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中国已经堂堂正正赢得了尊敬,这是世界经济的大事
最后更新: 2023-05-23 09:10:34【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Economic Coercion”(经济胁迫)——这是刚刚结束的G7峰会上,它们给中国戴的“新帽子”。
是的,你没有看错,在2019年发起贸易战后频频出台政策针对中国、在俄乌冲突后要求其他国家不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欧美,说中国在“经济胁迫”。
对欧美来说,中国是一个有反击能力的对手
美国政客与媒体一贯就是这种霸道、霸凌、撒谎面不改色的作风,并不意外。美国对各国大搞窃听多年,却反来说中国威胁了美国的信息安全。5月10日,布林肯居然评论说“美国企业在中国受到的待遇,与中国企业在美的待遇不对等”,脸不红、心不跳、若无其事,这是美国政客的“基本素质”。
虽然论调一如既往的荒谬,但这次还是有些不一样。以前从来都是美国或者G7、西方阵营对其它国家发动经济制裁,被制裁者单方面受压无力还击,只能放些悲愤的话。现在却似乎是说,中国在用经济实力搞“胁迫”,要去应对云云。这对发达国家的确是个新情况,出现了有反击能力的对手。
对G7里的有些国家来说,虽然中国只是在全球正常地开展经贸往来,但中国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就很有压迫感。这次的G7峰会东道国日本应该感受最深,GDP、制造业增加值等指标多年来停步不前,眼睁睁看着许多重要产业被中国超越,最核心的汽车业也即将迎来致命冲击。这种焦虑与恐惧反应出来,就想借着供应链安全、公平竞争之类的说法,看能不能合伙想点办法。
“Coercion”是强迫的意思。说谁搞胁迫了,谁是纯洁无暇小白兔,这是吵不清楚的。为什么这词会热起来,才更值得分析。如果只是美国司空见惯的单方面制裁,就没这些事了。美国到处搞破坏,WTO协商机制、仲裁机制早没什么作用了。但是被针对的中国实力强大,世界经济进入了斗争时代,G7才要开会应对。
以前WTO贸易规则中的不少原则相当不错,真有不少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一般穷国进WTO会说“吃亏了”,其实主要是觉得照顾不够,但纯看条款和发达国家富国是不对等的,多少会有些优惠。例如印度就大搞关税,要商家来本地建厂生产,这是穷国的特权。中国也是如此,穷的时候在里面发展得挺好,逐渐变富以后,“先富带后富”回头帮助穷国发展也挺好,成了全球自由贸易旗手。
现在的情况是,以G7为首的发达国家团伙有很大的危机感,对自己的实力起了怀疑,信心大降,对于全球贸易产生了焦虑甚至恐惧。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即使是发达国家里实力最强的美国也觉得要抱团应对了。这个所谓对“中国经济胁迫”的炒做,从道理上来说不值一驳,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西方集团对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是真有些怕了,不得不正视。
美国编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理由入侵伊拉克之时,并没有任何顾忌,因为实际就是没有。这次攻击“中国经济胁迫”,无耻是同样的,但压力是真有,所以要结成团伙来对抗。
如果只是因为美国与G7的无理攻击而愤怒,既没有必要,也意思不大。我们更愿意看看,美日等国为何会焦虑,这背后的恐惧有多大,又有哪些纠结,他们心里到底都有哪些事。从以前不可一世地安排全球经济,再到恐惧抱团应对,以后再一个个发生危机,就算勉强开,可能也意义不大了。
从数据看竞争趋势
G7以前能够主导全球经济,可以从数据中找到支撑。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数据是两个,一个是广为人知的GDP,一个是更为基础的制造业增加值。GDP总括全部经济活动,其数值主要部分是服务业,但制造业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基础。这个道理美欧都已深刻认识到了,纷纷回头审视制造业基础,要重整供应链。
2000-2021年,中国与G7的GDP增长曲线
从GDP层面来说,2000年以后中国GDP飞速进步,但仍然与美国有不小差距。2022年以后,还出现了新的古怪局面,美国出现了不小的通胀,再加息到5%,名义GDP数值高速增长,相对中国优势还扩大了。
2000-2021年,中国、美国与G7的GDP占比变化。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从GDP占比来看,中国占G7的比例,从2000年不值一提的5.5%升到2021年可观的41.5%,已经是坐二望一的经济实力了,大幅超过美国之外的其余国家。G7占全球比例,从2000年的65.3%,降到了2021年的44.2%,已经失去了支配性地位。美国GDP占G7的比例从2000年的46.4%增加到2021年的54.6%,虽然超过一半,但也就是增加了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日本以外的G7其余国家,GDP基本有接近翻倍的增长。G7靠各种招数维持消费,算是勉强撑住了GDP增长。
中国占G7以外的全球GDP比例,从10.3%增加到32.9%,这个“主导作用”有增加,但还不算太强。而G7占中国以外的全球GDP比例,从67.7%降到了54.2%,仍然超过一半。这说明,G7与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也有不错的GDP增长,但是G7仍然能有支配性的地位。这是G7每年开会能够对全球经济指手划脚的数据基础,但这其中需要把中国另外处理。
从趋势来看,中国GDP超过美国,乃至超过G7之和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不短的时间。G7的经济优势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主要靠消费需求。如果只看GDP,美国与G7不会着急到疯狂炒作“经济胁迫”的程度,但看制造业增加值,就很能很清楚地明白它们的焦虑。
2000-2021年,中国与G7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曲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他俩见面没成果,华尔街严阵以待
2023-05-23 09:06 美国政治 -
秦刚会见刚果(金)副总理兼外长卢通杜拉
2023-05-23 08:26 中国外交 -
土耳其驻纽约总领馆大楼遭袭,系海外投票点
2023-05-23 07:53 -
亚美尼亚或将承认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前提...
2023-05-23 07:34 -
涉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落地上海
2023-05-23 07:18 -
世行: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比去年下降21%
2023-05-23 07:05 -
俄称“乌军侵入俄领土”,乌方火速否认:与我无关
2023-05-22 23:29 乌克兰之殇 -
“北溪爆炸新线索”!四国官方闭口不言
2023-05-22 23:15 乌克兰之殇 -
贸易逆差创新高,韩财长:无意与中国脱钩
2023-05-22 22:29 -
亚美尼亚总理:不排除退出集安组织
2023-05-22 21:45 -
创纪录!Meta将被欧盟罚13亿美元:非法向美传输数据
2023-05-22 21:17 -
雅万高铁5月22日开始联调联试
2023-05-22 20:19 高铁世纪 -
中方就核心关切向韩方表明严正立场
2023-05-22 19:58 中国外交 -
被问这事,苏纳克“恼”了
2023-05-22 19:42 -
斯里兰卡:同中石化签订协议,此前已获20年经营许可证
2023-05-22 18:52 -
普京任命谢尔盖·布京担任俄外交部副部长
2023-05-22 18:17 -
拜登:若真违约,我无可指摘
2023-05-22 18:05 美国一梦 -
“鲁蓬远渔028”倾覆搜救工作现场已打捞起7具遇难者遗体
2023-05-22 17:38 -
王文涛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座谈会
2023-05-22 17:14 中美关系 -
美要求韩企不要将半导体产品出售给中国?外交部回应
2023-05-22 16:26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151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3“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2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