持一个最低的合作红线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基于历史领土等问题导致的摩擦很有可能冲击中日韩三国的整体合作。
要知道,今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所以从年中拖延到年底才举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韩两国紧张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笔者赞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出席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所强调的“日中韩三国并非三国时代的魏、蜀、吴,不是相争关系。希望携手共筑‘新的三国时代’。”只是,仅维持不相争的“魏蜀吴”关系还远远不够,中日韩三国今后应不断努力朝着更高阶的“刘关张”方向前进。
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韩国总统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中日韩合作2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日韩合作20周年纪念封”发行仪式。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那么,中日韩三国应如何才能成为“刘关张”呢?笔者认为,通过相互合作增进彼此互信依然是最重要的方式。具体而言,“中日韩+X”模式应成为下一个10年引导三国合作的主要动力。
回顾过去的20年可以发现,中日韩合作主要集中在三国内部,即相互间强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但鲜少有以中日韩三国为集团的对外合作。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东京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期间,提出打造“中日韩+X”模式,获得各方积极响应。今年8月的中日韩外长会议上,三国外长通过了《“中日韩+X”合作概念文件》,使得该合作模式从概念转为具体的文件,指导未来的具体合作。
从传统的经贸基建领域来看,“中日韩+X”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中日韩彼此间不必要的竞争,相互取长补短,进而有力推动亚洲的繁荣与发展。然而,这个“X”还应扩展至外交、政治乃至军事等领域,如“中日韩+多边主义”“中日韩+自由贸易”“中日韩+维和反恐”等。通过在具体国际议题上的合作,将有助于不断巩固三国合作基础,扩大三国之间的共识,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稳定的一支稳定力量。
笔者注意到,今年是中国第三次以轮值主席国的身份主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然而,与此前两次均在首都北京举行不同,此次会议选在了成都,使得这座中国西南名城顷刻间受到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选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且在中日韩有广泛知名度的成都举行,其实也是对东亚文化的一种暗喻。
由于《三国演义》《三国志》在日韩两国有极高知名度,对日韩民众而言,作为三国时期蜀国首都的成都并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比如,12月2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时,就引用了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写下的著名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期待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讲述三国时代的小说、漫画在日本社会十分流行,而以《三国志》为蓝本的系列三国游戏在日本更是影响了几代人。此外,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等名胜古迹是日韩游客来华常去的景点,而大熊猫也吸引了无数外国人专程去成都走一走、逛一逛。因此,看似与日韩关联有限的成都,实际上是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其实,中日韩在地理上接近、文化上相近,且拥有基本相同的政治经济体制、生活水准以及社会价值观,本应关系紧密,但近年来反而摩擦不断,这令笔者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谓的“微小差异的自恋(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为了确证自我,两者实际差异越小,则在他们的想象中就会显得越大,通过寻找彼此差异的方式,以自恋式的解读夸大差别,以打击他人来证明自己的独特)。其实,中日韩之间的差异本身可能没有多大价值,但有些政客通过操纵这种微小的差异来获得源源不断的政治红利,在这个过程中,微小的差异就会被转换成对立情绪甚至仇恨,比如本轮日韩纷争导致两国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坏局面,其原因就在于此。因此,中日韩三国在历史领土问题上达成和解并非一蹴而就,但警惕某些政客操弄“微小的差异”,重新挖掘三国文化的共同之处则是中日韩必须直面的课题,也是影响中日韩未来能否成为“刘关张”的关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中国内地首条穿海地铁通车运营
2019-12-26 07:46 中国精造 -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抽检30批次酒鬼酒未检出甜蜜素
2019-12-26 07:30 食品安全 -
结算系统故障波及,3家期货交易所夜盘推迟1个半小时开市
2019-12-25 22:52 投资 -
江苏女足青年队教练猥亵球员 被公诉
2019-12-25 21:25 -
国务院安委办约谈贵州省政府
2019-12-25 20:22 安全生产 -
“即使人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2019-12-25 20:01 航空航天 -
又一男子坠楼,港警澄清没使用武力
2019-12-25 18:51 香港 -
关键一幕又被英媒剪掉
2019-12-25 18:48 香港 -
深圳湾口岸迎来大批香港游客,入境大厅被挤爆
2019-12-25 18:35 香港 -
今天的市委常委会听取了这五个重要党组的工作汇报!
2019-12-25 18:29 上海观察 -
关于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中央重磅发文
2019-12-25 17:54 -
老人救鸡被困深井,结局太突然…
2019-12-25 17:39 -
2019十大语文差错公布:中国足协、李小璐上榜
2019-12-25 17:20 盘点2019 -
苏轼入选“历史治水名人”,不是因为《水调歌头》…
2019-12-25 16:38 趣读 -
微信关闭朋友圈表情评论功能
2019-12-25 16:37 -
微信关闭朋友圈表情评论功能
2019-12-25 16:30 -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2019-12-25 15:45 -
A级通缉令!
2019-12-25 15:43 -
联播+丨划重点!2020“三农”工作这么干
2019-12-25 15:42 -
新片5天才破亿,冯小刚:英雄老矣
2019-12-25 15:36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