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晨:中国援外很多“只做不说”,吃了不少亏
最后更新: 2024-05-08 21:33:38·“竞争性援助”
观察者网: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近几年来大幅加大对南太岛国的援助,尤其是经济援助;与此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提出进一步增加对这地区岛国的各类援助。各方“竞争性援助”会带来哪些相应问题?
陈晓晨:“竞争性援助”这个概念在舆论界已广泛存在,主要就是针对美国和澳大利亚而言,这两个国家常把援助当作一种竞争。针对南太地区,目前美国也牵头组建了美、澳、新、英、日五方组成的“蓝色太平洋伙伴”,还撺掇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加入,提高自己一方的声量。
就对南太地区援助的存量而言,其实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甚至日本的历史累积存量都高于中国。但是,中国近年来的援助增量是很快的。现在,中国的年度援助额虽仍远远不及澳大利亚,但是在一些测算中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甚至新西兰,年度新增流量位居第二。
此外,中国的援助在当地也已获得了比较良好的反响。中国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援助,还带来了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和商业投资,这使得中国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美澳新等西方国家对此颇为担忧。为了抵消中国援助的影响力,它们致力于加大援助力度、提升援助质量,甚至采用了舆论战等低劣的手段。这些国家不仅在援助“赛道”上不够光明正大,在其他赛道上也同样进行恶性竞争,这反映出其面对中国的焦虑。
中国援外志愿者在库克群岛教当地学生汉语拼音(作者供图)
观察者网:就对当地援助的落地情况来看,中国和美、澳的援助存在哪些差异?横向对比,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陈晓晨:不同国家的援助确实各有特点。
就领域而言,中国的特色是基建,而这对于岛国而言至关重要——这些岛国在地理上具有分散性,因此需要凭借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美澳则聚焦于“软性”领域。对于小国而言,完善政府的职能尤其重要,而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有着长期的传统。它们为这些岛国提供机制化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为当地学生提供奖学金、鼓励学生前往西方国家留学,从而影响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精英)的价值观。
就做法来看,美澳的援助往往是有条件的,通常以“一揽子”的方式提供援助,也就是说,将援助与其他政策联系甚至绑定在一起。
前不久美国与几个太平洋岛国刚刚续签的《自由联合协定》,就是这种“一揽子协定”的典型代表:美国给予该国以经济援助,允许该国民众享受优惠的待遇和一定的美国公民权;相应地,该国必须保证美国军事力量在此的存在,并且排除第三方对其领土与领海的军事利用。
西方国家的很多协定都体现了这种“绑定”的意图,而中国的援助往往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双方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后续影响力来讲,美澳新和日本更加注重形象包装,中国则低调得多。例如,美澳新和日本哪怕只做了一个很小的援助项目,也会在包装上涂上大大的“Australian Aid”、“USAID”等标识,生怕当地民众不知道援助方是谁。不过这种做法确实能够为援助提供国带来更多后续价值。
澳大利亚援建萨摩亚项目
而中国长期在援外形象标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甚至存在“只做不说”的情况,近年来才有所改进,现在“China Aid”标识已经比较正规化了,但在援外项目后续影响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援建萨摩亚阿皮亚公园体育场(作者摄于2017年11月)
中国援建萨摩亚法勒瓦奥小学(作者摄于2018年8月)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中国援助在领域上侧重于基建,据了解,南太平洋岛国基建基础薄弱,从场馆、道路到电力、网络等都需要兴修。我们在确定援助什么项目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陈晓晨:我们在进行援助时,首先考虑的是岛国的需要:第一,岛国交通极为不便,因此急需提升互通的水平;第二,岛国在气候变化面前极为脆弱,急需设法应对气候变化;第三,岛国上网难、贵、慢。
我于疫情前好几年在岛国做走访调研,对第三点感受很深。岛国很多地区还在用2G、2.5G网络,与世界的沟通极为不便,这制约了岛国人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阻碍了岛国的发展。因此,岛国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需要实现数字的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免被数字化的时代潮流抛下。中国常常说“可持续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其实这也是太平洋岛国的需求。
除了考虑岛国的需要,综合评估也很重要——不是说岛国要中国干什么,中国就提供什么。而综合评估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长远可持续”,这是援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我还想指出,中国-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内容非常丰富,援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援助外,还包括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在当地的投资和创业、青年合作、妇女合作等等。
观察者网:就趋势来看,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年来我们的援助、合作项目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多地考虑当地普通民众的受益率?
陈晓晨:我觉得可以这么说。近几年来,我国在形象展示、后期运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项目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贴合度,使之能够惠及更多当地民众。
当然,这一领域目前仍是我们的短板。要让岛国民众实实在在地看见并感受到中国-太平洋岛国的合作,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05“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评论 87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评论 101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评论 6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