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民镇:秦帝国是否受到波斯的影响?
关键字: 秦帝国波斯中华文明西来说秦居西北边陲,与羌戎杂处。往来于欧亚草原、波斯化的塞人、吐火罗人等印欧人通常扮演了中间商的角色,一些来自欧洲、西亚、中亚的文化因素主要通过他们传递到羌、戎、周、秦等族群。早在西周时期,甘肃灵台白草坡、陕西周原等遗址便已经见到印欧人的形象。秦穆公霸西戎,与西域民族有一定接触。因而秦文化的一些特点,如将文字铭刻于石头(以石鼓文、秦始皇东巡刻石等为代表)、一些墓葬所见屈肢葬的葬俗、率先出现铁器、较早出现金银器、使用槽形板瓦等,均与中原王朝的固有传统不同。如果说兵马俑受到广义波斯文化的间接影响,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境内的早期人像,具有代表性的新疆伊犁新源县的武士蹲像便是塞人的杰作,时代在战国时期。景骞、林梅村等先生认为,这尊青铜像表现的是希腊战神阿瑞斯。无论其是何身份,它作为“远东第一立体雕像”的特殊意义值得重视。此类雕像,还见于同是新疆西北的巩留等地。
武士蹲像,1983年发现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约公元前500年
陕西咸阳塔尔坡战国晚期秦墓出土的骑马武士俑
随着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阿契美尼德王朝覆亡,此后进入希腊化时期。希腊化的浪潮一路向东,甚至已经抵达现在中国的邻国阿富汗。段清波先生认为,也许就在此时,东西方之间两类存在根本差异的文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代希腊化塞琉古帝国而起的是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前247-224),在中国古书中被称为“安息”。与古代中国最接近的大国便是广义的波斯,汉夫勒与倪克鲁所称的希腊,主要是希腊化时期的波斯以及受其影响的帕提亚帝国,属于广义的“波斯”。
但如果说有外国技术专家直接参与了兵马俑的设计和制造,则仍缺乏确凿的证据。2003年春在秦始皇帝陵区发现了一座窑址的乱葬坑,其中埋有百余具人骨,段清波先生在论文中怀疑这些劳工中有非蒙古人种,这基于第一次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美国学者梅维恒(Victor H. Mair)曾向西方学界介绍过这一成果,最近在向媒体的讲述中,段先生直接强调发现了来自西方的陶工。但第二次的检测结果与前次并不相同,徐智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国西北地区古代人群的DNA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以及他与张君等人合作的“Mitochondrial DNA Evidence for a Diversified Origin of WorkersBuilding Mausoleum for First Emperor of China”(载PLOS ONE, Vol.3,No.10, 2008)一文中,分析了这些劳工的线粒体DNA,发现他们来自于汉族,也来自于少数民族,而且南方人要多于北方人。这一研究成果虽不能覆盖全部劳工,但已经比较能够说明问题。不过线粒体DNA只能指示这些劳工的母系来源,更全面的认识有待Y染色体DNA的考察。(近来有媒体报道专家复原出秦始皇妃嫔面容,认为有可能是波斯人,更缺乏直接证据)
在出土的兵马俑中,在一些隐蔽处往往刻有制造者的名号。从这些名号看,有的是“宫”字开头的,说明属于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有的则冠以地名,如咸阳、栎阳、安邑等,说明来自于地方制陶作坊。中国古代的工匠基本都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若非兵马俑的出土,我们根本无从知晓这批杰出工匠的存在。而将名号刻在器物上是物勒工名制度(最初兴起于秦国)的体现,谁制造谁负责,完成一件作品,戳上自己的大名。根据这些陶工的名号和来源,我们并不能发现洋专家的蛛丝马迹。
兵马俑上的陶工戳记
早期中国的确缺乏雕塑的传统。过去我们所能举出的雕塑,主要是红山文化女神像、石家河文化玉人、殷墟玉人、三星堆青铜人像、曾侯乙墓编钟之钟虡铜人等有限的例子。这些雕像,除了三星堆的人像,大多相当迷你,而且不着意于写实,画风相对抽象,比例也很不协调。2012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境内发现了一尊距今约5300年的红山文化整身陶人,通高55厘米,极为写实,故发现之初令世人惊叹——其年代之早大有穿越之感。之所以红山文化有相对发达的人物造像艺术,也与其位处欧亚草原的东端有关。
红山文化女神像
红山文化陶人
殷墟妇好墓玉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兵马俑恰恰说明了中国式雕塑的特殊性。以俑殉葬,这本身是中国自身的传统。即便兵马俑吸收了国外技术,它本身便是本土文化的承载者,并不影响其本土性。正如中国的冶炼技术最初由域外输入,但我们的祖先主要用它来制造礼器,只不过是将原先的陶鼎、陶斝换成了铜鼎、铜斝。我们的祖先从来都不排斥外来的技术,同时,三代礼乐文明到儒家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又极具保守性,新技术往往用来制造盛放旧酒的新瓶。从过去到现在,师夷长技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没必要说承认这一点就有损民族尊严。至于过度夸大文化交流,妄自菲薄,进而舍本逐末,认为中国文化一概都是外来输入,更无必要。
- 原标题:陈民镇:秦帝国是否受到波斯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8-15 08:18:52
-
这部慰安妇漫画,最该看的是日本年轻人
2018-08-10 08:29 “慰安妇” -
人民网评纣王妲己成景区形象代言人:历史岂容如此轻慢
2018-08-02 10:52 -
在古代中国,筷子还真不只用来吃饭
2018-07-31 07:47 趣读 -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018-07-28 18:48 观天下讲坛 -
拦住那些香港人!英国解密文件要让一些人心寒了
2018-07-24 21:58 不列颠 -
中国厨师“征服”美国胃,促成国家公园系统建立
2018-07-23 20:09 海外华人 -
砒霜美白、生石灰洗脸…古代女子如何用生命比美?
2018-07-23 07:45 趣读 -
它到底姓不姓“夏”?
2018-07-21 16:13 考古 -
埃及2千多年前石棺打开!结果让人直呼谢天谢地
2018-07-20 11:16 考古 -
喝酒犯法、杀牛偿命…古代这些奇葩法律让穿越的你分分钟没命
2018-07-18 08:10 趣读 -
212万年前,黄土高原已现人迹
2018-07-12 08:37 考古 -
5000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身高近两米
2018-07-11 22:38 考古 -
今天,我国多了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2018-07-02 16:49 观察者头条 -
“足球鼻祖”蹴鞠为何衰落了?
2018-06-27 07:45 中国足球 -
搭载嫦娥4号 沙特相机拍摄地月合影
2018-06-15 08:20 科技前沿 -
只身从香港来为战友扫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韩国墓主有26枚五铢钱就成最高首领?中国网友想起了海昏侯…
2018-06-05 12:06 三八线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讲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遗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妆容与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读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57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0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03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0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7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