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靖:秸秆禁烧快十年,基层付出了什么成本?
二、基层怎么应对秸秆禁烧工作
除了财政支出压力大,对执行这项工作的基层干部来说,最大的压力是“心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为了传导工作压力,很多地方都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机制,动不动就“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一旦攻坚战体制运行起来,似乎就不用考虑成本了。相配套的监督考核体制建立起来,似乎解决了责任问题,基层就有办法完成禁烧任务了。
2013年的时候还能动员整个行政体系去蹲守,现在付不起这么高的动员成本了,任务就是接压给基层去干。现在手段更科学了,上级部门能动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责任越压越实,督查考核越来越硬,基层却越来越头疼了。
如皖北某市借助国家、省卫星遥感监测信息,采取无人机航拍、重点区域视频监控、铁塔高点监控、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手段,构建了“天地人机”四位一体焚烧秸秆动态监测监控格局。
有的地方搞排名,如笔者调研豫南某县各乡镇依照派出人数、火点数排名,末位罚款20万元,首位奖励20万元,县级一分不花就给乡镇增了压。
有的地方让基层预交禁烧工作保证金,如果没有发生焚烧火点,才会返回保证金。而更惯常的做法是直接一票否决,从快从重、顶格处分基层干部。
近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通报,2022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间因秸秆禁烧管控不力,黑龙江省414名党政干部被问责,拘留焚烧秸秆人员83人,罚款金额1.87亿元。笔者了解到,黑龙江某县在2022年就因有火点处分了五个乡镇党委书记。
黑龙江大田作物为主,烧秸秆是必须,因为作物收割后天气很快转冷,微生物活动强度弱,秸秆也不容易腐烂。秋季禁烧抓得紧,农民就等着现在快播种了再烧。以前是农时时间监测,一个火点罚乡镇200块,后来是全年度全天候监测,有火点就压回基层去解决,如果某县火点过多的话,省自然资源厅直接约谈主管副县长。
无论这么先进的技术系统,最后还要靠人去落实工作,而到了乡村两级,就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严防死守。一位乡镇干部抱怨,基层又没技术力量,又没消防设施,只能靠人力去严防;而很多时候和老百姓闹了矛盾,又会因稳定问题被惩罚。农民群众骂,县里水泥工业那么多,有排放烟气的大烟囱,我烧一点秸秆就不行?一些基层干部感叹,政府花了钱,基层受了累,农民加了负担,结果大家都不满意。
完不成上级的政治任务得受处分,要想完成任务就得和农民群众闹矛盾,两头要受夹板气,逼得基层干部不得不想起“邪招”。
比如,反正要起火点要处分干部,不如全镇统一时间烧,再派干部下去统一点火;比如,有的镇聪明,跑去把检测配备拔了说检修,然后让乡村干部动员烧,烧到下午三点又统一灭火,这样就不被检测记录到;比如,之前乡镇有禁烧工作排名,几个乡镇跑到别的乡镇放第一把火。
可以说,处在基层的干部群众对秸秆禁烧深恶痛绝,热切盼望放开禁烧。
当然,不是说一下子就放开,是否可以试点,限定区域、限定时间焚烧,逐次有序放开?毕竟这样高能耗的禁烧体制越试图维持,基层付出的成本就越高。秸秆焚烧要注意因地制宜,在一些病虫草害发生重的地区、轮作衔接紧张的地区,一些对焚烧危害较小的地区,是否可以逐步放开,允许定期、定量、集中焚烧秸秆,以适当提高土壤肥力?
前些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美丽的蓝天和清洁的空气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总要回头看看,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成本,也要算一算,现在基层还能否支付得起这个成本。
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否到了给这项任务做减法的时候了?!
- 原标题:陈靖:秸秆禁烧快十年,基层付出了什么成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家能源集团公布一批17家假冒国企名单
2023-04-11 06:46 -
今年第8次沙尘将波及15省区市,为何如此频繁?
2023-04-10 22:45 极端天气 -
走出具有超大城市特点的粮食安全新路!上海市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举行
2023-04-10 21:02 上海观察 -
把握和引领发展趋势,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整体布局!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举行
2023-04-10 20:16 上海观察 -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伊琳娜”号首航广州南沙港
2023-04-10 17:59 -
北上列车出现大面积晚点,12306回应
2023-04-10 17:18 -
山西:实现煤矿所有有人作业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
2023-04-10 16:21 煤矿安全 -
是否担心演习会加剧地区安全局势?外交部回应
2023-04-10 15:53 台湾 -
突尼斯正在考虑加入金砖国家?我外交部回应
2023-04-10 15:53 中国外交 -
“解放军围岛演练是威胁”?汪文斌:这个问题非常荒谬
2023-04-10 15:50 台湾 -
文旅部: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
2023-04-10 15:47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慎用ChatGPT,有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
2023-04-10 15:42 -
女子上访遭跨省抓捕,亲属跳黄河?官方通报
2023-04-10 15:40 依法治国 -
当前哪些人群需接种新冠疫苗、如何选择疫苗?权威方案来了
2023-04-10 15:29 抗疫进行时 -
我国海拔最高口岸开关,首批巴基斯坦旅客入境
2023-04-10 13:37 -
为改善空气禁止露天烧烤?晋城回应
2023-04-10 11:45 基层治理 -
抛下妻女偷渡美国30多年的大爷,要拿低保、进公立养老院了
2023-04-10 11:36 美国一梦 -
男子大骂刚剖腹产的老婆,当地回应
2023-04-10 11:35 -
上海海事大学被举报弄虚作假,校方:均不属实
2023-04-10 10:45 中西教育 -
今天开始,股市不一样了!注意这些变化
2023-04-10 10:03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