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玲:欧美不干了,我们还干不干?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5周年。回归25年来,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增长超过6倍。近年来,借助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澳门的发展也逐渐进入快车道。
在12月9日的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特别提到,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演讲中,陈文玲还从改革的五大关系入手,就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通过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陈文玲】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会议。粤港澳大湾区我来过多次,中山市也来过多次,今天就借此机会谈谈我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通过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看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个决定中有一段话非常重要,就是要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时间节点是从现在起到2029年,也就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奠定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制度基础。
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这五大关系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即: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我们在改革中要兼顾这五大关系,而如何把握兼顾的度,也是改革中最难的一点。改革的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也就是说,中国如果顺利实现了现代化,也就可以使全球的现代化人口从占总人口的16%上升到34%,使世界上1/3以上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进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
到2035年,我们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实现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特别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经济体系。而且,三中全会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最终到2035年要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际上,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挑战,是对我们执政方式的挑战,是对我们执政体系的挑战。所以,能否真正建设成为法治国家,这是衡量未来改革成效的重要参照系。比如我们现在要加快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使民营经济地位、权益等有法律保障。如果我们有稳定的、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民营企业就不会感到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就不会需要特别的政策支持,这样我们可能就不需要连续出台36条、28条、10条政策等等。
再说回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按照国家总体改革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粤港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看,2023年达到了14万亿元,以占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过世界其他的四大湾区。
从国内对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GDP是30.5万亿元,占全国的24.4%,但长三角是三省一市,面积和人口比粤港大湾区大。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9个城市加上香港、澳门,其实是11个城市构成的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的覆盖面积和所包括的省份完全不一样。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省就达到了13.57万亿元。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如果能够在改革中继续释放动力与活力,继续走在前列的话,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绝不是14万亿元,生产力水平将迈上更大的台阶。全国GDP超万亿级的城市有26个,其中北京和上海超过了4万亿元,有三个超过了3万亿元,这其中就有深圳,广州今年也超过了3万亿元,香港是2.6万亿,佛山是13000亿元,东莞11000亿元,惠州5639亿元,珠海4233亿元,江门是4022亿元,中山是3850.65亿元。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合作,全球“朋友圈”越来越大。珠中江+澳门虽然经济体量小一点,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优势。
特别是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目前澳门参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数量增加到190多个,获得147个国家和地区免签或落地签待遇,适用于澳门的多边条约多达750余项,与外国签署的各类协定接近60项。
澳门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以及“最佳会议商务城市”。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经贸文化联系,友好城市增加到13个。25年来,往来珠海和澳门间的人员总量近28亿人次。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澳门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打开“琴澳一体化”发展新篇章。珠中江+澳门这个城市群,具有很强的潜能和优势。
珠海横琴金融岛 新华社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贸易总量已经占到全国的19%,未来可以通过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家规划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沪、粤港澳三个。到目前为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2家国家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级实验室,形成了一个实验室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国家对这个地区的战略定位。全国目前有这个定位的是4个地方,有北京的怀柔、上海的张江、安徽的合肥,还有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这几个地方各有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创新平台,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而且,广东正在和港澳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对整个广东的创新合作,特别是与港澳的创新合作作出了安排。中新国际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第四个重大国家项目,现在在广州建设的速度也很快。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冶 
-
他俩一个自杀、一个被捕?苹果AI推送假新闻闹大了
2024-12-20 12:38 网络安全 -
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
2024-12-20 10:39 金融观察 -
“年底前央行降准幅度或达0.5%”
2024-12-20 10:06 金融观察 -
英伟达最大买家曝光,一年囤了近50万颗GPU
2024-12-19 20:18 观网财经-科创 -
首个智能体安全生态协作组织成立:华为、小米、高通等加入
2024-12-19 19:56 观网财经-科创 -
放下身段的日本车企,学起中国来能有多彻底?
2024-12-19 16:30 观察者头条 -
苹果被曝与腾讯、字节接洽大模型合作,此前传与百度合作不顺
2024-12-19 14:20 大公司 -
日本买的EUV光刻机开始安装,准备造2nm芯片
2024-12-19 12:25 观网财经-科创 -
日企ispace官宣明年1月发射第二艘登月舱,首艘去年已坠毁
2024-12-19 11:17 航空安全 -
首个6G标准项目,中美日欧运营商共同承担报告人
2024-12-19 11:15 观网财经-科创 -
SWIFT:11月人民币位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占比3.89%
2024-12-19 10:39 人民币国际化 -
美最高法院同意讨论TikTok禁令
2024-12-19 09:13 美国政治 -
“4倍音速是考虑民用商业化的结果,远非技术高点”
2024-12-18 20:39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深度专访:谈中国、特朗普、AI、台积电、英特尔
2024-12-18 18:19 观网财经-科创 -
OpenAI开放满血版o1:推理成本暴降60%
2024-12-18 16:17 科技前沿 -
紧随谷歌脚步!中国团队发布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性能远超传统超算
2024-12-18 15:36 -
抖音创始人张一鸣,进军私募行业
2024-12-18 14:56 金融观察 -
净投放3090亿元,央行大手笔来了!
2024-12-18 14:56 金融观察 -
连亏7年多,寒武纪市值突破2500亿
2024-12-18 14:32 观网财经-科创 -
马斯克担心没有芯片?台积电董事长:付钱一定有
2024-12-18 14:25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7“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评论 52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评论 137欧尔班炮轰:是欧盟搞的鬼 评论 215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找中方说个情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
马克龙内涵特朗普:这是勒索
-
欧洲企业“喊饿”,可法国稀土商接不住“泼天富贵”…
-
福特CEO:中国电动车,最让我自惭形秽
-
“俄罗斯娃看不到美国制造,身边全是中国货”
-
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蒙面
-
“叙利亚不排除他俩会晤”
-
印度向巴基斯坦开闸泄洪
-
证监会更换LOGO,网友:解套有望
-
“零售大变局:这些品牌仅彰显中国特色,就已经奏效了”
-
打破113项纪录!从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
印度财长:对美贸易谈判有两条“非常大的红线”
-
马斯克批共和党:猪党
-
“欧盟想一石二鸟,结果可能两头空”
-
对美让步?欧盟否认:不会容忍外国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